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2170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注射治疗20几种疾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茴香穴位注射疗法颈肩部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答: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等原因刺激或 直接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和迷路供血不足,从而 产生一系列以猝倒、眩晕、头痛为主症的病症。治疗取穴:阿是穴、风池、天柱、大椎,风 池穴针尖略斜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大椎略向上斜刺0.51寸。每穴0.51ml。 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神经根型颈椎病答: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如颈椎骨质增生、颈韧带钙化、关节囊退变肥厚、病 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的以颈部僵硬疼痛、前臂、手掌及指头放射痛为主症的疾病,是颈椎 病最常见的

2、类型。治疗取穴:阿是穴、颈夹脊穴,颈夹脊穴以C3-C7夹脊穴为主,若疼痛放射至上肢外侧前 缘,可配肩髃、曲池、手三里,若放射至上肢外侧后缘,可配肩贞、天宗,若放射至上肢外 侧中线,可配外关、肩髎,每穴每次0.51ml,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落枕答:落枕属中医“痹证”范畴,系因风寒所侵,气血瘀滞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通,以睡 后出现的一侧颈项疼痛、酸胀、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颈部病症。查体常有颈肌痉挛,胸锁 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出可触及肿块或条索状的改 变,严重患者头部歪向患侧。取穴:落枕穴、阿是穴,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 指关节后约0.5寸处,

3、为治疗落枕的经验用穴。每穴每次0.51ml,隔日一次,一般25次 即可治愈。肩周炎答: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是由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囊、及周围韧带、 肌腱和滑膜的退行性变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及 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可向颈部或背部放射,尤其夜间,肩部疼痛加重,患者不能入睡。体 征为患侧手掌触不到健侧肩关节,患肢上举触不到头颈,后旋无法摸到自己的背部等。中医 病因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阻滞,筋失所养不通则痛所致。取穴:肩f禺、肩髎、肩贞、 肩前、中平穴、条口透承山,每穴得气后注射0.51ml,中平穴可注射12ml,条口透承 山宜强刺激,隔日一次

4、,5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回家做爬墙活动,甩手锻 炼,注意患侧肩关节避风寒。冈上肌肌腱炎答:冈上肌肌腱炎是由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使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局部 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又名为冈上肌腱综合症,外展综合症。穴位注射治疗冈上肌肌 腱炎疗效显著。取1ml注射液在冈上肌肌腱痛点处注射,7天一次,2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3疗程。按此方法治疗,有效率可达95.5%腰腿痛:腰肌劳损答.腰肌劳损是腰骶部肌肉、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 引起腰臀部一侧或者两侧弥漫性疼痛的一种疾病,又称“腰臀筋膜炎”,中医学中属于“肾 虚腰痛”的范畴。X线多无异常,

5、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治疗取穴:1.肾俞、足三里、腰眼穴2.大肠俞、阳陵泉、腰眼穴,每次选取1组穴位,每 穴每次12ml,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腰肌劳损穴位注射疗效卓越, 治疗后嘱患者休息,减少不良姿势,防止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答: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脊椎内卫平衡 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椎等组织,从而产生腰痛, 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样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根据影像学及查体明确诊断及突出位置,在患侧脊旁0.52寸处作穴位注射,下肢放射痛可 加环跳、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还可以选

6、取腰痛穴作为治疗穴位。每穴每 次12ml,每日或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按疗程治疗。坐骨神经痛答:坐骨神经痛,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椎管内脊神经根导致以腰部疼痛,腰一侧臀部 及大腿后面、胭窝、小腿外侧、足背放射,呈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咳嗽及用力疼痛加剧为 主症的疾病。治疗取穴:主穴:阿是穴、腰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穴:疼痛 由腰臀部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跟者,中医辩证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型,取秩边、承 扶、委中、承山、昆仑;疼痛放射至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至脚踝者,中医辩证属于足少阳 胆经型,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 治疗每次从主穴中选取两穴,依据症状从配穴中选 取两穴。每穴每次12

7、ml,昆仑和悬钟每次0.51ml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骨质增生答:骨质增生症是因肌肉应力不平衡,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 碍,伴发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穴位注射对骨质 增生效果特别好,注射在肌肉起止点或是压痛点及周围穴位,效果立竿见影。上肢疾病:肱骨外上髁炎一一网球肘答: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起因以急性损伤较少,多为慢性劳损所致。由于局部 无菌性炎症刺激,滑膜皱襞增厚,肌皮微血管神经束卡压,甚至肉芽增生,瘢痕粘连,韧带 钙化,骨质增生,造成反复发作。中医学中属“伤筋”范畴,认为本病乃气血虚弱,风寒湿 邪积聚肘节,瘀阻筋经,络

