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29162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255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性施工组织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及地质资料2三、基坑支护和基坑止水(降水)方案简介3四、工程目标4五、施工部署4六、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5七、监测要求15八、环境保护16九、施工机械和劳动力配置17十、组织管理体系18十一、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19十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1十三、保证工期措施24十四、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4十五、施工进度计划25十六、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5十七、应急预案27十八、附图28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

2、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 1.1施工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3、本企业通过认证的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4、施工现场的条件。5、本企业积累的施工经验、资源条件。1.2规范、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 2200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钢筋焊接及验收技术规程JGJ18-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

3、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基坑土钉锚杆支护技术规范CECS96-97二、工程概况及地质资料2.1工程概况2。2场地概况场地地层特性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填土: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粘性土混杂砖块、瓦砾等建筑垃圾,一般45m以下混淤泥质多量;堆填时间在30年以上,已基本完成自重固结;层厚3。510.6m,全场分布.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色、灰黑色;湿;多呈软塑状,局部流塑;含腐殖质成分,局部夹木屑等,有轻微臭味;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较好,干强度中等;

4、该层下部状态稍好,呈软可塑状,层厚1。47。8m.粉质粘土:黄色、黄褐色、褐黄色;稍湿;可塑硬塑,混粉细砂成分少量;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厚1。36.6m,局部分布。砂砾石层:该层根据粒径大小可分做两个亚层:粉质粘土:红褐色;稍湿;硬塑坚硬;系下伏基岩风化残积土,可见母岩残余结构;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层厚0。30。9m,大部分场地揭露该层,局部分布.泥质粉砂岩:褐红色,强风化;泥砂质成分,组织结构较模糊,层状构造;取芯多呈短柱状、块状;节理裂隙很发育。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层厚0。53.6m,大部分场地分布该层

5、,局部缺失。地下水:场地所属环境类型为类,场地填土层、砂砾石层为透水层,其余地层为相对隔水层。三、基坑支护和基坑止水(降水)方案简介3。1基坑支护结构简介1.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地质勘查报告,自然地面标高为34。0m。2.本工程为深基坑开挖围护工程,为确保基坑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地面标高34。0m处,采用1:0。3比例设置土钉墙;护坡桩直径1200mm,间距1600mm,桩顶标高34。0m,桩长17.8m;桩顶设置连梁,尺寸为1200mm*600mm;护坡桩中心线外侧1。5m设置800mm600mm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深度以进入基岩或粉质粘土层(相对不透水层)1.0m为控制标准;采用四道锚

6、杆,锚杆的标高根据勘察报告地层情况进行设计和验算.其基本原则是使锚杆开孔位置避开砂砾石层。第一、第二和第三排锚索应采用全套管工艺成孔;其中,锚固段都在土层中的第一和第二排锚杆须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工艺和荷载分散型结构;锚杆的具体标高、长度和设计荷载等参数详见剖面图;锚杆与护坡桩之间的连接采用钢腰梁,初步选用2工25b组合钢腰梁。综合上述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精心安排挖土工作面和场内平面布置,做好充分利用场地和时间,对各工序的安排和主动了解下道工序的情况,确实落实下一步的工作和计划,是确保完成基坑土方开挖工期和施工质量安全的保证。3.2基坑止水(降水)方案简介1。护坡桩外侧从地面以下

7、约2.0m设旋喷桩帷幕,直径800mm,中心间距600mm,水灰比1.0,旋喷桩深度以进入基岩或粉质粘土层(相对不透水层)1。0m为控制标准,预估深度约为11。5m12.0m。2。沿坑面设置泄水孔,采用100PVC管,坡度5,孔后做反滤层。3.在基坑坑底设排水沟,按需要设置集水井。4.基坑内宜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四、工程目标4.1、工期:确保60天内完成招标规定的本工程全部项目。4.2、质量:单位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4.3、安全:按*省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严格按建设部一标三规范组织施工。4.4、文明施工:严格按建设局的文件执行,达到文明样板工地标准。五、施工

