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21719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大眼睛湘美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一、 新课导入1、通过图片对比,感受“大眼睛”的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你们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播放课件) 生:我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感受到她们很幸福、快乐、开心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师:是啊,从这些照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都很幸福,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你怎么来形容照片上的眼睛?(播放课件) 生:清澈、会说话、闪亮、明亮、水汪汪的、专注、渴望、忧郁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鼓励性语言)2、揭示课题 师:这个小女孩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么一双充满渴望而又忧郁的眼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展示课题)二、 整体感知

2、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背景1、 师:这张照片是从哪来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师可引导学生找出照片的来历)2、 师:有哪位同学想为大家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3、 师板书“蜿蜒、跋涉”,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适当地鼓励学生)生:蜿蜒的意思是弯弯曲曲;跋涉是指跋山涉水,既要翻山越岭,又要从水上经过。4、 师:谁来简单地说说这张照片的来历?生:一个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采访希望工程,被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打动了,拍下了这张照片。5、 师:同学们,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有着许多和这个小女孩一样的贫困儿童,他们家境贫寒,几度失学、辍学,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

3、然渴望读书,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学习的。(播放课件)6、 师:看了这些照片,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生:我觉得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学习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我想我得向他们学习,自己跟他们比起来差太多了。生:我觉得他们好可怜啊,我们该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三、 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1、 师:小女孩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词句中读出她渴望读书的?请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读给同桌听听,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 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我从这些句子中读出她渴望读书的:”3、 展示2、3段的内容师:是啊

4、,从这些语句中我们能体会到“大眼睛”非常渴望读书,这两段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指导朗读)4、 师:谁愿意来试试?师:你在读这两段时,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生:两个“生怕”、“虽然”、“可是”、“忧郁” 师:你怎么理解“忧郁”这个词?(忧愁) 小女孩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忧郁? 生:因为她担心失去学习的机会。 生:因为“大眼睛”的家境十分贫困,随时都会失学。5、 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大眼睛”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我们在把这两段有感情地朗读一遍。6、 全班齐读7、 师:这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让作者产生了许多联想,

5、请看大屏幕。(展示4、5段)请小组朗读师:观察照片,你从她的大眼睛里联想到什么?仿照着这两段说一说。(出示大眼睛图片,附上句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生:这双眼睛,好像在对我说:“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回努力的!”生:这双眼睛,好像在对所有人说:“我要读书!”生:这双眼睛,好像在对我们说:“请帮帮我们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们吧!”生:这双眼睛,好像在看着城里的孩子,在对他们说:“我也渴望有你们那样幸福的生活!”四、 拓展升华,感受“大眼睛”的魅力1、 师:这双大眼睛的丰富内涵从心灵深处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所以,这张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就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出示形象封面)现

6、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希望工程”开展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吧!播放课件 2、师:“希望工程”圆了千千万万孩子读书的梦想,老师带你们走进希望小学,再次去看看这些孩子们! 播放课件师: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你们此时的心情怎样呢?五、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展示“大眼睛”近照师:她是谁?还认识她吗?这就是那个大眼睛女孩,她叫苏明娟,你们看,还是那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这就作为星期六的作业,(出示作业) 下节课我们就以“我们如何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伙伴?”为主题,展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