牛和鹅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30832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和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和鹅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和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批注,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方法。2.利用批注阅读和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3. 感悟文章内容,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收获不同的结果。【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李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也一定都跟某种小动物有过奇妙的相遇,甚至你们还和它发生过难忘的故事。

2、2.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大屏幕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它们就是. (生回答)3.师:你们看到牛会想到什么,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回答)看到鹅呢?(生回答)那牛和鹅带给你这样的感受,那它又带给童年时期的作者什么感受呢?4.其实作者童年时期也曾有过跟你相同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中,一探究竟。【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和利用直观的牛和鹅图片,使学生回忆起动物以及与小动物间的趣事,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本课的情景。二、教学过程(一)聚焦“批注”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浏览这篇文章,请你仔细观察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往的课文相比,多了些什么?(生回答)2.师:其实,在你们平时的

3、阅读当中也一定都用到过批注式阅读,你们是否有过在不认识的生字上面标注拼音?是否有过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写上解释?是否有过将优美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其实这就是批注,我们还可以把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3. 师:牛和鹅带给你们这样多的感受,那作者笔下的人们又是怎样认为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画横线的部分。(生齐读)4. 师:现在,老师就来采访一下你们,你们相信人们所说的吗?(生回答)是否有不一样的声音?我们不急于回答,文中的读者跟你们一样,也提出了质疑,所以,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板贴:提出疑问)【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引导学生观察后发现本文与

4、之前课文的不同之处,导出批注,直接聚焦到给文章作批注的第一个角度即提出疑问,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二)对比阅读,知态度1.师:到底是否如人们所说呢?就让我们继续阅读,到文中去验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2.出示学习提示:根据对牛和对鹅的对比阅读提示,在文中提取关键词语,并圈画出来。(课件呈现)3.学生汇报:对待牛(拍、摸、扳、捶),对待鹅(远远地、绕个大圈)4.师:从你们提取的词语中,你发现人对待牛的态度是什么?(生回答)对待鹅呢?(生回答)5.师:人与牛之间的亲近程度是零距离,而与鹅却是距离很远。这不光是人与动物之间空间上的距离,这更是心理上的距离,是怕与不怕的距离。(板书:欺负、害

5、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到对待牛和对待鹅的鲜明反差,利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特别是一系列的动词,感受到人与动物空间、心里的距离,体会对待牛和鹅态度。(三)研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1.师:对待牛和对待鹅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童年时期的作者如此害怕鹅,那他和鹅是否有过奇妙的相遇?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读故事。2.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部分,在文中提取并圈画出“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表现的词句以及鹅当时的表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一分钟时间)3.小组合作:老师要给同学们加大一点点的难度,请同学们合上书,小组内完成图表对比学习单,将老师

6、为你们准备的信息卡进行筛选、排序、粘贴,批注“我”的心情和鹅的状态,梳理出“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情节,再次体会“我”当时的心情。4.学生汇报:(1)“我”见到鹅时: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抓住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我”的恐惧。(2)“我”被鹅袭击时:通过学生朗读的方式,抓住“我”狼狈不堪的词句和语言的描写,体会“我”当时的惊慌失措。5.师:“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时逃跑、被鹅咬住、呼救,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的真实,仿佛把我们也带入了当时那个场景中。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笔,写得太真实了!(板贴:评点写法)【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快速默读,提取圈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表现的词句以及鹅当时的

7、表现,让学生初步感知“我”见到鹅时和被鹅袭击时的表现,第二次图表对比学习单的任务,锻炼学生回顾、筛选、斟辨、整理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受到“我”的恐惧以及惊慌失措。(四)略读“金奎叔赶鹅”1.师:“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和被鹅袭击时的惊慌失措,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这个人就是.(生回答)2.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提取金奎叔对待鹅的关键词句,体会金奎叔和“我”对待鹅的不同之处,思考其中的原因。3.学生汇报:抓住关键动词,握、提、摔,体会金奎叔的勇敢、不害怕、不畏惧。鹅的张开翅膀、跳进池塘、远处游去,体会鹅的落荒而逃。4.师: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事情的变化的确对“我”来说太

8、突然了。一定要把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板贴:记录感受)【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提取关键词,让学生感受到金奎叔见到鹅与“我”见到鹅的不同,还有鹅面对金奎叔和面对“我”的不同,对比前后的不同,记录感受,悟哲理。(五)感悟哲理1.师:我未曾改变,鹅也还是那只鹅,但是经历了金奎叔这件事之后,“我”却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我从之前欺牛,怕鹅到现在的不欺牛,不怕鹅,这又是为什么呢?(板书:不欺、不怕)2.课件呈现: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师:从人的角度看鹅和从鹅的角度看人,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我”对牛和鹅态度部分,研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部分,略读“金奎叔赶鹅”部分,抓住关键词句,层层递进式的体会“我”的心情,对比前后的不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其中的哲理。三、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真正开启了一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旅程。其实批注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去研究和学习,并且一定要记得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你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板书设计18.牛和鹅一写作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怕鹅-遇鹅-不怕鹅二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