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27247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精品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预固化度对浸渍纸质量的影响因素关键词:挥发份、上胶量、预固化度、一致性 浸渍纸在生产过程中,上胶量、挥发份、预固化度、流展等是确保浸 渍胶膜纸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工厂往往比较关 注直观的上胶量和挥发份指标的控制情况,却容易忽略胶膜纸预固化 度这一重要指标值。一 预固化度定义及检测方法:11预固化度:是指浸渍纸在40C蒸馏水中浸泡20min后,不溶于水的胶量与浸泡前浸渍纸上的绝干胶量之比以百分比表示。1.2 检测方法: 原纸绝干质量和浸渍纸的挥发含量按112方法测定; 将浸渍纸逐个称量,精确至lmg。 将试件固定在试件夹上,放入盛有(402)C的足够量蒸馏水的 恒温水槽中,

2、水面应高于试件10mm以上,静止浸泡(20 土0. 5) min, 取试件,在室温下挂晾10-15min后,放入(160土2) C烘箱内烘(10 土0.5) min。 从烘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逐个称量,精 确至 1mg。1. 3结果计算和表示 预固化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Wd=(We-W0)/(We-Wa*Wv-W0)*100%其中: Wd胶膜纸的预固化度。 %W0原纸的绝干质量或标示质量, g.We胶膜纸浸泡,干燥后的质量,g.Wv胶膜纸挥发份, %.Wa胶膜纸浸泡前的质量, g.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影响预固化度的主要因素有:浸泡后干 燥的质量(浸渍胶的固化时

3、间),浸后质量(浸胶量)以及浸渍纸的 挥发,以下从三聚氰胺树脂胶固化时间,挥发份来分析这些因 素对预固化度的影响。二 影响预固化度的因素2.1 挥发份、上胶量:2.1.1挥发份定义:浸渍纸在160C烘箱中烘10 min后,浸渍纸上的 胶的质量与原纸绝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上胶量定义:浸渍纸中胶的质量与原纸的质量之比,以百分数 表示。2.1.2 检测方法 沿原纸和浸渍纸横向在其中心和距边50mm,各自取一面积为(100 土1) cm?的正方形或圆形试件,每张纸取三个试件。 将三个原纸试件放入控温在 (16 0 土 2)C的鼓风箱内烘(10土5) min,取出后立即称量,精确至1mg。三试件的要

4、求平均值做为原纸 的绝干质量。 将三个浸渍纸试件逐个称量,精确至1mg。 将称过的浸渍纸试件放入控温在(160 2)C的鼓风箱内烘(10 土5) min (在烘箱过程中,试件应悬挂,相互不得粘连),取出后立即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逐个称量,精确至 1mg。2.1.3 结果计算和表示 挥发份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Wr=(Wb-Wf)/Wf*100Wr浸渍纸挥发物含量, %。Wb浸渍纸烘干前的质量, gWf浸渍纸烘干后的质量, g每张浸渍纸的挥发份以三个试件所得结果及算数平均值表示。 上胶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Wm=(Wh-Wn)/Wh*100Wm浸渍纸浸胶量, %。Wh原纸的绝干质

5、量。Wn浸渍纸浸胶烘干后质量。每张浸渍纸的挥发份以三个试件所得结果及算数平均值表示。在上胶量不变的情况下,挥发份越高预固化度越低,而在挥发 份不变的情况下,上胶量越高预固化度指标值越高。通过多次实验(试 验1)可证明以上结论的正确性。 实验证明:挥发份,上胶量是影响预固化度因素之一。22 烘箱温度和风速其他生产工艺设定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烘箱温度或改变温度曲 线,尤其改变后段烘箱温度曲线,都会较大程度影响浸渍胶膜纸的预 固化度指标,温度对预固化度的影响成正比变化,而烘箱循环风速大小也会影响预固化度的指标,如果我们假设成品胶膜纸会发份控制指 标恒定不变,相对提高烘箱风速,成品胶膜纸的预固化度会

6、相对降低。在德雅尔浸渍厂生产浸渍纸的过程,工人就是多是通过调节烘箱温度来调整预固化度的,并在生产过程中的起到了一定性的做用。2.3 渗透性如果原纸渗透性能较差,树脂胶会产生大量存于胶膜纸表面,没 有渗透到原纸纤维中去,去烘干过程中则会产生大量胶泡。胶泡越 大,或数量越多会使预固化度指标值越高,这样测得的数值就不准确。2.4 胶的固化时间树脂的固化时间及浑浊时间指的是:取工艺流程中调胶工序调制 好的树脂2g于试管内,将试管放入有沸水的短颈烧瓶中,开始计时, 直至试液固化或试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的时间。在生产不同类型的浸渍纸时,树脂胶的固化时间有很大差异,因 为树脂胶的固化时间不同,在生产时树脂胶在烘

