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27279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颈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术后常规处理、术前评估及正规的术后护理和保守疗法的使用。一、术前术后保守治疗颈椎病人的保守疗法与腰椎病人和其它一些普通的疼痛性疾病的疗法近似。这些方法包括休息、固定、止痛剂的应用、经皮电刺激肌肉放松、使用抗炎药、热疗、按摩,指压疗法、超声波、牵引和锻炼。(一)休息卧床休息虽然是腰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在颈椎病人身上几乎没有作用。通常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的疼痛在仰卧时加重,而颈椎病人的疼痛却常常可以通过类似的体位得到缓解,他们不愿睡在床上而宁可躺在椅上。使用一些特制的枕头或其它一些东西使颈部恢复并保持生理曲度也是一个有用的办法。(二)固定颈部矫正

2、器常规应用于颈椎病人的术前外部支撑和固定。通常这种固定或支撑对于后期的植骨治疗或韧带修复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颈部固定装置(或矫正器)包括软颈围、费城颈围、SOMI支架、颈胸支撑架和头环背心等。1、软颈围软颈围是最不稳定的固定装置,所以其控制颈部活动的作用也最差,颈部的屈伸范围只减少了25%,侧屈减少10%,旋转减少20%。软颈围通常由泡沬橡胶外包裹棉质材料制成。软颈围是患者最易耐受的矫正器,但是因为它限制颈部运动的能力有限,所以其使用范围也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其作用仅仅是用来提醒医护人员该患者应该限制颈部运动。患者在进行了一个节段或两个节段的前路或后路颈椎手术后通常用软颈围固定24周。2、费城颈

3、围费城颈围在限制颈部运动方面比软颈围有效得多,其对屈伸范围的限制达到70%,侧屈35%,旋转近50%。它由一个泡沬聚乙烯的模子组成,由前后方的塑料搭扣支撑固定,而且周边按颚部,枕部及上胸部的外型成形。由于费城颈围在限制颈部活动方面十分有效,它被广泛用于颈椎间盘术后的常规护理以限制颈部的活动。患者在多节段前路或后路颈椎手术后需要用费城颈围固定610周,直到X片确认颈部已稳定。3、SOMI支架SOMI支架在限制旋转方面比费城领围更有效,颈部的屈伸限制达到20%,侧方运动限制达到35%,旋转限制为65%。SOMI支架在胸前有一个坚硬的塑料片,颚部和枕部的支撑器架在其上,除了固定上位颈椎的屈伸和旋转外

4、,还能限制对于C1C2很重要的异常旋转。这种支架很容易安装,即使是在上位颈椎手术后卧床时,也可以安装。SOMI支架可用来取代费城领围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4、颈胸支架颈胸支架比费城领围及SOMI支架更好地限制了颈部的屈伸。在这种装置的限制下,颈部的屈伸范围减少了80%,侧方运动减少65%,旋转减少75%。这种装置有颚枕托支撑,并可通过支柱调整前后部件的位置。这种装置比其它装置更有效地限制了颈部的各种运动。而且在一些病中它可以提供比其它一些固定装置更稳定的固定。颈胸固定架多用于一或二个节段的前路植骨患者,时间是1220周。5、头环背心头环背心是最稳定的,也是最不舒服颈椎固定装置。该装置限制了95%

5、的前后向屈伸和侧方运动及99%的旋转运动。头环背心由一个塑料背心和一个金属环组成。金属环通过钉子固定于头骨上。因为它是有损伤性的,所以头环背心仅被用于极度的不稳定且需要严格固定的情况下。多节段前侧入路手术的病人需要用头环背心固定1016周。外固定的选择应个体化。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近期的稳定程度、心肺功能不全、骨质疏松或其它系统的异常、酗洒或大量抽烟等相关的危险因素都需要考虑到。(二)止痛剂止痛剂可用于一定程度的疼痛。围手术期常规注射或口服镇静剂。但不提倡患者长期自行口服止痛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残疾情况对止痛剂的用量有明显的影响。(三)肌肉松弛疗法肌肉放松对于发作性颈部肌肉痉挛性疼痛有效。对单

6、纯性肌肉严重痉挛需要住院治疗,进行静脉用药来达到肌肉松弛。特别是那些老年病人或十分衰弱的病人,还需要考虑止痛剂和肌松剂的副作用。(四)抗炎药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是基于患者过去用药史,个体的敏感性和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连续或间断性使用抗炎药。可的松及其衍生物只有在其它抗炎药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抗炎药能延缓骨折的愈合,所以不主张对于进行植骨融合的病人术后应用抗炎药。(五)热疗干热疗、湿热疗或深度热疗常常是颈椎退行性变患者物理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这种疗法常常会并发肌肉痉挛。(六)按摩和手法治疗颈部按摩和柔和的手法治疗可以缓解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炎症并恢复颈部肌

