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22124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这就需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如何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此,由市人大牵头,市农业局参加,组织开展了对我市绥阳等6个县12乡(镇)个村的土地流转情况调研,试图摸清我市土地流转的现状,搞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的流转交易。早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初期,我市就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

2、时,主要是在农户之间为便于耕作进行的承包经营权互换、转包,流转面积少范围小。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 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也随之变化,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面积大、规模化的趋势。 通过对绥阳、正安、道真、务川、凤冈、XX县区等县的调查汇总,六个县的土地流转面积共达34.92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1.85%。其中,XX县区达1.75万亩、占1.79%;务川县54万亩、占1.5%;XX县区4.53万亩、占1212%;XX县区4.1万亩、占.92%;XX县区3.万亩、占816;道真县.6万亩、占7.3

3、9%。 按流转形式划分,转包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2.91%;出租21.万亩、占0.4%;互换2.24万亩、占.4%;入股5亩、占.19%;转让及其它形式38亩、占0.11%。 按流转用途划分,用于种植业32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1%;林业145万亩、占4.2%;养殖和水产业0.58万亩、占1.67%。 按流转面积规模划分,流转规模在50亩以内的有32.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9255%;5100亩的.5万亩、占4.4;101200亩的71亩、占2.16;01亩以上的2972亩、占.8%。按流转年限划分,3年以内的27.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0.2%;35年的2.5万亩、占7.8;510年的1万亩

4、、占6.62%;10年以上的216万亩、占6.1%。 二、农村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这种一家一户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整合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保护农民利益与土地适度集中的矛盾,促进了农业产

5、业化的发展。如XX县区白芨中草药发展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3000亩白芨种植基地。X县区02X年新增流转面积达93亩,占耕地面积的2.3;其中,种植茶园580亩,种植烤烟73亩,种植蚕桑8亩。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撂荒。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许多农民是把土地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敢轻易放弃。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既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同时

6、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次调查的个县外出务工人数达3.82万个,占劳动力的4.46%;最高的县达5851%,最低的县也有40.4。今年,我市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6万个,占劳动力的4%;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将促进我市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3、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通过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通过流转土地,一般每亩每年可以得到800不等的租金收入,有的土地流转收入甚至高于自己传统作物收入;此外,企业和外来业主通过租赁土地,为本地农

7、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从原来直接的生产经营者,变为企业和外来业主打工的农业工人,由此增加了一定收入。同时经营者通过规模经营,也可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如X县区新民镇农民余书民,有承包土地3亩,自己经营时,由于缺计划,投入少,一年耕作的结果不够吃;他于去年将3亩地全部流转给种植大户王正权,土地流转收入266元,为王正权打工除开日常开支外还余300元收入。蔬菜种植能手蒋大才于20X年到X县区泮水镇以每亩350元租地1亩,办起了金罗汉番茄种植基地,每亩纯收入达6000元;在他的带动下,该镇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金罗汉番茄面积达20亩。 4、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更新了农民的观念,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企业

8、和外来业主进入农村后,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当地农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农民在受聘务工的过程中以及与企业的业务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受到磨练,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村中的“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种能人,将在土地流转中大显才干,凸显英雄本色。 5、促进了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农业机械化。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业主(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投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无一例外地均采用了多种农业机具及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有的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如XX县区土坪镇明星村农民汪一丰,现年23岁

9、,从1岁起外出打工,今年春节后,拿出打工积蓄7万元,通过政府贴息贷款2万元,共流转承包了邻近的民生村600亩土地。现已购置3台旋耕机、1台拖拉机仍不够使用,计划再购置几台旋耕机和拖拉机,同时,县里考虑到他缺乏种植技术,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帮助他指导生产。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配置,开辟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渠道。由于常规农业比较效益低,小规模经营农户效益差,农村劳动力转向 二、三产业的比例将会逐步增加。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增加,在短期内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却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配置创造了条件。如通过土地流转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10、,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土地的规模流转又为有志于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获取回报创造了条件。 7、推动了农村的组织创新,有利于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为蔬菜、果树、烤烟等生产的农户提供了组织起来共同服务,联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律保障。同时,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政府扶持农业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调查中许多蔬菜、烤烟等种植户表示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来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高种植水平、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如XX县区蒲场镇曹家园子有5户农民,于今年初通过流转25亩土地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分工协作

11、,参与市场批发销售,比他们单独种植蔬菜效益还高,计划下半年发展到70亩。他们由两人负责种植技术并带领聘请人员劳动,一人负责招收劳动力和兼会计,两人负责对外联系和销售产品;通过将产品拉到遵义坪丰市场批发,除开运杂费等开销,每斤比原来在产地销售给中间商多收入贰角左右。 、有利于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等,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

12、工作的通知和4个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是制定政策,指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XX县区在22X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承包土地合理流转工作的意见;绥阳已形成了关于加强承包土地合理流转工作的意见(讨论稿);X县区新民镇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新府发202X6号)。 二是开展试点,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今年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的意见(务府发02X号),决定在15乡镇个村进行试点工作。19个试点村流转土地面积1151亩,签订各类流转合同285份。其中:田43亩、土14亩;出

13、租面积130亩、占89.5%;互换面积450亩、占31;入股面积13亩、占1.5;转包面积6亩、占0.75%;代耕面积6亩、占396%。务川县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最大,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XX县区新民镇政府从20X年开始关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当时,全镇有近300亩撂荒土地,因此,政府萌生了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复耕的想法,于是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对种植大户实行1项优惠政策。由各村对撂荒土地和有转出土地愿望的农户进行逐户登记,并建立台帐,由乡政府发布信息,引进大户种植开发,既减少了撂荒土地又促进了土地流转,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四、土地流转与烤烟生产 1、促进了烤烟生产的规模经营。近年来,

14、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烤烟比较效益下降,种烟农户明显减少,但烟农种植规模在增加。据6个县调查,今年烟农户均种植烤烟面积达9.2亩,最多的道真县达到13.亩,最少的X县区也达到8.亩。X县区202X年户均种烟为.亩。道真县今年烟农种植亩的有207户,-30亩的有3023户,3-5亩的有117户,1-00亩的户;忠信镇户均种烟达1亩。 2、促进了科技推广,提高了烟叶品质。在规模种烟农户和基地中均采用了密集式烘房和工厂化集中育苗等先进技术。除提高烟叶品质外,还提高效益%。 、增加了烟农收入。土地流转为那些董技术善经营的烟农(“铁杆烟农”或“职业烟农”)提供了增收的渠道。通过规模经营,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

15、,提高了烤烟的规模种植收益。 4、促进了烤烟生产的机械化,推动了烤烟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调查中发现一般种植烤烟规模在15亩以上的烟农,均使用了旋耕机等农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如XX县区烟农王正权在新民镇牯牛山流转土地30多亩,今年种植烤烟20亩,请固定工30个,临时工上百个,现有3台旋耕机、1台拖拉机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明年打算再增加一台拖拉机。 五、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份县、乡党政重视不够,未能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对土地流转工作调查研究不足,情况不清,束手无策;组织部门和人员,开展指导,提供服务不足,致使土地撂荒面积逐年增加。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不规范。我市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信息不畅,农户对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镇、村两级组织怕担风险,引导和服务不到位。镇(乡)农经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队伍不稳,无力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指导和管理。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