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2540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深基坑工程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二基坑工程监理工作程序(见图-2.0) 三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审查3.1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的报审1. 基坑工程承包单位应编制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 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的工程;或基坑(槽)深度虽未超过5 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 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2. 在基坑工程开工前办理基坑工程施工方案报审手续,填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3.1)报监理机构审查。 (

2、1) 专项施工方案需经本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2) 报审时应附施工方案审批表;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基坑施工方案,应附专家论证审查报告,报审时应提交支护方案设计计算书。 3.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经签字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施工。3.2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内容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除一般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单位设计的除外) 2. 支护施工方案 3. 土方开挖方案4降、排水方案 5. 监测方案 6. 应急措施 7. 基坑工程进度计划 图-2.0 基坑工程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工

3、程师审查时,应注意其内容的完整性、协调性。3.3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查要点3.3.1 支护结构方案 1. 选用的支护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有无保证, 施工可行性如何,有无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施工季节的影响。 2. 支护结构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是否可靠,验算结果能否满足安全度要求。有无考虑塔吊基础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加深部位如何处理。 3. 有无考虑基底以下承压水的影响,有无出现基坑底土体隆起的可能。 4. 施工机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用深搅桩作止水帷幕时,现有桩机搭接长度能否满足;桩机能否穿过或达到设计深度要求等。 5. 支护结构的平面布置有无考虑排

4、水明沟、集水坑的布置和施工作业面的需要。 6. 边坡采用放坡时,坡度应满足边坡稳定性和周边环境条件要求。坡面应加以保护,对于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 施工期较长以及雨季施工的基坑工程,坡面应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网混凝土面保护。 7基坑外设计允许施工荷载。3.3.2. 土方开挖方案 1. 土方开挖前应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编制详细的挖土进度计划。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支护设计工况相一致,施工进度安排应合理,支护结构(包括压顶梁)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含水率较高时,应提前降低地下水,目前常用的有井点降水、井管降水,采用何种降水方式,应根据土质情况与开挖深度确定,必要时可先进行工艺试验。 3.

5、 大面积软土深基坑工程挖土应分层、分区、分块进行,土方开挖后应尽快进行垫层等后续工序的施工,尽量缩短基坑底的暴露时间。4. 边坡坡面应加以保护,一般基坑可用塑料布覆盖,对于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 施工期较长以及雨季施工的基坑工程,坡面应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网混凝土面保护。5. 保护支护结构、工程桩的措施。3.3.3. 降、排水方案 1.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工程中,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土方开挖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也为城市道路交通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条件。 2. 当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时,应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底面标高以下500mm,以满足施工需要。3. 地下降水方案应根据

6、土质情况、开挖深度进行设计,系统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行。坑内、外降水时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周围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宜采用坑内降水,必要时应事先做降水试验,以便掌握坑内降水引起坑外地下位变化的规律。4基坑四周应设置明沟和集水坑排水,对于局部超深部位(如:电梯井、集水井,可采取轻型井点或井管降水的办法进行处理。 5. 大面积基坑中间可设置盲沟,间距、截面大小应根据排水面积确定。盲沟应与集水井形成排水系统,并在施工方案中画出平面布置图。 6. 对排水或降水困难的淤泥质地基中,宜铺砂石垫层,以便于疏、排水。 7. 坡顶、坡底应设置排水系统,防止外来水入侵;外部排水系统应通畅,不

7、得渗漏,以免影响边坡结构。 8. 对于无桩基或虽有桩基但不能满足抗浮要求的工程,尚应考虑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抗浮问题。3.3.4. 监测与应急措施 1. 有无完整的监测方案,监测项目、测点的布置是否合理,监测数据的采集、报告制度是否完善。 2. 施工方案中是否考虑了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包括:方案、措施、组织与物资准备等),以便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四. 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4.1 开工条件审查 1. 基坑支护工程开工前应办理开工申请手续, 经总监批准后方可正式施工。 2.基坑支护工程开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专业(分包)单位的资质已报审通过,分包合同已签订,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已到位, (2) 施工方案

8、已报审通过。 (3) 测量放线已复核。 (4) 材料进场已报验。水泥、外加剂、或预制桩应有出厂合格证。 (5) 施工机械报审。设备性能、技术参数(包括:搅头直径、双搅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技术状态良好。 (6) 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面积大、地势低的场地要做好排水。 (7) 清理地下、地面、空中障碍物。4.2. 深层搅拌桩支护4.2.1. 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程序(见图-4.2)图-4.2 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程序 4.2.2. 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备 注主控项目水泥与外加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外加剂用量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进场记录桩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取芯搅拌均匀度取芯

