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28926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家长学校讲稿青春期的家庭性教育一、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家长自身的缺陷、错误的观念家长是家庭性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对于“性”和“性教育”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当前青春期家庭性教育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家长错误的“性”和“性教育”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不懂为美论。有些家长认为性是“不纯洁、不道德”的,总觉得孩子如果知道了关于性的知识,就会不纯洁了,所以还是不懂为好。所以这些家长平时总是尽量回避这些问题,孩子因好奇而偶尔问到性问题时,家长便会大惊失色,认为孩子不学好而加以严厉训斥。()诱发论。这种观点是与第一种观点一脉相承的。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不知道性知识还好,知道了便会激

2、发孩子的好奇心,诱导他们去尝试,导致不良后果。这与社会上某些反对性教育者的论调是一致的。()自然知道论。有些家长觉得,性教育不必专门进行,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自己也没有受过性教育,不也生儿育女,过得挺好吗。再说,孩子真的不知道,可以通过教师或自己看书获得知识。因此,这类父母在性教育上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孩子有问则答,不问则罢,从不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教育。2、心理障碍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也觉得自己应担负起这个责任,但是总感到难为情,觉得谈到性是羞于见人的问题,因而难以启齿。所以,他们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却难以逾越自己的心理障碍,无形中失去了教育的机会。知识准备不

3、足性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性知识的传播,还包括性心理、性道德的培养,所以要求父母不仅具备科学的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一要求一时还难以达到。另外,对于家庭性教育研究的不足也造成家长在性教育上的诸多困惑。如教育的时机,内容的深浅,以及适当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问题在性教育研究中尚未达成共识,因而难以对家庭性教育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二)亲子关系面临危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对于性教育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性问题不象其它问题那么具有公开性,容易与他人进行沟通。对于青春期的儿童来说,它具有很强的隐密性。他们往

4、往对一般人羞于提及,只有对于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才会坦言相告。他们只有确定父母对他们提出的性问题会严肃而认真地加以对待,并提供切实而有效的指导时,才会主动寻求帮助。所以,性教育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的要求比其它教育要高。它不仅要求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威信,同时也寻求父母对子女之间一种更加平等、和谐、轻松的关系。但是,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却面临着巨大的变化,父母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形成国外学者所调的“危机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春期是儿童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的过渡阶段。他们渴望独立,摆脱父母的束缚,舍弃对父母的依赖。因此,他们已不像儿童期那样对父母顺从、听话,无话不谈,他

5、们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但父母并没有随着子女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往往对子女的这种转变缺乏心理的准备,仍然把子女视为不懂事的小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一如既往地过度保护、干涉。子女新的要求与父母旧的做法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这种亲子关系的巨变使得措手不及的父母在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连一般的教育都难以进行,更不必说性教育了。此外,青春期儿童心理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闭锁性”,他们的心理活动趋向内隐,不再象童年期那么直爽和坦率,心理话很少对父母说,热衷于记日记或向亲密朋友倾吐,且往往片面地认为只有摆说父母的管教,才算是“独立”,这样就妨碍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难以采取及

6、时而有效的教育对策,而这往往又被青春期孩子视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进一步激化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对立。青春期性教育的迫切性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急剧变化,使广大家长徘徊于想教育却又难以教育的尴尬境地,这是青春期家庭性教育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三)大众传媒中性信息的泛滥加剧了家庭性教育的困难在大多数家长出于种种心态,对于孩子的性问题始终保持缄默之时,大众传媒中却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性嘈杂现象。随着社会的开放,外来文化的冲击,“性”已不再是一个难于启齿的话题,相反,各种媒介中出现一种以谈性、论性、表现性作为时髦的流行现象。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难以避免受其影响,而家长对性教育的回避更增强了孩子对性

7、的好奇心,从而加剧了这种影响。其后果不仅是使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在性道德观念上的混淆,甚至将青少年引入歧途,大众传媒中性信息泛滥一方面提醒家长要担负起性教育的责任,同时也为家长实施性教育增加了困难。这种情况意味着家庭性教育不能仅仅在于正面地传授性知识,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中的各种性观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以抵御外界的诱惑。但是,社会的开放和时代的变迁,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一元化的性道德观,使之呈现为多元化状态。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坚持的道德观,社会并无统一的标准,如果家长本身认识水平不高,很容易陷入困惑。如何让家庭性教育在这场与大众媒介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让家庭成为各种性信息的“

8、净化器”,关键在于家长认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是新形势下家长面临的更大的挑战。二、青春期家庭性教育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国外的专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男性或新女性,使生命发展成为健全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同时,“性教育应是给予男性或女性对同性及异性朋友、伴侣了解、尊重、奉献并负责任的教育。”中国的研究者则认为“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国内外学者对性教育的理解,早已突破了生理的层次,达到社会和人性相结合的高度。

9、因此,性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途径。这样来认识性教育,家长就会以严肃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青春期是以性的成熟为标志的,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要帮助青少年从儿童发展为一个成人,性教育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所谓“不懂为美论”和“自然知道论”反映了一种消极被动的性教育观,应予以摒弃。“诱发论”虽有一定依据,但与性教育的正面启发和正确引导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相比较,则显得小得多,甚至完全被消除。因为性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儿童节制,养成对性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性的实践。退一步说,即使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也会出于好奇心从其它途径获得性知识,如果

10、这些性知识不正确,那么后果则更为严重。(二)家长要抓住教育的主动权青春期虽然被称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但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育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父母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看法,将孩子视为有独立思想的成人,与他们平等地探讨一些问题,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的决定,赋与他们一定的责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孩子独自处理自己的事。父母有意见,不要用命令式的,居高临下的口气,而要尽可能地采取建议、商讨的方式。如果父母能及早地、主动地在教养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那么亲子关系便会安然地度过危险期。父母会重新赢得子女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尊重和信任不象儿

11、童时期那样带有些盲目性,而是少年理性认识的结果,它会大大加强教育的效果。如果家长不了解这种变化,仍然采取过去的包办、干涉的做法,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处处与父母作对,造成亲子关系 的紧张,等到父母觉察到这种矛盾,力图重新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不得不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了。在青春期性教育的正确性上,首先要体现为内容的正确性。家长要向孩子传授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对大众传媒中各种性观念的辨别能力,增强其对不良性观念的免疫力。这比单纯禁止孩子接触性信息的做法要积极、有效得多。正确性的第二个表现体现在方法上。由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闭锁性”的特点,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生理与心理状

12、态的深入了解,也造成一些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运用的困难。这时父母不可急躁,采用强行逼问或偷看日记等方法,而应在主动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一些“迂回战术”。一方面,父母可利用自己正确的一言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绘孩子以良好的、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要仔细观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主动找孩子聊天,以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子女出现了某些问题需要加以引导而又不便直接谈话的时候,父母可向孩子推荐某些性知识和性教育的书籍,或引导孩子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等,有意识地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总之,家长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创造教育机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能因为青春期性教育的种种困难,就放弃自己教育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