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27143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58(总分:8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9.00)1. 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分数:2.00)A. 结构适应B. 行为适应C. 形态适应 VD. 生理适应解析:2. 根据生物类型生态学可分为 =。(分数:2.00 )A. 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VB. 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C. 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D. 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解析:3. 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

2、气候因子是(分数:2.00 )A. 风力和雨量B. 风力和温度C. 温度和雨量VD. 光照和温度解析:4. 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 A、B、C、D E五级,按饶基耶尔(C.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另濒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分数:2.00 )A. A B C D EB. A B C DX E VC. A Bx Cx DX ED. A X Bx Cx DX E解析:5. 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分数:2.00 )A. 捕食链B. 腐屑链 VC. 寄生链D. 混合链解析:解析生物体的大部分生产量最终以死亡残体进入

3、腐屑链被腐蚀,这一环节的生产量最大, 故选B6. 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他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c(分数:2.00 )A. 种内斗争 VB. 种内互助C. 种间斗争D. 种间互助解析:7.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将生物群落的演替划分为(分数:2.00 )A. 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B. 原生演替、次生演替VC. 水生演替、旱生演替D. 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解析:8. 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 _(分数:2.00 )A. 网状结构B. 团块结构C. 团粒结构 VD. 块状结构解析:9. 生态学一词是1866年由首次定义的。(分数:1.00 )A. 美国

4、生态学家B. 德国动物学家C. 古希腊哲学家D. 英国植物学家 解析:E.P. Odum(奥德姆)Ernst Haeckel( 海克尔) VAristotle(亚里士多德)R. Brown(布朗)1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 )A.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 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L门科学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VD.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 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这是1顶极学说的观点(分数:2.00 )解析:单元12. 生物地

5、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1型(分数:2.00 )解析:气相13.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放岀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1(分数:2.00 )解析:光周期考点光周期现象14.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错误批判了学者 1,导致我国人口多增加了几个亿。(分数:2.00 )解析:马寅初15.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称为1关系。(分数:2.00 )解析:种内三、判断题 (总题数: 6,分数: 12.00)16.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17. 在一个自然生

6、态系统中,为了利于被捕食者 ( 如羊)种群的生存,最好将其捕食者(如狼)全部消灭(分数: 2.00 )A. 正确B. 错误 V解析:18. “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19. 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分数: 2.00 )A. 正确B. 错误 V解析:20. 氮循环的主要生化过程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 (分数: 2.00 )A. 正确 VB. 错误解析: 考点 氮循环过程21. 一般而言,紫外光对微生物的变异有一定的影响。 (分数: 2.00 )A

7、. 正确B. 错误 V解析:四、简答题 (总题数: 2,分数: 20.00)22. 简述紫外光的生态作用。(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 解析:紫外线主要引起化学效应,它有杀菌、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 D 的合成的 作用。紫外线能被原生质吸收,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具趋光性,因此紫外光常用于害虫 诱杀、消毒灭菌。23. 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解析: 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阶段性作用。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限制性作用。五、论述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0)24. 简述生物群落

8、发生的进程。(分数: 20.00 ) 正确答案: () 解析: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 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 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 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 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 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 的活动。 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 刺、芒、黏液, 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 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 靠动物吞食后到处扩散。主动扩散一般针对动物而言。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动物总是以各自 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区域扩散,如飞行和洄游。有些植物的繁殖体也能进行主动扩散,有些植物则依 靠根茎向外蔓延。 物种定居。生物扩散到一个新区后,定居成功的可能性和扩散距离及对新区域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关。最 迅速定居成功的是扩散力很强、对环境条件忍受幅度大的物种。先锋物种有开拓新区的能力。在原生裸地 最初形成的只能是地衣群落。而在次生裸地,一般最早形成苔藓群落或杂草群落。随先锋植物进入新区的 还有昆虫、螨类等开拓性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