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272621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选择题(33分 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嘈杂(co) 颤( zhn)栗 磋(cu)商 慰藉(ji)B、吞噬(sh ) 窒(zh)息 祈(q)祷 害臊(so)C、湔(qin)雪 赫(h)然 翘(qio)首 半晌(shng)D、拾(sh)级 尽(jn)管 虔(qin)诚 踉跄( q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菊 融汇贯通 嬉哈 枭雄 B、寒暄 永至不忘 凋敝 旗杆C、勋绶 抗震救灾 庇佑 渲染 D、竣工 毛骨悚然 呆滞 座落3、下列各句中,加

2、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小伟一家相濡以沫,其乐融融,令人羡慕。B、世博会中国馆前参观的人群熙熙攘攘,驻足观看。C、我们在目不暇接的点头招手之中,好不容易做了下来。D、重庆黑社会在文强等保护下曾经猖獗一时,但天理昭彰,一一被送上了断头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由于环境被破坏,使得地球的恶劣天气越来越多。D、这些软件如果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

3、是 ()有志于学习写作的人,要训练敏锐的感知力。感知敏锐的人,善于洞察前景, _。相反感知迟钝的人,则过于拘泥和死板,_。写作者要学会感知,善于透视,_,从细小事物中得出人生哲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见微知著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只看到过去,看不到未来只看到现象,只看到过去;看不到本质,看不到未来从偶然的事件中发现深刻的意义,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必然规律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深刻的意义,从偶然的事件中发现必然规律A、 B、 C、 D、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

4、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

5、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

6、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

7、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6、以下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B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7、下列说法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内容的一项是(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既有工具价值,也有内在价值。B认为自然

8、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应该归于自然自身。C生物和自然应当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人类应珍惜、爱护生物和自然。D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人类是道德主体,是自然和生物的道德代理人,是环境管理者。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环境论强调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它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之间构成矛盾。B浅环境论主张只有人类才有“能动作用”,因此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和生物。C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整合了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的思想,因而更合理,更先进,也更适用。D浅环境和深环境论在研究人类与环境问题时所持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9、成9-10题塞下曲 戎 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1) 骎骎(qin qin):马跑的快。(2) 卢龙塞:古地名。9、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10、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

10、?”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

11、“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

12、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示: 给看 B、决负约不偿城 负: 违背C、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D、乃辞谢,固请 谢: 感

13、谢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B、以此知之,故欲往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以为其人勇士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王必欲急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B、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C、乃使其从者衣褐 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D、臣乃敢上璧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1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分)(3)

14、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4分)三、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15、(1)白露横江,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 (3)茕茕孑立,_ (4)但以刘日薄西山,_ _,_ (5)是日也,天朗气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访 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