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29134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联词大全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最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一)1 并列关系: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又又 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2 承接关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功

2、课, 便到球场踢球。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接著 3 递进关系: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不仅还 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4 选择关系: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 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

3、瞒真相。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与其不如 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5 转折关系:概念: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尽管可是 例: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 例: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却却很难。例: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却 例: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倒。6

4、假设关系:概念: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假使便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要是那麼 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即使也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7 条件关系:概念: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只要就 例: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说明:偏

5、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 例: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说明: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例: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坚持到学校学习。不管也 例: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不论也 假设句和条件句有相通的地方。假设句中包含着条件的意思,条件句中也包含着假设的意思。如: 1.如果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2.只要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 第一句是假设句,但是“你去跳舞”也是“他就高兴”的条件;

6、第二句是条件句但是“你去跳舞”,并不是已实现的事实,而含有一种假设的情况。它们的区别,一是用的关联词不同,二是前一句着重假设,后一句着重条件。8 因果关系: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所以 例: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由于因此 例: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 道数学题。 既然那么(就) 例: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要是那么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 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 这两种形式

7、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如我们只能用“只有才”,而说“只要才”这就不对了。 常见关联词: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可也、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不管都、不仅还、不仅而且、不但还2. 缩句的方法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头痛。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留下句子的主干。那哪些是修饰部分呢? 一、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可是,有些句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

8、中,我们可以先补起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的技术特别的好”,再缩句就容易多了。 二、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三、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例如:“他高兴得跳起来。”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四、删去数量短语。例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句中,“一座”这个数量短语可删去。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说“什么

9、?”“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可缩为:“铁球落下来。”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例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2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

10、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4

11、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

12、缩成“他想睡吗?”3修改病句的病因有哪些几种常见语病举例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句出了毛病,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因此,说话、写文章应该努力避免出现病句。如果出现了病句,就应找出原因,做出修改。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分残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例如: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这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所以意思都不清楚。从例里不知谁“听了校长的报告”,“谁”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修改时应加上主语,可以

13、改成:我们了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或者改成:听了校长的报告,同学们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这里的例例句并不是真正地缺少主语,而是因为滥用了“经过”、“通过”一类的词,将主语隐藏起来了。修改时只要删去“经过”、“通过”,主语就露出来了。例可修改成: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这次讲课”是这句话的主语,回答“什么”对大家启发很大。例可以修改成: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或者改成:通过讨论,我们的决心更大了。前者的主语是“讨论”,后者的主语是“决心”。以上讨论的是主语残缺的病句。有的句子缺少谓语。例如: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这句话提出了话题,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14、”在春天“怎样”了,也就是没有对话题进行陈述。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还有的句子缺少宾语,也是不完整的,例如: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搭配,和“学习雷锋”不搭配。“学习雷锋”是“号召”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只能作“号召”、“倡议”的附加成分,所以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应该改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或者改写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倡议。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二)用词不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