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125432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制冷与机电科电工教研组2012年8月30日目 录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培养目标和规格2四、核心课程及实训项目3五、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5六、课程教学要求8七、专业建设与教学建议13附件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参考方案15附件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23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和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行业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基本原则1以就业为导向,形成产教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结合电子行业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及时调整专业领域的方向和课程设置,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电子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通

3、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课程的教学要求。2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电子企业用人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模式,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机会,给学生和教师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培养现代电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

4、的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并体现获取电子应用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具有就业的相应上岗能力和上岗资格。4以素质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对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培养,应该是综合的能力培养,包括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和技术能力培养,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三、培养目标和规格(一)专业名称电子技术应用(二)学制学制三年(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力者(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面向电子

5、及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胜任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五)培养规格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所培养的中等职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只有把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电子技术的应用,进行电子技术工种的基本训练,具有装配、调试、运行及维护电子产品、电子仪器等设备的基本能力。1.职业素养 (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

6、道德规范和职业素养;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3)初步掌握电子技术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商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 (4)了解电子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2.专业能力(1)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2)掌握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有操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3)掌握电子产品或设备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具有阅读电子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具体应用;(5)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电

7、子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和工艺;(6)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能力;(7)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电子产品市场营销知识;(8)掌握基本的电工知识,具有设计、安装及维护基本电路的能力; (9)具有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英语交流与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10)取得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六)专业(技能)方向和职业岗位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电子设备制造、运用、检修、维护、营销及电子工艺辅助设计、系统调试与安装等。其主要职业岗位是:1电子整机产品生产的调试与检验、技术指导

8、、工艺设计等工作;2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修理等工作;3担任船舶无线电技术员;4可胜任Auto Cad计算机绘图员及电子Cad绘图员等工作;5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工作;6从事电子产品的技术推广及售后服务工作;7. 常用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安装等工作;8. 可胜任要求PLC编程能力的智能控制系统维护、编程等工作。(七) 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总学分为170分2证书要求 (1) 必须获得家电维修中级证; (2)必须获得电工上岗证证书、维修电工中级工证书;(3)推荐获得AutoCAD中级绘图员证书; (4)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或二级(或以上)考试; (5)通过全国公

9、共英语考试。四、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一)核心课程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建议与说明电子CAD主要学习Protel 99 SE的应用,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原理图报表的创建、原理图元件库的编辑、电路原理图仿真分析等;了解双面印制电路板自动设计、单面印制电路板手动设计、元件封装库的编辑、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等。引入项目教学,将电机、电力拖动相关知识通过各项目有机地贯穿并结合在一起。PLC与控制线路了解PLC的结构、工作特点及应用场合;合理地分配PLC的输入和输出端日,并能正确进行PLC控制系统连接;能正确连接PLC与外围器件,并熟练使用一种PLC的编程软件,能运用一种PLC的基本指令和常用的功能

10、指令编制不太复杂的控制程序,初步建立系统化思想;会按照要求正确安装与调试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教学环节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参与互动,完成相应任务。电子测量与仪器本课程主要为电子测量技术的综合应用。掌握电子测量与仪器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用万用表测量基本电量、用毫伏表精确测量电压、用示波器进行时域测量,熟悉测量用信号源的使用,各种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的使用,正确用数字式频率计测量频率和周期等。建议采用知识引入,分组学习、进行大量的实训,并结合项目教学的方法。家电维修技术掌握常见家电如DVD、电饭锅、电磁炉、电风扇、微波炉、洗衣机维修方法,进而掌握电子产品电路的特点及原理建议采用

11、分组学习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脉冲与数字电路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外特性及其基本应用,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分析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脉冲电路、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建议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二)实训项目项目名称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建议与说明电工实训掌握电工安全操作与触电急救方法,掌握家庭照明电路配线及安装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测量技术,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将来能适应电气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建议采用教学一体化进行实训电子测量实训通过实训,掌握电子示波器,电流、电压与功率测量,电子元器件的测量,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等,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

12、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建议采用示范法教学单片机实训单片机系统的接口电路连接,仿真器与编程器的使用,单片机开发平台软件的应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控制程序的编制与功能调试建议采用知识引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五、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一)“2+1”课程模式1.课程结构表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通用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课人文课学时6043524121366154124比例/%20.0111.6613.6545.265.104.11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012学时,拓展模块的专业课人文

13、课平均为124学时。2.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内周 容数学年学期课堂教学入学教育与军训校内集中实训实习企业顶岗位实习毕业教育机动考核假期合计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电子测量实习金工实习家用电器维修实训电机与电力拖动实训单片机实训PLC实训一116111114242161111828二31621142441511111828三51914246191828说明:(1)第一学期第1 周为人学教育及军训;(2)第六学期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升学复习,最后为1周毕业教育,不设考试周。3教学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类型序 号课程名称学 分学 时各学期周学时和实训实习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6周16周16周15周19周20周必 修 课基 础 模 块公 共 基 础 课1德育612622222语文464223数学6128444英语464225体育与健康612622226书法23227计算机应用基础4644小计(占总学时20.01%)34604161444专 业 通 用 课8机械制图56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