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25624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设计说明11概述11.1工程概况11.2设计依据11.3.设计范围及分工11.4主要工程量12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13通信管道段落23.1路由选定原则23.2管道路由及保护24通信管道设计34.1管道平面设计34.1.1管道平面位置34.1.2人(手)孔型式及设置44.1.3管道容量54.1.4管道段长54.1.5管材选用54.2管道剖面设计54.2.1管道埋深54.2.2管道坡度64.3管道断面设计64.3.1管道基础64.3.2人(手)孔基础和上覆64.3.3管道的包封64.4通信管道的施工74.4.1挖土方74.4.2回填土方74.4.3管道敷设84.4.4人(手)孔建筑84.

2、4.5混凝土浇筑要求10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0一.设计说明1概述 1.1工程概况1.2设计依据(1)(2)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4)(5)1.3.设计范围及分工(1)管道平面设计。(2)管道断面设计。1.4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表1.4.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作量1施工测量(通信管道)100m2人工开挖混凝土路面(250mm以下)100m23开挖土方(普通土)100m34开挖土方(硬土)100m35开挖土方(砂砾土)100m36回填土方(夯填原土) 100m37混凝土管道基础(210mm宽

3、,#150)0.60100m8混凝土管道基础(270mm宽,#150)0.77100m9铺设塑料管管道(1孔 11)100m10铺设50PVC管管道(1孔 11)100m11通信管道的混凝土包封 #150m312砖砌一号手孔个13砖砌二号手孔个14人手孔壁开窗口个15安装引上钢管根2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通信管道工程投资及单位工程造价表 表2.1项 目单 位指 标管道长度公 里管道孔公里孔公里通信管道(预算) 元单位公里造价(管道)元 /管道公里孔管道造价元 /孔公里3通信管道段落3.1路由选定原则通信管道为光缆线路进出城区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确保光缆传输的安全,再配合现有要求及未来发展规划

4、,管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通信管道宜建在城市主要道路、新建道路和住宅小区,对于城市郊区的主要公路也应建设通信管道。(2)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预埋通信管道应与建筑物建设同步进行,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3)管道路由要充分考虑分路建设的可能,做到既满足规划期内通信需求,又不失管道网的灵活性。(4)管道路由应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定型道路上。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流沙及其它土质尚不稳定的地方建筑管道。(5)应尽量避开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6)进出局站的通信管道应尽可能考虑不同路由,即将进出局站管道路由分开建设,为进出局站通信线路提供不同的路由选择。3.2管道路

5、由及保护(1)路由及管孔情况说明(2)保护措施说明管道设计路由及管孔位置等详细情况,见管道施工图。建设规模详见表3.2。管道建设规模表 表3.2序号建设单位建设规模(管程公里)合计1(管程公里)塑料管管道(1孔)PVC管管道(1孔)1 4通信管道设计4.1管道平面设计4.1.1管道平面位置(1)管道一般应建筑在人行道下,亦可建在慢车道下,但不宜建在快车道下,穿越公路时建在快车道下。(2)管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3)管道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4)人(手)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5)高等级公路上通信管道建筑位置选择次序是:中央分隔带下、路肩及边坡和路侧隔离栅以内。

6、(6)通信管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进行,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4.1.1规定。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单位:m) 表4.1.1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交叉净距已有建筑物2.0规划建筑物红线1.5给水管d300mm0.50.15300mmd500mm1.0d500mm1.5污水管、排水管1.0注(1)0.15注(2)热力管1.00.25煤气管压力300kPa(压力3kg/cm2)1.00.3注(3)300kPa压力800kPa(3kg/ cm2压力8kg/ cm2)2.0电力电缆35kV

7、0.50.5注(4)35kV2.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0通信电缆(通信管道)0. 50.25通信电杆、照明杆0.5绿 化乔木1.5灌木1.0道路边石边缘1.0铁路钢轨(或坡脚)2.0沟渠(基础底)0.5涵洞(基础底)0.25电车轨底1.0铁路轨底1.5注: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有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管道应作包封2m;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4.1.2人(手)孔型式及设置(1)从管道工程建设实际出发,管道手孔

