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30812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三年级学生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双南小学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 ,男,9岁,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该生从小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别人老是欺负他,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手脸总是有污秽;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足,要不就咬人。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答复的习惯。 二、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

2、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适应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父亲的错误引导导致 “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紧密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

3、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开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怎样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推动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进行引导措施 1、询问根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讲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怎样“,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怎样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怎样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操纵。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