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28715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课题研究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中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小学中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旨在根据课程改革要求,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探索应对策略。在不增加课时总量,不延长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在语文课中专门设置经典诵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提早了阅读进程,阅读面的大大扩展。通过学一年的研究,这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懂事明理,朗读、阅读能力普遍提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学生 经典诵读 教学策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针对学生文化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职位地方”时指出:“工具性与人类社会文化性的同一,是语文教

2、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收集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由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研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呈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子。 本班学生也确有此情况存在。二、课题研究的

3、意义:本课题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经由过程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获得更新,语文素养得以提高,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由背诵经典提高学生的影象力、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摸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摸索诵读传统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的关系及其影响,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人类社会文化素养,并进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形成。三、研究的方法及对象1.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2.研究对象:我校四年级学生四、研究过程(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旨在找准课题研究的起点本阶段

4、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的工作。(1)学习掌握有关理论,更新教育观念。(2)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写出研究方案。(3)调查研究我校四年级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现状。制订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对试点班对象进行自主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前测)并开始实验。(二)实施阶段,围绕三大目标开展研究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古代儿童学习内容基本为“经典”,而今天学习内容繁多,语文科已有教科书,如何把我们的诵读“经典”内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及经典唐宋诗词等)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进行了探索。1.整合诵读内容(1)将诵读内容与教材整合。将语文教材中“读读背背”的练习及课文中涉及“经典”的部分内容与经典内容整合。教材中选用

5、了一些古诗词及经典语句,如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三字经中的“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孟子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古今贤文劝学篇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教材中涉及到“经典诵读”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一篇带多篇”或由片断拓展到全篇的学习方法,与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起来。教材里还有一些“文包诗”或历史小故事,在教学时老师因势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尝试背诵,加上有老师的激励,学生兴趣盎然,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已经有部分学生能基本背诵,大部分学生在教师

6、提示下能背诵,最少也能够零碎地背诵里面易记的部分。 (2)诵读内容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弟子规三字经论语中涉及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孩子们每月进行诵读评比,同时在每月一次的红花表评比中,对孝顺父母的同学予以表扬。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位家长告诉我,孩子每天回到家,都能给她端水,帮助她做家务。表扬她时,她说:“古人是这样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这不算什么。”在问卷调查中,同学们都能做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有的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诵读活动。如十月份结合重阳节开展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经典诵读活动。

7、实践表明,经典诵读与现行课本教学合则双赢,分则俱败。文言经典的诵读,与现有体制下的课程体系真正融合起来,功效更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古代经典、语文教科书及其他有关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古今中外文化精华兼收并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既为学生节省许多时间,也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教育效率。学生具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对现有语文课文作大胆的调整,在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优化时间安排策略引导孩子诵读经典,其目的在于儿童心性纯净时,耳濡目染于古圣先贤光明正大智慧思想之中。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保证诵读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我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8、1)确立原则。一是经典诵读不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二是坚持鼓励,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三是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诵读习惯。(2)定时、定量、定内容。在学校里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早晨,老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诵读经典10分钟。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诵读经典古诗文;零散时间自由诵读,有的学生甚至在跟路队回家时也与同学兴致勃勃地比赛背诵。(3)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活动)课。在提高语文课本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安排课堂上专门的经典诵读时间。复习已经背过的内容,学习新内容。在课上进行内容的选择和读法的指导,以达诗文积累、学法引导、习惯巩固之功;另一方面,

9、学用互促、学做互促,实现情感体验之升华。(4)作为一项语文作业,每天晚上安排1015分钟诵读。有了固定时间与家长相伴进行诵读,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有助于诵读习惯养成。3优化教学指导策略(1)课内经典诵读指导模式通过研究,探索出“温故知新”的经典诵读教学模式。教学中突出诵读方法的指导,诵读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一堂课中包括“温故热身、熟读比拼”两大环节。开课进入“温故热身”环节,复习已经背诵的内容。有拍手快板三字经弟子规;有同桌对唱;有又诵又讲古诗词;有挑战擂主名言警句、成语;有分组接力这一环节,一开始由老师主持进行,内容随着背诵的增加,不断丰富,等学生熟悉后由学生来主持(课前