7、肉正常的松弛状态。对于颈椎强直的患者,强力的颈椎表面的指压操作应绝对避免。否则会有加重病情或损伤脊髓神经根或损伤椎动脉。显然,术后病人是不能进行手法治疗的。(七)牵引颈椎牵引常常用于颈椎强直的患者,牵引重量为612磅,时间为2030分钟。要避免大重量牵引,否则会增加由装置引起的鄂,枕,颈,或肩部疼痛的发生率。牵引后,50%强直性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得到即时缓解,但没发现远期效果。牵引对于急性神经根综合症状最有效。(八)锻炼锻炼对于颈椎强直的患者术前的作用不大,特别是对于明显的根性疼痛无效。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和逐步对抗阻力的练习有助于恢复术后颈部的正常活动范围和椎旁肌的功能。二、术前评估颈椎损伤术后

8、,患者可能发生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让患者了解这些并发症有利于征得患者同意术后ICU 的重症护理和必要的重症监测。麻醉后遗效应包括意识不清和嗜睡。应该记录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是患者从麻醉中醒来,同时患者恢复正常的第一个反应。其它一些迹象包括如二头肌和四头肌松弛,肌颤或由麻醉导致的(特别是快速吸入麻醉)巴彬斯基征假阳性等。患者完全从麻醉中醒来时通常这些反常症象消失。但是,巴彬斯基征阳性和肌颤可以持续到术后2个小时。如果一些患者在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麻醉术后显得特别虚弱,则应该考虑这些患者是否患有重症肌无力或胆碱酯酶缺乏症。另一方面,还要记录是否有逐步加重的头痛(特别是伴有呕吐的)、渐进的

9、嗜睡、逐渐加重的局部麻痹和偏瘫、逐步加重的感觉异常,这些都提示患者发生了与麻醉无关的神经病学并发症。如果患者进行的是上位颈椎手术特别是那些以前就有椎体小关节损伤或C5以上的脊髓病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中应特别注意由在上位小半节附近支配膈肌的运动神经核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的发生发展。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的病人需要辅助呼吸。另外,前路椎体融合的病人可能会发生脊髓水肿或血肿形成压迫患者的气道或影响呼吸肌的功能,导致呼吸机能降低。高位颈髓疾病时,逐步加重的呼吸神经核团水肿会使呼吸状况逐步恶化。大多数病例的术后肺部护理应该包括以下疗法的一条或多条:物理治疗,湿润治疗,间断正压治疗,床边肺活量计。在鄂部异常的患者

10、身上可以观察到特征性的肺换气不足综合症或睡眠中呼吸暂停。脖子短粗的肥胖患者在麻醉结束后很快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并且有含糊的主观缺氧感觉。如果患者变得逐渐嗜睡并有叹息样呼吸,而且此时进行测试,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忧虑或迷糊,但这些症状不用处理。病理生理学显示此时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了。如果患者合并有机械性因素如颈椎的固定和椎前间隙扩大导致的呼吸障碍时,吸氧应谨慎,因为缺氧是他们唯一的呼吸刺激。必要时夜间应进行机械通气。三、术后护理(一)术后血压监测颈椎术后进行血压监测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短期血压控制可以通过靜脉应用抗高血压药。如硝普钠、肼苯哒嗪等。短期控

11、制可以通过患者能进食后口服以前的口服降压药得以增强。术后病人卧床休息和镇静可以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或位置的改变可引起明显的血压或心率变化,这时就需要进行心脏或动脉插管持续监测。(二)预防胃肠道出血使用抗酸剂或H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呱或雷尼替丁应该作为颈椎手术病人后常规用药的一部分。(三)肺栓塞对于长期卧床的截瘫或四瘫的患者,肺栓塞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可以通过应用小剂量肝素来预防,每天二次,每次5000U皮下注射,同时可以应用充气靴。(四)胃肠功能紊乱所有颈椎病人都应观察是否并发胃肠张力减低和麻痹性肠梗阻。(五)代谢失衡增强的分解代谢状态和摄入降低所致的负氮平衡可以导致低蛋白

12、血症和低血钙。另一个常见的电解质失衡是由ADH异常分泌所致的低钠血症。(六)术后出血必须明确术后出血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还是由于凝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术后贫血可能是因为术中出血,骨髓活力下降,或是血液稀释引起。(七)自主神经功能不良可以因膀胱充盈、吸痰或其它一些低于脊椎病变节段的疼痛性感觉触发副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搏迟缓,汗腺分泌,鸡皮疙瘩,头痛,也可因使用抗胆碱药物引起。(八)尿潴留应避免超过23天的持续留置导尿。对于脊髓病患者应建立有计划的膀胱护理。(九)预防褥疮褥疮的防治包括每2小时翻身一次,早期对受压区皮肤护理和使用特制的床。(十)植骨融合术后常规指导根据骨融合的自然过程,患者在手术后立即给予软领围或其它更牢固的装置固定颈部。而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大多数颈椎病人在术后当天或第二天一大早可以下床活动。可以在术后立即给予柔和的肌肉放松治疗和止痛剂。但应根据手术情况决定,如植骨融合的方式,颈椎手术所涉及的节段多少等。颈部固定装置在术后220周后去除。进行简单手术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的颈部运动。经过惭进的颈部运动,在术后13个月内通常可以恢复正常活动。对于进行常规前入路手术的患者,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7天,拆线后可以进行淋浴。进行后路手术的患者,通常7天后拆除皮肤缝合钉或缝线。髂骨取骨区的处理办法类似。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