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28811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防雷系统设计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雷建议书方案 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雷电过电压及其危害 3一、直击雷及其危害 3二、感应雷及其危害 4(一) 静电感应 4(二) 电磁感应 6(三) 感应电势 6三、电器设备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过压及其危害 7四、雷电的危害及实例 8(一) 2001-2004年的雷击灾害表格 8(二) 特大雷灾事故 11第三章:做防雷的若干个必要性 13一、地区为强雷区 13二、仪器越来越精密 14三、雷击对架空网络系统的危害 14四、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14五、减缓设备的老化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15六、增加工作效率 16第四章:我们的服务承诺 16 一、防雷设施服务承诺书 16二、赔付流程 18三、公司

2、主要客户名录 19第一章:前言 我省是雷电高发区,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随着我省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因城市新建高层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且我省各大、中城市年雷暴日有增加的趋势;建筑物内现代化的通信、计算机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以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长等因素有关。而主观上,不少高层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措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大量通信、计算机系统网络等弱电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业务使用,导致雷害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雷电灾害的防

3、范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国家的技术规范甚至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这些都是目前我省还不能更好地遏止雷电灾害发展的重要原因。 例如:早期建设的广东省人民银行大厦,建筑物内现代化设备经常遭雷击,1995年一次雷击,清算中心的卫星接收、电脑网络和大楼程控交换机全部损坏,导致清算中心无法与全国各省结算,光利息赔付就20多万元。广州市防雷所现场调查发现,原来该大楼在建设时,侧击雷防护设施有设计无施工,导致该建筑物内雷电电磁脉冲强度过高。以及设计时没有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天面防雷网格过大,接地体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同样,广州的金鹰大厦、白云宾馆、汕头海关大楼、东莞海关大楼、深圳蛇口通信公司大

4、楼,都存在类似的设计不符合技术规范,有设计无施工的问题,这些单位近年由于建筑物内现代化设备不断增多,经常遭雷击,一次性损失少则十多万,多则几百万元。 不仅早期建设的一些建筑物,就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些大型建筑物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广州世界大观在1995年建设时,广州市防雷所检查发现,地处高雷击区域的世界大观如美国街、德国街、巴黎歌剧院等都没有防雷设计,时代广场的设计根本没有防雷的概念,后经反复做工作,才补做了一部分;而时代广场等已无法补救。从1995年到现在,世界大观每年雷击损失在100万元左右;还有像最近天河区省高院审判大楼,由于是1994年报建(省人大法规是1997年3月23日实施)计

5、划1999年12月底搬入,但在还未搬入前,在8月份遭了两次雷击,天面部分安装的消雷器被击坏,后经广州市防雷所进行验收,发现设计不完全符合规范,施工质量低,漏做很多环节;防雷所主持召开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验收会审,设计单位承认设计不完善,施工队坦然承认从来没做过高层建筑,看不懂防雷图纸。省法院很重视这座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整改工作,但是耽误了投入使用的时间,也造成了二次投资的损失。(广东省气象局局长 李明经在全国防雷减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讲话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称为“电子信息时代的一大公害”。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导致火灾、爆炸

6、,建筑物毁坏等事故频繁用电器都遭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人左右,财产损失在几十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自1995年起至2005年六月止,仅广东省就发生雷击事故18616余宗,起火爆炸223余起,死亡1150余人,伤189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余元,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自从1989年青岛市黄岛油库大火之后,国家政府部门已充分感到防雷工作的重要,相应出台了相关的防雷技术标准和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我国

7、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于2000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同年又由国家气象总局颁布了各地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这些都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第二章:雷电过电压及其危害一、直击雷及其危害我们一般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树木、线路设备或终端设备并经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压、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直击雷具有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其破坏性极大。在实际当中直击雷直接击中计算机设备的频度并不高。而真正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的大多数是感应雷。现在建筑物的受雷击大都有一个新特点,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有关联,一种是由于高的建筑物的兴起,如微波站天线塔、BP机发射天线

