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28672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读&amp#183;编&amp#183;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顾茅庐读编演三顾茅庐读编演徐华军设计理念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 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 贤下士的精神。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 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抓手, 打破历史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先读再编后演 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 的学习中飞扬。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随文理解仰慕、谒见等词语的意思,简要复述课文。2、体会抓

2、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以及通过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来表 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3、初步学习根据范例合作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课时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每课时的重点分别为读、编、演。教学过程一、紧扣诚意,质疑导读1、题质疑,初知大意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可能提问谁三顾谁的茅庐?为什么三顾茅庐?结果怎样?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而后用一句话说说课文 的主要内容,要求说得完整、连贯、有条理。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明确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由此引出探究重点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2、重点质疑

3、,读中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用符号在文中画出表现刘备诚意的词句,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这些词句。2围绕诚意,品读明意。哪些词句体现出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意呢?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同学 交流一下。学生思考后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可从刘备的语言方面来探究如称孔明为大贤,自称谒见等,反映出刘备态度谦恭,很有诚意。教学时重点抓好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读好刘备的话。可从刘备的行动方面来探究叫人立即备马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赶紧 下拜等词句着重表现了刘备的诚意。可从环境描写方面加以探究数九寒天冒雪等词体现出刘备决心大,心意诚。可从张飞的态度方面加以探究张飞的鲁莽反衬出刘备的谦恭与诚意。

4、教师小结理解人物形象,不仅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入手分 析,还可以从环境描写、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等方面来理解。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议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真正做 到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3、赏读复述,内化语言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再次感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意。2复述课文。教师问如果有人要你讲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可以怎么讲?引导学生讨 论,教师不作评论。今天我们学习抓重点词复述故事,你认为应该重点抓住文中的哪几个 词来讲?讨论后,请学生用上仰慕、急切询问、冒着风雪、下马步行、恭恭敬 敬、赶紧下拜、三顾茅庐、辅佐等词语,简要复述。4、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

5、文,你对刘备和诸葛亮有哪些了 解?从这篇课文中,你看出刘备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人 其事,课外可以阅读三国演义一书,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记下你 的新发现。设计点评教师运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不仅避免了烦琐的 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张扬了学生的个 性。二、编写剧本,重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 语文的规律。本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深 受学生喜爱,因此,适于将课文编

6、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1、学习范例,了解写法教师把自己事先根据课文编写的课本剧如草船借箭发给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写法。教师可从场景的设计、语言的形式独白、对白、话外音、人物的动作 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导。2、分工合作,编写剧本以大组为单位,以课文为素材,根据课堂探 究所得,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编写课本剧。教师先扶后放,先指导编写一顾,而后举一反三,重点指导编写三顾。可以将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一回的有关内容编入剧本,也可以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创作。写完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剧本。而后布置各组成员的课外任务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如马蹄声、风 雪声

7、、敲门声、过渡音乐等;配上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 江东逝水;给演员设计并准备服装;设计准备道具。各组安排好导演、演员、剧务,在课余时间进行排演。设计点评这一设计可谓巧妙。教师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意识地将课外信息引入课内,乂将学生 的学习引向课外,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学生编写剧本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 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 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 一定的表演能力。为训练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根据小学儿童爱动好玩、富于想 象、

8、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我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表演前,教师组织学生对表演细节加以讨论,让学生细心揣摩并把握 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甚至心理,以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大胆表演,看谁演得真实,演得感人。演完后,根据各组的表现,评出最佳配合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 最佳演员等,让学生在说与动的气氛中增强技能,品尝成功的愉悦。设计点评课本剧表演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 运动,它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对语文 学习发生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此文发表于2002年第9期小学教学设计杂志上三顾茅庐读编演 三顾茅庐读编演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