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22001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台县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露地红地球葡萄栽培建设请求补助的报告县委、县政府露地红地球葡萄种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效林果产业。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土地面积大,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是进行温室葡萄栽培的最佳地区之一,具有发展露地葡萄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提倡发展红地球葡萄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 高台县高海拔冷凉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建设1.2项目实施单位:高台县林业局1.3项目负责人:张永祥(高台县林业

2、局局长)1.4项目性质:新建1.5项目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推广法;(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3)高台县林业发展“十一五”及2010年规划。(4)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1)、甘政办纪199825号“关于发展葡萄产业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省人大副主任柯茂盛向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在河西地区发展葡萄的建议。1.6项目宗旨 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的设施红地球葡萄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全县农村种植业结构,建立壮大林业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1.7项目实施地点:高台县南部沿山地区的新

3、坝乡及312国道沿线乡镇。1.8 建设规模:建设总规模为3000亩。1.9 建设内容: 建造高标准日光温室3000亩(座),种植红地球葡萄3000亩,铺设节水滴灌设施3000亩。1.10 建设期限:2009-2012年。1.11 投资总额及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自筹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1.12项目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到2012年可年产反季节鲜食葡萄600万公斤,果品销售总收入13500万元,实现年税金540万元。可进一步优化全县农村种植业结构,建立壮大林业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增加农民经济收

4、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甘肃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3)甘肃省林果产业发展规划(2005年2010年)。(4)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1)。(5)甘政办纪199825号“关于发展葡萄产业有关问题的会议要”。(6) 省人大副主任柯茂盛向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在河西地区发展葡萄的建议。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 坚持调整经济结构,突出特色原则。利用县内丰富的光照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设施红地球葡萄产业基地,为发展具有市场竞

5、争力的葡萄产业奠定基础。(2)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为培育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好“葡萄”文章,打出“绿色”品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调整品种结构,重点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出口创汇潜力大的名优特新品种,创建名牌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经济效益。(3) 坚持科技创新、优质高效原则。强化科技服务,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坚持高起点、高科技含量,实现种苗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3 项目建设背景3.1高台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红地球葡萄产业的迫切性一是传统农业劣势的冷凉灌区(新坝乡) 气候冷凉,自然条件差,传统农业生产处

6、于劣势。如何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该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光热资源丰富的农业优势区(巷道、合黎、南华、黑泉、宣化、罗城、骆驼城)传统农业的增值潜力已经不大,制种业增收有限,靠传统农业大多数农民经济收入难以有大幅度提高。三是在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缺乏新的增长点。3.2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符合高台县产业发展的要求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 .1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符合高台县发展高效林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高台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自然条件差,传统林业难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的重点和难点。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高台葡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名牌产品,有了世界级的名牌产品的产业必将给高台带来地方经济的巨大繁荣,地方经济将得到全面振兴。4.1.2发展设施红地球葡萄产业经济效益高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是国内著名葡萄专家、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多年研究首创的适合西北高海拔干旱寒冷地区的生产技术,栽培品种是红地球葡萄。主要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葡萄的反季节设施栽培,将不易保鲜存放的葡萄延长生产期,成熟期推迟3-4个月,

8、到隆冬时节的元旦、春节采摘新鲜葡萄上市。其核心技术是:调节温度、湿度延缓葡萄的生长发育;实施滴灌节约用水;综合配套的修剪和田间土、肥、水管理促进葡萄的丰产优质;采用生物制剂和果实套袋促进果粒增大,果形圆润,果色鲜艳。温室栽培葡萄克服了露地栽培葡萄产量、品质、外观上的不足,弥补了露地鲜食葡萄在元旦、春节市场的空白,是南方高端市场畅销果品,市场零售价达到30元/公斤(比露地栽培的葡萄价格高出18元),产地批发价20元/公斤,每座1.5亩面积的温室年产量2250公斤,年产值达4.5万元,纯收入2.97万元,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大力发展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可形成我县的优势林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4

9、.1.3 发展葡萄产业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需要葡萄供鲜食不仅风味优美,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熟的葡萄含有葡萄糖、果糖及苹果酸、酒石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有益于防治贫血、肝炎、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等疾病。葡萄的含糖量中一半是果糖,不经过胃腺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对预防糖尿病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消费中更加注意营养结构、保健作用和“绿色食品”的消费,因此,经常食用葡萄,对提供人们的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1.4该项技术节水环保,符合高台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的要求。该项技术在生产中单位用水量是玉米的六分之一、露地葡萄的三分之一,生产环

10、节采用绿色食品技术规程,不产生环境污染,符合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的要求。4.1.5该项技术先进实用,易于掌握操作,便于推广,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4.1.6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推行新技术环保产业,有利于争取发展资金,扩大市场。4.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21自然气候适宜。经专家试验论证,认为高台县是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发展温室葡萄产业的最佳地区之一。4.2.2国家政策支持。可申请立项争取国家投资,奠定建设资金基础。4.2.3地方政府重视,有工作基础。群众有发展温室葡萄的积极性。4.2.4有技术保障。有国内著名葡萄专家、甘肃农

