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25669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企业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以下情形中,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甲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劳动报酬B.乙公司没有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C.丙公司对于职工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予以批评D.丁公司未按劳动合同约定为建筑工人提供劳动保护答案:A、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合同相关知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故ABD项符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当选。C项不符合,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项。2. 多选题:以下哪些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前签订的: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B、C 本题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A项:南京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当时的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西方列强气焰嚣张,无能的清政府被迫跟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

3、条约的签订,也意味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B项:天津条约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项正确。C项:马关条约是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该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项正确。因此,选择ABC选项。拓展D项:辛丑条约(又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1901年9月7日)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等十一国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4、多选题:事业单位人员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当给予奖励:A.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B.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C.在工作岗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D.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答案:A、B、D 本题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A项、B项、D项都符合事

5、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奖励规定,而C项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并不属于奖励的情形。因此,选择ABD选项。4. 多选题:下列属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的有: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B.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归中央C.设置进士科,创建科举制D.设立安西都护府答案:A、B 本题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A项: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A项正确。B项:汉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

6、机构,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被称为五铢钱。B项正确。因此,选择AB选项。拓展C项:进士科是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设于隋代隋炀帝时期。C项错误。D项: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D项错误。5. 多选题:发生通货膨胀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此时政府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A.控制货币发行量B.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C.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调整政府收支结构D.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答案:A、B 本题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对此政府往往采取政策:第一,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第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第三,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第四,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第五,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故AB项是治理通货膨胀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当选。对于通货膨胀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政府公开支出,故CD项错误,排

8、除。因此本题选择AB选项。6. 多选题:下列成语与勤奋求学相关的是:A.焚膏继晷B.韦编三绝C.卧冰求鲤D.孙康映雪答案:A、B、D 本题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A项:焚膏继晷出自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A项正确。B项: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自史记孔子世家。B项正确。D项:孙康映雪出自唐代文学家们编写的艺文类聚:“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讲述晋人孙康家境贫寒,刻苦勤奋读书的故事。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拓展C项:卧冰求鲤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

9、神记第11卷,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C项不符合题意,不选。7. 多选题:价格弹性表明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依存关系,反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的相应的变动率,下列因素中,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需求的有( )A.商品本身的价格B.消费者的爱好C.消费者的收入D.替代品价格答案:A、B、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因素。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年龄

10、;政府的消费政策等等。故ABCD项均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8. 多选题: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它以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着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内外。其代表人物众多,当中被尊为桐城派“四祖”的有()。A.戴名世B.方东树C.方苞D.刘开答案:A、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目。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着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

11、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因此,选择AC选项9. 多选题:朱自清善于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其代表作有:A.小二黑结婚B.中国建筑史C.背影D.荷塘月色答案:、C、D 本题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C项: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C项正确。D项:荷塘月色是中

12、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D项正确。因此,选择CD选项。拓展A项: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写于1943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着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解放区的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A项错误。B项: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历史宗师梁思成所着,于2007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B项错误。10. 多选题:以下四人实施的抢劫行为

13、中,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有()。A.在私家车上抢劫的赵某B.抢劫某地银行的钱某C.抢劫致人轻伤的孙某D.冒充警察抢劫的李某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刑法分则题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A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才要加重处罚,而赵某是在私家车上抢劫。故错误,排除;B项,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要加重处罚,钱某抢劫的是某地银行。故正确,当选;C项,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要加重处罚,而孙某只是抢劫致人轻伤。故错误,排除;D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要加重处罚,李某冒充警察抢劫。故正确,当选。因此,选择BD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