7、干过程中固化的程度 也不同,因而检测出来的预固化度也不同。试验一、不同固化时间下预固化度检测的对比(地板纸)固化时间试件号 AMin1A1(6)2A1A1干燥温度 上胶量BCC%B1(130) C1(130)B2(140) C2(140)挥发份预固化度DW%D1(5.5)46D2(6.5)513A1B3(150)C3(150)D3(7.5)604A2(6.5)B1C2D3385A2B2C3D1446A2B3C1D2527A3(7)B1C3D2348A3B2C1D3429A3B3C2D148K1157118140138K2134137137137K3124160138140通过表 1 可以看出,

8、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固化时间越长,预固 化度的数值越小,反之,当固化时间越短,预固化度的数值越大。调胶所使用的固化剂潜伏性越强或调胶时固化剂添加比例越大,胶膜纸的预固化度指标会越高。综上所诉,在影响胶膜纸的预固化度指标的因素中,所用固化剂 类型及比例大小和浸渍过程烘箱温度的设定是关键因素,而上胶量, 挥发份及渗透性能等也要特别的关注。三 预固化度影响胶膜纸的质量及调整处理方法3.1 预固化对胶膜纸的质量的影响预固化度标志着浸渍纸的预固化程度,即通常所说的浸渍纸的老 嫩程度,其大小在某一程度上反应了树脂受热压后的流动性,从压贴 的多次试验中可以看出,预固化度低,即树脂的流动性好,易产生收 缩量大

9、,而出现裂纹,并且压贴出的地板表面出现无光泽斑点,湿 花水迹等板面质量问题。如果预固化度过低,制品的耐水蒸气,耐污 染耐热性差,同时会产生贴面层发脆,拔丝等问题。如果预固化度高, 即树脂流动性差,压贴时树脂在没有流动良好的情况下就出现固化, 压出的地板表面产生大量干花,表面开裂,龟裂和多孔隙,光泽差, 耐污染差,表面清晰度差等缺陷,开料时易产生崩边问题。3.2 预固化度的指标要求3.2.1 浸渍纸的预固化度的工艺规定:纸型克重预固化度30-50%15-30%家具纸平衡纸面纸 15-25%耐磨纸18-33g15-25%耐磨纸38-45g20-40%3.2.2 预固化度的一致性:预固化度的一致性是

10、指两段浸渍胶液的固化时间的搭配和前后 两段的温度的搭配。针孔、孔隙度高等问题多是因为第一段的固化程 度高,而水纹水迹等问题多是因为第一段固化程度低。预固化度不一 致是是预固化度问题衍生出来的。3.3 热压生产中对预固化度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 由于固化剂原因造成的预固化度过高,一般采取降低温度、 降低压力、同时缩短热压周期的办法,此办法的出发点就是减缓固化 反应的速度和缩短反应周期。相反由于固化剂原因引起的预固化度过 低,一般采取提高温度,加大压力,同时加长热压周期的办法,以使 胶液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 由于浸渍干燥温度造成的预固化度过高,一般采取降低温度, 加大压力,延长时间的办法,目的

11、是改善胶液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 相反,由于干燥温度造成预固化程度低,一般采取提高温度,加大压力,延长热压时间的办法来解决。 对一些挥发物含量过低的浸渍纸,不宜采取高温条件下进行生 产,应适当降低热压温度,以减缓反应速度。而对与挥发份过高的浸 渍纸,应适当提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同时还应选用含水率低的 基材。 对于预固化度不一致的浸渍纸的处理较复杂,但对于第一段固 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应采取降低温度,加长时间的办法处理,而对于 第一段预固化度较低的产品,应尝试用提高温度,降低压力的办法处 理。综上上所述,预固化度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说明或解释所出现的 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可以用来监控可能出现的问题

12、,这就是预固化度 做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的指导意义。从生产成本上来说,不需 要额外增加费用来控制,但如果控制不好这一指标,就会给我们带来 隐形的经济效益。此论文的研究,撰写工作自始至终都得到指导教师皮老师的悉心 指导和亲切关怀,使我在科学研究、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信心百倍,勇 往直前。此外,我还得到了德雅尔浸渍纸厂员工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特别是品控总监陈小平,总经理胡建辉的教导和帮助,他们以其渊博 的学识、严谨的学风以及独特思维方式,使我在学术上以他们为标准, 生活上以及为人处事上以他们为典范;在此仅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 的敬意!最后,再次向所有关心过我,支持过我的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 感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我将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继 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