11、大教授常永义的指导,本地有一批技术骨干。5 项目区概况5.1自然环境5.1.1地理位置高台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干流下段,地处东经9857321000644,北纬390350395940之间,东接临泽县,西邻酒泉市,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连,北与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接壤,东西长99km,南北宽103.7 km, 国土总面积663.8万亩。5.1.2地形地貌高台县境内海拔为12603140m,除南部祁连山北麓洪积倾斜平原高差较大,北部干燥剥蚀残山有起伏外,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全境中部沿黑河两岸形成绿洲,面积274万亩,占总面积的41.2%,绿洲外围为沙漠、戈壁和荒山。依地势

12、可分为南部沿山区和中部川区、北部干旱区三大地貌类型。5.1.3土壤状况高台县造林区土壤系第四纪全新统冲积、洪积堆积物,为变质岩、石英岩、闪长岩、砂岩、泥岩的风化物,堆积层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厚,岩性主要为黄色粘砂土,土层内常有薄夹砂层出现,地下水位北部浅、南部深,多在20150m左右,整个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13401960m。由于该区土壤成土母质为洪积、冲积堆积物,且地形平坦、地形地貌相近,因此,根据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及地表特征等三个主要因子结合土壤普查资料将造林地土壤划分为风蚀灰棕漠土、深厚灌淤土、盐化灌漠土、盐化风沙土、盐化沼泽土五种类型。 深厚灌淤土类型:主要分布在巷道乡、红崖子一

13、带,地势南高北低,坡降大,自然植被有芨芨、冰草、白刺、珍珠、小叶锦鸡儿等旱生草木本植物。这里是盛产小麦、玉米、薯类、豆类、油料等农作物的地方。土层深厚,厚度一般在1.02.5m之间,土壤比较肥沃,地下水埋深150m以下,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及杏树、梨树、沙棘、杨树和牧草。 盐化沼泽土类型:主要分布在宣化乡北部黑河沿岸,地势平坦,自然植被有冰草、蒲秧、罗布麻、盐瓜瓜等耐盐碱草本,这里主产水稻和小麦农作物。土层厚度一般在0.30.6m之间,地下水位0.820m。耕地土壤肥力下等,有盐渍化现象,适宜种植红柳、河柳,增加植被,以改良土壤。 风蚀灰棕漠土类型:主要分布在骆驼城滩、许三湾滩的开发区一带,地势

14、南高北低,坡降4-6%,区内自然植被有白刺、芨芨、骆驼蓬、红砂等旱生草本和半灌木。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棉花、胡麻等,土厚0.81.5m之间;地下水埋深4080m,耕地盐渍化程度较轻,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果树、林木及牧草、药材。 盐化灌漠土类型:主要分布在碱泉子滩、国有林场、南华滩一带,地势较为平坦,自然植被有芦草、冰草、骆驼蓬、黑果枸杞、甘草等旱生草本和半灌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谷子等农作物,土层厚0.500.80m,地下水埋深2050m,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重,适宜种植沙枣、红柳、新疆杨、二白杨和苜蓿、甘草。 盐化风沙土类型:主要分布在深沟滩和青草湖滩内,地势平坦,自然

15、植被有冰草、芨芨、白刺、黑果枸杞、沙蒿等旱生草本和半灌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有风沙危害的历史,地表有1420cm砂层,砂层下部为壤质土层,地下水位2.520m左右。耕地土壤肥力下等,适宜种植沙枣、红柳和牧草。5.1.4植被县境内由于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度低,生物种类较少,形成了各种地带性植物群落,大体可分为:荒漠戈壁植被。如黄蒿、白刺、发菜、霸王、芨芨草、泡泡刺、麻黄,以及蒿类等旱生、超旱生类植物;沙漠植被。如红柳、沙拐枣、沙棘、白刺、沙蒿、芦草等耐风蚀沙埋的耐旱植物盐生草甸、沼泽植被。如冰草、鸡爪芦苇、碱蓬、茵陈、苦豆子、水三棱草、盐爪爪、芦苇、眼子菜、泽泻等;各类杂草植被。如赖草、车前子、灰藜、艾蒿、甘草、苦蒿、薄公英、野苜蓿、扁蓄子、野燕麦以及禾本科、沙草科及一年生蒿属等植被;人工林果植被。如杨、柳、国槐、松、柏、榆、沙枣等乔木。在沙区有人工栽植的樟子松、梭梭、花棒、毛条、红柳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桃、李、杏、枣等。 5.1.5野生动物县境绿洲区内林木茂盛,河流纵横,湖泊沼泽众多,是鱼类、两 栖爬行类和各种昆虫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又为冬夏候鸟提供了停歇、繁殖的优越条件,绿洲外围大面积的荒漠半荒漠草原,祁连山、合黎山山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