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217478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物体的浮与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1)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体验实验的乐趣和重要性;(2)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3)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2)知道控制变量法并能用此方法控制物体的浮与沉,能用控制变量法对 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3)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4)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4)通过自学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在

2、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和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总结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教学媒体烧杯、鸡蛋、食盐、水、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导入新课通过将食盐加入盛放鸡蛋和水的 烧杯中,观察鸡蛋运动状态的变化教师将一枚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食盐(为节省 时间,用

3、温水做实验,边加边搅拌)。现象:鸡蛋先沉底,然后悬浮在盐 水中,最后漂浮在液面上。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感到新奇后教师及时引入新 课(教师板书)新知传授1、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把下列物品,如橡皮泥、硬币、 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 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结论: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 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 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结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 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 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 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其二是增大物

4、体受到的浮力。如, 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 体的重力或浮力。2.活动10.2探究物体浮沉的条 件运动?(投影投出) 学生积极发言试一试: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物 品和自己带来的橡皮泥做实验验证他 们的猜想(提示学生此时用的器材)找几个组说出他们看到的现象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议一议:师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 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学生做实验(四人一组,教师边 巡视边指导)实验完毕找几个组长发言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 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 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 法的实质。利用投影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左边的结 论首先教师根据活动10.1实验结

5、 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 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 问题。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 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 猜想。各种猜想都可。学生讨论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 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议一议1 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 小瓶的重力G(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 水,记下水的体积V1。(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 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4)由公式F浮=p水g (V2 V1) 计算小瓶所受的浮力,并将数据填入 实验数据记录表相应的位置。(5)改变小瓶中配重的数量,使 小

6、瓶分别处于下沉和上浮(保持浸没 状态)状态。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和 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用测 V排算也 可)并填入表格。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 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 力?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测出浮力 和重力进行比较。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 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 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 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 骤结论:当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物 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浮力时, 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 时,物体漂浮。这就是物体浮沉的条 件。可能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 这种状态叫悬浮结论:还能通过改

7、变液体的密度使物体 上浮或下沉。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弹簧 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并按照实验步骤完成此实验,并将实 验数据填入表格中。(教师边巡视边 指导学生做实验) 教师从学生做的实验中抽出一组数据 和学生一起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 论。让学生思考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可能出现 什么情况?(教师可适时进行启发)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1:除通过 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 另外有什么方法使物体上浮或下沉。(若学生想不出来时让他们想一想课 堂开始时做的实验)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p液p物,物体下沉,F浮G若卩液=p物,物体可悬浮在液体内 任意深度F浮=

8、G若p液p物,物体上浮,稳定后 漂浮在液面上F浮=G3、生活物理社会4. 总结物体浮沉的条件学生自学生活物理社会,学生自 学完毕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巩固与提高(1) 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清水中,将下列添加物(足量)分别加入杯内的 水中经搅拌后,最终能使鸡蛋浮起来的是().A. 水B .食盐 C .酒精 D .食用油(2)海水密度大干河水密度,在以下情况中,有下画线的物体所受浮力 不发生改变的是().A.河中的木筏漂流人海B.大江中的石块被冲人大海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露出水面D. 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输入原油(3) 把重17. 8 N的实心钢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

9、示数是15. 8 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N,铜球的体积是cm3 1取 10 N/ kg)。(4) 一个物体的体积是5X10-4m,如果这个物体重4N,那么,它浸没在水中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5) 为什么刚下锅的饺子是沉底的,煮熟以后是漂浮在水面上?6布置作业(1) 回顾本节课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 阅读P85的“读一读”(3) 回家找材料制作P86的浮沉子并完成课后的“ WWW ”板书设计(投影)一、物体的浮与沉(一) 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 关系决定的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1 、其一是减小重力2、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二) 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2、当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3、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漂浮 或悬浮。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实验,根据实验总结实验结论,因此课前要把上课时所要的 器材准备好,课前学生要预习充分,否则课堂上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