8、选用1991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信电缆管道图集的通信管道砖砌手孔(SK1SK4);人孔程式按原邮电部颁YDJ-101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规定的标准型砖砌人孔系列中的小号人孔、中号人孔及大号人孔考虑。一般原则是:1孔管道选用SK1,23孔管道选用SK2,46孔管道选用SK3,712孔管道选用小号直通人孔,1324孔管道选用中号人孔,2548孔管道选用大号人孔;分支、转弯处可考虑大一程式的人(手)孔。(2)为确保安全,人(手)孔井盖抗拉强度不应低于117.68MPa,表面应有防腐处理。(3)人(手)孔的位置宜设置在设计的光(电)缆分支点或引上点处、管线拐弯点上、道路交叉路口、桥梁两侧

9、、穿越铁道两侧和较宽的道路两侧等,并注意与其它相邻管线保持一定的距离。(4)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或绿化地带上。(5)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正门前、货物堆场和低洼积水处。本工程中手孔设计原则上采用1手孔及2#手孔。4.1.3管道容量(1)考虑到管道建设的特殊性,为避免多次挖掘马路,一般来讲,管孔需要量宜和这条路由上远期(510年)需敷设的光缆条数相适应,且应留有一定的备用管孔。(2)本工程管道容量:4.1.4管道段长管道段长按人(手)孔位置而定,主要应与光、电缆的标准制造长度和光、电缆布放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拉力相适应及线路分支点、引上点、叉路口、光、电缆接入点等因素确定

10、。塑料管道铺设时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碍物时可铺设弯管道,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严禁加热弯曲,塑料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10m,弯管道的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段长。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且弯曲部分的中心夹角不应小于90的弯管道(即“U”形弯)。本工程管道段长一般控制在50m左右。4.1.5管材选用管道的管径应根据布放光缆的外径适配要求并结合市场上现有管材的规格确定。4.2管道剖面设计4.2.1管道埋深(1)通信管道的埋深(管顶至路面)在人行道上不宜小于0.6m,在车行道上不宜小于0.7m。各种路面至管道顶最小埋深不宜低于表4.2.1的要求。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

11、单位:m) 表4.2.1 类别人行道、绿化带下车行道下与电力轨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与铁路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料管0.60.71.01.5钢管0.30.50.81.2(2)管道引入人(手)孔、通道的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其管顶距人(手)孔上覆、盖板底应不小于30cm,管底距人(手)孔、通道基础顶面应不小于40cm。(3)引上管引入人(手)孔及通道时,应在管道引入窗口以外的墙壁上,不得与管道又叠置。引上管进入人(手)孔、通道,宜在上覆、盖板下2040cm范围内。(4)考虑管道埋深时,下列情况应作相应的调整或进行特殊设计: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改建后路面高程有变动情况时。与其他地

12、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不符合相关规定时。4.2.2管道坡度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手)孔。管道坡度应为34,不得小于2.5;如道路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管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两种,不得有“U”弯。在不影响坡度和埋深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使人(手)孔内不同方向管道相对位置(标高)尽可能接近,相对管孔高差不宜大于50cm。4.3管道断面设计4.3.1管道基础本工程管道路由所在位置土质较稳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混凝土基础为主;对土质松软不稳定的地段,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管道基础进入人(手)孔或建筑物窗口时,需按照规定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和人(手)孔或建

13、筑物相连,钢筋混凝土基础长度应不小于2m。通信管道基础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等,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4.3.2人(手)孔基础和上覆人孔基础采用15cm 150混凝土基础,人孔上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15cm 150)。手孔基础采用10cm150混凝土基础。人(手)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本工程人(手)孔基础采用15cm150混凝土基础。4.3.3管道的包封本工程在铺设塑料管管道时,管道基础采用150#混凝土,并对管道全程采用150混凝土进行全包封。基础和包封厚度一般要求如下:(1)人行道:基础厚度为8cm;侧包厚度为8cm;顶包厚度为10cm。(2)快、慢车道:基础厚度为8 cm;侧包厚度为8cm;顶包厚度为10cm。(3)过路钢管的敷设方式:埋深一般为60cm,基础为1508cm厚混凝土基础,在钢管接头处进行顶侧对称包封:1508cm厚,长度为60cm混凝土包封。(4)绿化带及田野中:管道基础和包封可适当降低用1005cm厚混凝土。(5)管道进行包封时,要用模板进行固定。4.4通信管道的施工4.4.1挖土方(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管背距路面0.6m为基准(净空高度)。如管道沟挖深超过1m则上底挖宽增加0.2m。(2)堆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