8、部署5。1实物工程量5。2施工现场准备1、按业主的要求及时进场,按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现场布置,具体工作目标为:、为确保文明、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结合本工程场地条件浇筑临时道路,事先仍需放出施工主干道的位置,浇筑临时道路混凝土厚度为20cm。在所有临时道路的两侧开挖派水沟并设置深沉池,以利于雨天施工现场的排水。、临设的搭建:办公室、宿舍、食堂、现场试验室、厕所、门卫、仓库、钢筋制作棚等.5.3施工现场安排1、根据甲方现场给定的水、电源,按现场平面布置加密敷设。2、施工技术测量,复核基准线、水准基点、测设定位轴线、引测水准点、基准线至不受桩基施工影响的区域,并作可靠保护.3、按本计划书有计划

9、地组织机械、材料、人员进场。4、施工临时设施详见下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平面尺寸备注1办公室间23。64.22食堂间13.64.23宿舍间43。64。24卫生间间13.64。25砼标养箱只25。4施工技术准备1、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有关图集、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2、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工程图纸学习、配合业主、监理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六、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6.1土钉墙施工本工程地面至标高34。0m处采用土钉墙工艺,施工时根据挖土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并遵循分层分段施工。6.1.1土钉墙施工工艺:修整工作面测量放线钻孔放置杆体挂网、上加强筋注浆、补浆喷射混凝土(1)修整工

10、作面基坑边坡面应修平整,然后按设计设置土钉孔位。基坑边坡必须按要求分步开挖,严禁超深削坡。(2)钻孔、置入杆体采用人工或地质钻机成孔,成孔时应控制好成孔角度。成孔结束,放置土钉杆体,杆体采用120的级热轧钢筋。杆体每隔2m须焊接有支架。(3)搅拌水泥浆成孔的同时,按设计配比现场搅拌素水泥浆(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0。55.搅拌均匀后,放入浆液池中待用.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水灰比,浆液池中素水泥浆留放时间不得超过终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用完。(4)注浆待一批土钉的主筋都放入后,用注浆泵统一注浆,要求须将注浆管插到距孔底50cm,确保土钉钻孔内的注浆质量。素水泥浆采用P。O32.5水泥搅拌

11、制作。注浆采用软塑料管从孔底注浆,每孔至少在注浆后再补浆12次.(5)披挂面层钢筋网注浆完毕,披挂面层钢筋网.每片钢筋网尺寸为6200.相邻两片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用火烧丝绑扎结实。另外,面层网上每1m2绑设一块垫块,使面层网与基坑土坡面之间留有35cm的空隙,以保证喷射混凝土后,面层钢筋网留有35cm的砼保护层,充分发挥钢筋骨架的作用.(6)焊接加强筋挂网之后,焊接横向加强钢筋,把所有土钉杆体与加强筋连接起来,使土钉杆体、面层网、加强筋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杆体与加强筋连接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4cm。(7)面层施工(喷射砼面层)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采用

12、粗砂、砾石,面层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重量)采用:水泥:砂石=1:4,砂率为4555。喷射混凝土作业必须分片分段依此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喷射机应密封性良好,输料连续、均匀;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喷射机司机应按规程操作,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应待料喷完后,再关风。向喷射机供料应连续均匀,料斗内保持足够的存料。喷射手应经常保持喷头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注意预留渗水孔.6.1.2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依据施工现场布

13、置,提前安排材料进场,本工程所需钢材一次采购进场;水泥、黄砂及碎石分批进场,存量保证3天使用.所用材料符合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技术准备施工前召集班组长以上人员及设计人员开技术交底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明确施工图纸要求及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明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明确施工方案,熟悉施工顺序,协调各工种之间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万无一失.(3)、施工组织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制组织施工,工地设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人员组织、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负责与其它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成孔班组技术组1)、项目管理机

14、构图电焊班组注浆班组喷砼班组后勤组施工组项 目(4)、施工工艺1)、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次开挖高度按锚管的排距左右开挖,横向应分块段间隔开挖,不允许随意开挖或一挖到底,并随时开挖随时支护,即挖土应服从喷锚网支护工作的程序及安排。2)、孔施工要求用高压注浆工艺,注浆压力为0。450。80MPa,锚筋体与孔壁之间(包括自由段)均须注满浆,锚筋头用连接筋或加强筋焊接于钢筋网上。3)、锚筋及编网工作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80。视情况可采用一次喷成或分两次喷成.4)、对于蠕变的淤泥土,开挖难以直立时,应及时停止开挖,首先运用超前锚杆技术进行加固,然后采用跳挖的型式进行开挖,并加大注浆压力及注浆量,以保证锚筋孔内砂浆饱满,增强锚筋抗拔力.5)、为防止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