9、、开挖检查一般项目机头提升速度0.5m/min检查施工记录桩底标高200mm桩顶标高+100, -50mm桩位偏差20mm桩径0.04D垂直度1.0 %搭接按设计4.2.3. 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方法控制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和内容监理控制方法事前控制施工方案审查水泥、外加剂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复核机械、搅刀头直径审核、复核试桩见证施工过程水泥计量及水灰比1. 单桩水泥、外加剂实际用量2.水泥实际总用量1.复核 、抽检3.复核 桩位、垂直度、 桩深 .观察施工工艺过程1. 观察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速度(时间)、复搅次数2. 检查搭接情况(桩位、搭接时间),有插筋的检查插筋情况 3.施工记录 1

10、.观察2.观察 3.复核、签证验 收1. 成桩质量(水泥土均匀度)2.完整性(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强度试验)3. 搭接 抽检、观察 抽检、书面复核 观察4.2.4. 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1. 对于密集挤土工程桩的工程,支护施工应安排在工程桩之后,以防止和减少挤土效应的影响。2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工艺试验 (1) 检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机械性能, 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 对桩深、水灰比、 水泥及外加剂用量、下沉及上提时间以及送浆等工艺参数予以确认,并作好记录。 3. 施工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低洼处应填平压实,机架(导向架)应保持垂直,以确保桩的垂直度。4. 用作支护的深搅桩宜选用双搅

11、头桩机,以减少桩的搭接,提高支护的墙整体性。 5. 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桩位详图,并对深搅桩进行编号,报监理机构审批、备案,并作为原始控制资料保存,直至基础工程完成。 6. 多台桩机施工时, 尽可能成对,并注意多台桩机的搭接和转角处的处理。 7. 水泥土支护墙施工过程中监理重点工作内容: (1) 检查桩架垂直度、桩深;对于有止水要求的长桩,应从严控制垂直度。 (2) 核查水泥及外加剂用量, 抽检水灰比、巡视检查复搅次数、提升速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以保证水泥土用浆量及其搅拌均匀度。 (3) 检查送浆是否连续、均匀,施工过程中有无堵管、单搅头有无裹泥现象等。 (4) 水泥土支护桩应连续施

12、工,不应停顿,两相邻桩间隙时间宜控制在12小时以内,对于因停电、机械故障、天气影响或遇到地下障碍物等原因使相邻桩间隙时间超过规定搭接时间的应进行补桩和加强处理,并作好记录,对于非施工原因引起的补桩应办理签证手续。 (5) 值班人员应做好监理记录,并随时核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 9验收检验 (1) 检验项目 1) 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采取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观察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是否存在水泥浆富集的结核或未被搅匀的土团),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2) 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查墙身完整性。钻芯取样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进行单轴抗压强

13、度试验; 3) 土方开挖后对桩搭接情况进行观察检验。 (2) 检验的实施 1) 检测的具体方法、数量、部位、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与建设单位、检测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后通知检测单位;2) 设计要求进行强度检测的,在未实施强度检测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以影响检测工作的进行。4.2.5 水泥搅拌桩质量通病的控制1. 施工前对局部泥炭土、有机质土、暗塘(浜)进行挖除换土,对松散填土区宜采取压实处理措施。2. 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控制喷浆提升速度(0.5m/min);因故停浆时,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恢复时提升喷浆。3施工应连续进行,因故停歇24小时以上时应在连接部位采取加

14、强措施。 4.3. 土钉墙支护4.3.1. 土钉墙质量控制标准(见表-4.3)表-4.3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备 注主控项目土钉长度 30mm一般项目位置允许偏差100mm倾斜度允许偏差1浆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浆量土钉墙厚度允许偏差10mm墙面强度符合设计要求4.3.2. 土钉墙质量控制程序(见图-4.3)4.3.3. 土钉墙与锚杆质量控制要点 1. 事前控制 (1) 土钉、锚杆应进行抗拔试验 (2) 土钉墙施工方案审查 1) 施工方法、顺序及其对土方开挖的配合要求。 2) 保证需要质量的措施。 3) 开工条件审查(见4.1) 2. 施工过程 的质量控制 (1) 连接构造 1).土钉必须与面层有效连接, 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 压板或加强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2).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