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306547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 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3面,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孙健林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屏 png 屏弃 屏蔽 孔雀开屏 天然屏障B、处 ch 处分 处置 处变不惊 安常处顺C、载 zi 记载 载重 转载文章 载歌载舞D、便 bin 便笺 便览 大腹便便 便宜行事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奥运会筹备过程中,有关部门彰显中国元素,用民间艺术瑰宝作为奥运村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高明的。但是我们绝不能用时奉若至宝,重视有加,不用时却弃如敝屣,不管不顾

2、。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璀璨的明珠,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自怨自艾。期盼有关部门借奥运东风,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多做实事。这是一项不能急功近利的工作,需要生活化开展、常态化进行、制度化保障,需要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坚持与执着。A、弃如敝屣 B、掉以轻心 C、自怨自艾 D、急功近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规则管理和信用管理是两个最需要补课和加强的主要着力点。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根本性问题,更关系到当前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B、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

3、,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C、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可以堪称NBA顶尖高手,突破、投篮、罚球、三分全都驾轻就熟。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记得三十年前初搬来时,;,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池塘里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ABCD二、本大题7小题,共41分。阅读

4、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5、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5、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台阶 B.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亡:死亡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一向 D.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拘押6、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祖母刘悯臣孤弱。 D.子路问成人。 7、下列各句

6、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8、下列叙述不符合课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9翻译和断句(8分)翻译: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分)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2分) 断句:

7、南 方 有 鸟 焉 名 曰 蒙 鸠 以 羽 为 巢 而 编 之 以 发 系 之 苇 苕 风 至 苕 折 卵 破 子 死 巢 非 不 完 也 所 系 者 然 也 (4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店 卢纶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注释】登登:赶路的声音。 决决:溪水流淌的声音。(1)此诗描绘山行情状,其中行人的感情起伏曲折。试简要分析诗中描写的行人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3分) (2)本诗所写不过寻常物事,却备受前人欣赏,称赞其“有非画所能画出者,读之如身临其境”。请问,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达到这种效果的?请试做分析。(4分) 11、补

8、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4分,每空1分)(1)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3)悟以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4)潦水尽而寒潭清, 。 ,访风景于崇阿。(5)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6)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7)学而不思则罔, 。(8)岁寒,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迄今为止,中华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还是集中积累和体现在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里经过历史筛选和确认了的古今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经典名著上。阅读这些名著,须潜下心

9、来,动脑动手,反复琢磨。细心品味,学了知识,长了智慧,不独养眼,更在养心。可喜的是,在党中央“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资源,从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借鉴适合国情的有用东西,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新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呼唤和践行养心的文化阅读。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首先是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因为这是以一当十、含金量最高的文化阅读。须知,读书与看电视,受众在接受方式上是迥异的:一书在手,可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而电视音画,稍纵即逝,逝不再来。书籍是文字符号组成的没有具体形象的语言平面,作用于读者的阅读神经,需要读者启动思维、引发想

10、象,才能完成鉴赏。如读小说红楼梦,那大观园是曹雪芹用文字语言描述的,需要读者调动自身的审美想象在头脑中完成大观园的具体形象。这种审美想象能力完成的空间联想是人们的一种宝贵的思维智能。而电视音画,是视听语言靠蒙太奇组成的有具体形象、有声音的一幅幅画面,作用于观众的视听神经,只需要观众产生对应的相对简单的时间联想就可以了。因此,两相比较,倘让看平庸电视节目的时间挤掉了看经典书籍的时间,把大量休闲光阴都消磨在荧屏前,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钝化消减,恐怕势在必然。这正是我深情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的重要缘由。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当然也不止于经典书籍的阅读。虽非经典却有一定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的一般

11、书籍,以及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音乐歌舞、戏剧演出、文物博览等等,均应纳入我所呼唤的养心的文化阅读范畴。譬如,真正欣赏一幅幅静态的书法国画佳作,那笔力中的神思气韵,那画面中“似与不似之间”的雅致意境,都是需要鉴赏主体以中国传统美学著作文心雕龙所力倡的“虚静”心态即审美静观始能领悟。听音乐需要一双马克思所谓的“能辨音律的耳朵”,才能从心灵上悟出旋律美的奥秘。观赏一场戏剧,也需要进入“虚静”,用“心”去看,方能领悟舞台上或遵从梅兰芳的民族戏曲观创造的程式化虚拟化意境美、或遵从布莱希特戏剧观创造的间离效果美、或遵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创造的表演艺术美总之,都需要受众主体持一种旨在养心的文化阅读态度。

12、归根结底,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是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语境下,要真正做到既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各美其美”,又自觉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中有用的东西,“美人之美”,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盲目西化和盲目排外,全民族需要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在技术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审美表现手段,又不让技术的失度扩张冲淡乃至淹没了艺术,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墨守成规和技术至上。全民族需要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选自2007年2月27日文汇报,有删改)12、下列关于“养心的文化阅读”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A养心的文化阅读,需要潜下心来,动脑动手,方可养眼养心。B书籍作用于读者的阅读神经,才能使读者启动思维、引发想象。C养心的文化阅读。要重视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其余则不重要。D经典之外的更广阔的阅读对象,不能纳入养心的文化阅读的范畴。E养心的文化阅读,既要注意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F没有养心的文化阅读,就不能有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13、作者认为要“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