10、三分钟也是采用这种方法)。第二环节“熟读比拼”是学习新内容,探索出“六步曲”。“先声夺人大声读;借助情境(古文今说)明大意;熟读成诵牢牢记;引经据典为今用;沙场点兵大比拼;相关链接读故事。”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是让学生看拼音,自由大声诵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本次诵读学习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悟,尝试理解(谈谈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这一过程,渗透了平时诵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诵读内容采用“借助情境或古文今说”方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意,帮助学生记忆;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练习背诵;再来说一说所学内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如:别人不在,随便拿别人橡皮擦,应该怎样说?有

11、的同学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有的说“物虽小,勿私藏”等等。接着,沙场点兵,看谁敢于拼。先采用铺路搭桥式的填空(补充)背,再到放手背。最后一个环节,讲述与内容相关的故事。升华内容,激发情感。 (2)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途径经典诵读的推进,既没有行政命令,也没有作为指定科目进入课堂,又不直接与考试成绩挂钩,对学生所诵读的内容,我采用陶渊明的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代大量背诵,背诵之后再慢慢揣摩、吸收。那么,经典诵读活动靠什么来给予小学生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呢?在经典诵读的推进活动中,根据中年级孩子的特点,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奖促学。现在的孩子,物质并

12、不匮乏。可是,对于老师颁发的奖品,哪怕再普通,孩子也如获至宝。因为小小奖品,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努力,是他人的肯定,是珍贵的劳动成果的奖赏。 以赛促学。中年级的孩子,好胜心特别强。一个小比赛,一个激将法,都能鼓舞孩子的好胜心,使他们自我要求,自我引导,最终能完成一篇又一篇的经典背诵任务。在班会上,开展“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多、背得最好”活动。给学生提供表扬、展示的机会,选出班上背诵经典最多最快的孩子,加以表扬奖励,学生受到了鼓励,增加了学习的动力,积极背诵。 【案例】今天,老师说要挑选一批同学在班会上背诵弟子规,我非常高兴。开始背弟子规啦,我生怕自己背不熟,便自言自语地温习弟子规。终于轮到我们六人

13、小组背啦,我用流利、响亮的声音把弟子规背了出来,结果入选了。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失败了多少次,只要有信心再试一次,或许还会成功;如果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这是我班一位同学一篇日记的摘录,真实地反映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后,同学们你追我赶的诵读情况。为了激发同学们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也为了鼓励孩子,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选拔背得流利、出色的同学到其他班上巡回表演。孩子们非常在乎这样的机会,积极背诵,还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哲理。经典诵读活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离不开潜移默化,让学生在美文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不仅积淀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也提升做人的思想境界。以美文促学。单靠外界

14、的刺激来推进经典背诵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是因为经典作品的魅力而背诵,那么学习动力就更大了。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还有什么吸引力能大于作品本身的无穷魅力呢?四年级的孩子,当然还不可能完全领悟经典的精髓,但是,不求甚解的背诵不等于阻断孩子对经典的领悟。适当时候,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经典美文欣赏活动,让学生感受经典虽古老,但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案例】学生开始诵读论语了。四月份,我们班有一节接待外校教师的语文公开课。当听课老师来到我们教室,我对同学说,有老师远道而来听我们的课,我们应该怎么欢迎他们呢?同学们齐声打招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说着这句话时,我心里是多么高兴啊!我想听课的老师

15、,一定跟我有同感。事后,我反思了这些细节,觉得功劳应归功于经典诵读。一年来,学生背诵古诗文,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这些诵读活动,以自由拼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这一过程中,一是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没学过的敢读、想读;二是古文读得多,没有陌生感;三是读得多,自然读得顺,培养了语感;四是在诵读背诵的过程中,虽然讲解不多,也不要求理解,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经典故事的了解,多少有所悟,因而对古文的感悟能力也不断提高。以评促学。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其作用巨大的。经典古文,对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常常是毫无意义联系的一堆字。经典诵读靠充分利用孩子记忆优势来强记。如果老师能充分了解这一点,理解孩子背诵的不容易

16、,就会对孩子的背诵成果大加赞赏,也会对背诵成果一般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宽容和等待。这些,都是有利于经典背诵的情绪上的激励。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对深奥的经典古文的背诵兴趣,少不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些帮助,多些肯定,便能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伴读促学。再没有比和老师、家长一起欣赏古文,背诵古文更好的激励方了。试想,让孩子背诵的路上有成人的一路同行,不光是孩子之间的事,不光是学校里的事,而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这是多么巨大的支持啊。也许很多家长的背诵比不上孩子,也许家长和孩子背诵比赛是会输给孩子,也许工作忙不一定能天天坚持,但是,家长的参与行动本身,就足以让孩子不会放弃经典了。(3)探索多种记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