8、塔、突出建筑物屋顶的金属结构都会吸引落雷而使本身所在建筑及附近建筑遭到祸害。另一种是增设的种种架空长导线引雷入室使避雷装置失去作用。而灾害的对象也发生转移,主要不是建筑物本身的损失,而是室内的电器、电子设备被毁,甚至祸及人身。二、感应雷及其危害 所谓感应雷也就是在雷云形成过程中,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感应电场和雷击大地和地面突出物如微波站天线塔、移动电话基站发射天线塔、突出建筑物屋顶的金属结构时,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作用于各种传输线路上,感应产生出过电压、过电流,经传输线路进入设备系统而形成的雷击称之。 感应雷电压幅值与雷云对地放电时的电流大小、雷击点与线路间相对位置、雷击点周围环境(如土壤电阻

9、率)、遭受感应雷击的线路的长度、线路埋设位置、设备接地装置的电阻等诸多因素有关系。我们前面已介绍过直击雷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破环力巨大的特点。但其几率却大大小于感应雷,这是因为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感应雷则不论是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有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直击雷由于其放电的机理所致一次只能袭击一至两处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却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的多个局部同时激发感应雷的过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电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金属导线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感应雷的产生可由“静电感应”的效应产生,也可由电磁感应的效应产生,但大部分的情况是由

10、这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而成。(一)、静电感应当空间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都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带上异性的电荷。由于从雷云的出现到发生雷击(主发电)所需要得时间相对于主放电过程的时间要长的多,因此大地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积累大量电荷。同样,与雷雨云先导通道下端靠近的电力线、信号线路的长导体受到很强的电场力作用,积聚起大量异性电荷,如图11(a)所示,这些异性电荷与先导通道内的电荷之间有电力线相连,是被束缚住的。当下行的梯式先导接近地面时,产生回击放电,主放电通道的电荷与地面积累的大量电荷迅速中和而消失。这时长导线上积聚的电荷就可以自由运动,其产生的高电压沿导线以近似于光速向导线两端传

11、播,这就称为感应过电压波,是一种脉冲波形式,如图11(b)所示。主放电通道(a)(b)图11 雷云下的静电感应根据1994年水利电力出版社的原苏联的学者BP拉里昂诺夫著高电压技术一书介绍,这高压脉冲波的峰值:U 30hcp/bI式中:hcp长导线的平均悬挂高度b雷击点到长导线的最短距离I闪电电流这只是一个经验估计公式,但可以大概估计闪电电流对架空长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强度。例如,在高压架空线路可达300-400KV,一般低压架空线路可达100KV,电信线路可达40-60KV,建筑物也可以产生相当高的有危险的电压。这种由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破坏作用,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金属

12、构架与接地不良的金属器件之间容易发生火花,这对于存放易燃物品的建筑物,如汽油、瓦斯、火药库以及有大量可燃性微粒飞扬的场所,如化工厂、爆竹厂等有引起爆炸的危险。1997年“1013”天河区吉山珠村化工仓库因雷击发生大爆炸;1997年8月22日高明合水镇烟花爆竹厂雷击大爆炸;1997年4月23日湛江雷州白沙镇麻扶炮竹厂雷击大爆炸;2000年8月26日,高州市根子镇和丰加油站火灾等。都造成极严重的损失,这是沉痛的教训。(二)、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有极大峰值和陡度,在它周围的空间出现瞬变电磁场,处在这瞬变电磁场之中的导体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例如在避雷针引下线附近放置电子设备内有开口金属环,如图12所示

13、,当有突发雷电流下引时,环上的感应电势足以使间隙a、b放电,损坏微电子设备内部结构或引起火灾。ablX50025001000020000300005102050100200方环至避雷针的距离D(m)I2=100KAI1=50KA图12 电磁感应原理图 图13 5m5m金属环上的开(三)、感应电势根据分析得知,在避雷针引下线附近开口金属环上最大感应电势Em = 210-7lln(l + X)/Xd l /dt如果金属环边长l=5m,则金属环开口处的电压与金属环避雷针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图中闪击电流峰值分别选50KA、100KA(这是较常见的闪击电流峰值)。通常雷电闪击电流波形前沿为25s,这里取2.5s。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5m5m的开口金属框,在雷电流峰值为100KA时,距离雷击点200m处也可以感应到1KV左右的电压。机房微电子设备内一个很小的开口金属环,在紧靠避雷针引下线处放置,当有雷闪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时,在小金属环开口处可感应出高达几千伏的高电压,这高电压足以击坏附近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使这台微电子设备损坏。所以在机房内布置设备时,千万注意,设备应远离柱子,更应远离引下线放置。一些大件的具有金属柜体的电器设备(如主机、精密空调、UPS、电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