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218634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摇滚选修课期末小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哥特至尊“LACRIMOSA”的小丑世界寻找自我小丑TILO .WOLFF在巡回马戏团中表演杂耍,这次他们来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城镇,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同往常一样,不管他怎样努力,都未曾有一个人真正关注过他。一个无足轻重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在众人欢笑之后命里注定被人遗忘这是Lacrimosa的核心灵魂Tilo.Wolff在1991年的第一张专辑Angst(恐惧)所描述的故事。1992年的那张EINSAMKEIT(孤独)同样令我惊艳喧闹的演出过后,人群散去。孤独的小丑TILO来到空无一人的冰原上,静静的坐在那。若有所思,怆然泪下:“我的一生就会这样渡过么?”天边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

2、小丑身后长长的投影中一些图案浮现,叫人隐隐担忧从1993,也就是我出生的那年之后,这个故事依旧持续小丑TILO在黑暗女神ANNE NURMI的鼓励与引导之下终于抛弃了那叫人调笑的杂耍,拿起提琴,准备实现自己的梦想。小丑TILO终于站在了万人瞩目的舞台中央,成为众人的焦点。他的音乐叫人倾倒,他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但故事没有结束。Elodia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名字取自希腊神话,是一个命中注定爱情以悲剧收场的半人半神。TILO亲手埋葬了这段神话恋情,过度的爱使他不能自控杀死了女神,抱着她的尸体缓缓走向那黑暗宫殿的尽头在高三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哥特金属,不知道LACRIMOSA。我的世界是周杰伦以及帕格尼

3、尼。高三,对于十七岁,是痛苦的载道和解脱的暗示。年轻人做题却不读书,奋斗却不思考。对于一个妄想总是大于现实的人而言,离开人群、追求自我胜过一切,别提那令人厌倦的考试。 离开人群,才能在寂寞中更好的思考靠近神的方法就是远离人。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恐惧,害怕自己会脱离集体,害怕自己的世界从此将与怪异特质为伍。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价值观。我愤怒、鄙视政治和特权。我卑微、渴求权力和荣耀。内心的斗争反而扭曲人的信仰。我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的人呢?我要清醒,然后寂寞,愤怒,怜悯,还是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的生存,奋斗,追求?我疯狂的在音乐、电影、文学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和自己生存的夹缝。摇滚这样一个熟悉的字眼在

4、此之前从未引起过我的注意,之前我会以为那只是一群无所事事之人的吵闹和牢骚。而LACRIMOSA震撼了我以泪洗面,翻译的真是挺有意思,不过听他们的音乐,在万籁俱寂的夜,确实令我泪流满面。唱诗班的弥撒、细腻动人的钢琴和管弦乐组、民间小调、手风琴演奏相对而言,LACRIMOSA的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并无太多属于摇滚的歇斯底里的躁动,不曾批判社会、批判人群,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一种绝望的情感世界、梦想世界。小丑的世界,是凄美浪漫的交响歌德金属以强烈对比的黑白色调陈述小丑蜕变之后之悲剧宿命的忧郁哀歌。亦如同我自己,时常思考自己的存在价值:我是否只是一个社会中最普遍的小丑之一,无论精神世界有多丰富,却只能在现

5、实的压迫前愤怒却卑微无力。塞林格说:我生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可以隐居逃逸,而大多数拥有梦想的人却同时拥有现实与责任,放不下的凡夫俗子毕竟是大多数,我又何尝不是?从不曾想过要完全与这个社会隔绝,却又无法抑制失望和忧愁、反叛与轻鄙。如此悲哀的情感无处寄托的话将会造成很可怕的后果。音乐也好、文学也好,如能创造另一个世界,抚慰人现实的空虚,也算是极大的功德。即使那个世界悲凉晦暗,却也是凄美的如诗如画。转移人对现实的忧郁和焦虑,是我听LACRIMOSA的最大所得。“饱含压抑又极富激情的声音,悲观艰涩却灿烂无比的音乐,讲述无法逃避也不愿忘怀的宿命悲剧和希翼,指引破碎的灵魂,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

