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287234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导管吸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鼻导管吸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鼻导管吸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导管吸氧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问答适应证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弥散功能障碍,如肺广泛纤维化、肺水肿等。4.右向左分流,如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肺不张。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中毒等。准备工作1.器具准备:储氧筒、氧气流量表、湿化瓶、扳手、导氧管、鼻塞或鼻导管、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2.环境准备:将火种及易燃物或引火物如油类等清离现场。氧气筒上挂上“不准吸烟”标记。3.将病人置于舒适位置,向病人及陪护人员说明氧气助燃的危险性和注意防火的措施。4.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的类型、程度和氧疗的目的,并决定给氧浓度及速度。操作方法1.装

2、表(1)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冲掉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总开关。(2)将湿化瓶装上适量的湿化液(消毒蒸馏水或25%75%乙醇)。(3)装好氧气流量表并旋紧,连接湿化瓶及导氧管,鼻导管或鼻塞。(4)关好氧流量表上的开关,然后打开储氧筒总开关,观察氧气压力。调节流量表上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再关流量表上开关,待用。2.输氧(1)用湿棉签擦净患者鼻孔。打开流量表开关,将鼻塞或鼻导管放入水中,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按病情调节好氧流量,将鼻塞或鼻导管沾水打湿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插入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长度的23.(2)用胶布固定鼻导管。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3.停氧

3、停氧时,先拔出给氧导管或鼻塞。按顺序先关流量表开关,再关储氧瓶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氧,再关此开关。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问答1.何谓高浓度给氧?适用于哪些缺氧性疾病?高浓度给氧指吸入的氧浓度在50%60%以上。适用于以缺氧为主,而无CO2潴留的患者,如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右向左分流,严重心脏病、气体中毒、贫血或心搏出量不足等缺氧性疾病。2.何谓控制性给氧?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性给氧?24%35%的低浓度给氧称为控制性给氧。控制性给氧的目的是防止因吸氧造成呼吸抑制严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来维

4、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浓度氧,迅速纠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加重。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3.如何判断氧疗的效果?给氧1030分钟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意识障碍好转,PaO2升高或PaCO2下降,为氧疗有效。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如何进行氧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缺氧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型呼衰),宜采用控制性氧疗,即给予持续吸入低浓度氧,一般开始吸人氧浓度为24%左右,30分钟后,病情好转,PaO2升高,PaCO2下降或PaCO2升高不超过0.661.33kPa(510mmHg),可

5、加大给氧浓度至28%35%(即氧流量为23L/min)。严重呼衰者,氧疗时可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甚至医 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 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以增加通气量5.如何计算鼻导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浓度?鼻导管(或鼻塞)法吸人氧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吸人氧浓度(%)=21+4X氧流量(L/min)6.氧疗有哪些并发症?氧疗并发症主要发生于高浓度持续吸氧之患者,其表现有:抑制呼吸,加重CO2潴留;肺氧中毒:吸人60%以上高浓度氧12天后,可造成肺损伤,出现肺氧中毒。患者表现胸痛、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