6、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这是对LACRIMOSA的一段描述。令人窒息的阴郁与伤感,这是Tilo.Wolff的处女作开始即有的特质。哥特金属自然带有哥特式的阴郁苍白风格。阴森晦涩的音乐情绪背后只是单纯的为了“哥特”而“哥特”吗?这样的音乐如果只是形式华丽却无法引起人的共鸣那也不配被人谬赞为“歌特至尊”了。作为一个内心孤僻,不爱与常人为伍的人,我对哥特金属这种音乐的态度是冷漠的审视以及自省。如同中世纪的贵族,同样有各种弭乱的精神碰撞交织才会有哥特风格的各类艺术的诞生。我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为了所谓的“理想”而汲汲营营的人们,他们大到五六十岁的学者,小到为了名校之梦而努力

7、的高中生。这个世界没有选择,人们选择的梦想从来都是被迫,如果社会拥有的是真正的公平,那么就不会有那通过凌驾于众人之上来满足自己生命渴求的欲望。就如反乌托邦小说发条橙所表达的“Theres no moral choice”。不仅仅是道德,我们的情感都被整个社会扭曲的价值观推送着,没有自己的意志,最可悲之处,却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梦想”事实上不过是社会法则作用下的一件量产品,丝毫没有个性可言。当然这样的个性应该体现最原始的兽性我们挣扎、愤怒、咆哮,为了需求的自由和新鲜血肉打败一切对手,却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腐肉嗤之以鼻。或许很多人以为自己确实是在为了自己奋斗,但前提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自

8、我。他们的梦想是囚笼一般的豪宅,蜗牛壳一般的轿车,视觉与味觉的刺激与满足如果我拥有读心术,一间富丽堂皇的五星酒店会议室中,超过大半的人将会有千篇一律的欲望。当然,欲望本身没有错。只是错在,它被时代的轮轴轧的没有了弹性。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我总是会记得三体中的这句话。对于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在埋怨,有多少负面情绪在积累压抑着,对于社会的残酷与畸形,极端主义的摇滚总是会一个劲的批判其“不好”,而对于这些“不好”,很少有摇滚音乐能给予方法显然,关于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绝对不是躁动可以解决的。哥特摇滚正是一种态度,人们需要精神世界的丰腴和充满张力的情节。同时哥特次文化精神主张的永远不

9、是暴力,却是容忍暴力。或许许多时候,生活并不如主流文化中表现得那么美好,处处是爱情或友谊,即使伤害也是心酸大于暴怒。同样的,生活也不会象某些摇滚描述的世界,处处是战争、死亡与贫困、无奈,处处是炼狱、涤罪、腐烂。 流行音乐能让人们感觉到幸福与舒坦,却也经常麻痹人的精神,对这个社会所赐予的法则毫无反抗精神并乐在其中。而摇滚却指引人们走向不安与反抗,甚至于黑暗与破坏,毁灭自己和他人平静的生活。而谁也无法保证,毁灭一切之后的新时代一定会比现在更好。这也是大多数摇滚人的悲哀,前进着,却仿佛永远找不到终点。梦想看似清晰锐利,却也经常模糊遭受质疑。我们梦想着改变世界,却也无力抗拒,被世界改变。无法成为毁灭者和破坏着,无法遗世独立。现实却也并不能剥夺我精神世界的最后净土。最大的悲哀就是清醒者的悲哀。哥特摇滚,给了我第三种方式解决自己的价值观的混乱个人主义、对多元化的包容、创造力、理智主义。或许任何一种梦想都无法使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满意,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除了生活在现实之外的第二重精神世界。当然,哥特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审美观上,而不是道德或政治。什么是美?你所认定的凌驾于别人之上的特质就是美。以上便是我梦见TILO这个小丑之后所有的胡思乱想。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