8、脉失和而成。取穴:阿是穴、曲池、手三里、肘髎,每穴每次 0.51ml,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腱鞘炎答:腱鞘具有维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动的功能。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 活动时,肌腱和腱鞘之间因经常发生摩擦,以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由于肌腱 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狭窄,从而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形成了腱鞘炎,本质还在于 腱鞘内的无菌性炎症。穴位注射治疗:取12ml痛点及痛点周围穴位注射。隔日一次,35 次一疗程。下肢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史已经20多年了,浑身上下多个关节痛,怎么治疗?答: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关、“强直性关节炎”,多因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

9、阻, 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根据累及的部位不同,取穴不同:指关节:八邪(第15指之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2.腕关节:阳溪、 大陵3.肘关节:曲池、曲泽4.肩关节:肩髎、肩髃5.髋关节:风市、环跳6.膝关节:内外 膝眼、足三里、委中7踝关节:昆仑、三阴交、照海8趾关节:八风(第15趾间,趾蹼缘 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每次治疗一个部位,每穴每次0.51ml,环跳穴和风市穴每 次12ml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膝关节滑膜炎答:膝关节滑膜炎是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者慢性劳损时造成膝关节滑膜层损伤,组织水肿, 充血,渗出液增多,关节腔内大量积液,积血为主的一种无菌

10、性炎症反应疾患。肥胖者多见。 急性水肿期出血渗出较多,肿胀疼痛明显,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行关节穿刺,将积血积液 抽出,肿胀疼痛即可大部分消除。抽液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72h内局部制动, 防止积液渗出。急性期过后即可进行穴位治疗。治疗取穴:阿是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足三里,每选取34 穴,每穴每次注射0.52ml,每日或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并嘱锻炼股四头肌。髌骨周围 压痛点、内外膝眼宜浅刺,禁止注射关节腔,足三里不宜深刺,下有腓深神经通过。股骨头坏死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因跌扑损伤,血溢脉外,恶血瘀滞,气机不畅或因激素脂浊,入血 害清,流行迟缓,凝滞成瘀发

11、为此病,病因根本在瘀滞。治疗以“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着 手。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依据“临近取穴”原则,取环跳、居髎穴穴位注射。肘后方:“环跳、主髋中,痛不可举”,而居髎穴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其针刺活血通络 功能已被现代实验证实。两穴相配温通阳气、疏导气机、通脉逐瘀。配合下肢牵引、局部按 摩、功能锻炼等方法,效果十分确切。方法:每穴位每次12ml。隔日注射一次,10次为 一个疗程。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居髎穴:骼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踝关节扭伤答:踝关节扭伤是近踝关节部的软组织损伤,多由于运动失度、不慎跌扑,或过度扭转等原

12、因引起筋经、脉络及关节扭伤,以致经气受阻、气血瘀滞局部而成的。治以活血化瘀、通络 止痛。治疗取穴:阿是穴、申脉、丘墟、解溪、昆仑、太溪、商丘、照海,取34穴每穴 每次注射0.51ml,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注射后可局部按摩或用灸法。针灸聚英言: 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本病治疗上阿是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跟腱炎答: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是小腿三头肌的延伸组织,附着于跟骨结节,当外伤或慢性 劳损引起跟腱及周围筋膜无菌性炎症时,发为跟腱炎。穴位注射对跟腱炎有很好的效果。取 穴:跟腱两侧阿是穴、太溪、足三里、昆仑、阳陵泉、承山,每次选3穴治疗,每穴0.51ml, 隔日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

13、嘱患者常锻炼腓肠肌。足底痛答:足底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跟底痛一般在足跟着力点稍前处。足横弓劳损,足跟脂肪纤 维垫部分缩退,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跖足等均可引起足底痛。其疼痛多为刺痛或灼痛, 常波及两踝,不能久立或远行,局部无明显红肿。足底痛属中医骨痹范畴,多由于人体气血不足, 肾经气虚,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或足部肌腠受到扭转、跌扑等外伤,致筋脉损伤,而引起疼痛或 功能障碍。治疗取穴:阿是穴、涌泉、昆仑、太溪、然谷,选34穴,每穴注射0.51ml, 三天一次,5次一疗程,注射后局部按摩足部或令患者用力跺足跟。内科疾病:面瘫答:面瘫多由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者风热乘虚

14、入中面部 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致。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 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阳白、攒竹、翳风、四白、 瞳子髎、合谷等穴,每次治疗选取34个穴位,每穴每次0.31ml,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 个疗程。口服强的松10mg,每日3次,连服3日。穴位注射既发挥了药物解除小动脉痉挛,改 善微循环,消炎,解压和营养面神经的作用,又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风通络、益气活血 之目的。治疗期间应避免风寒。若眼睑闭合不全,则灰尘容易侵入,外出需佩戴眼罩,每日 滴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妇科痛经答:痛经为青少年女性常见病,临床表现以经期前

15、后阵发性小腹痛绞痛,或痛引腰骶,甚至 昏厥。多因肝郁气滞、寒湿凝滞、湿热中阻导致冲任瘀阻,血海气机不利,胞脉失常,不痛 则通。治疗取穴:中极、三阴交、太冲、地机、次髎,于月经来潮前10天,每穴每次注射 0.51ml,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中极属任脉,为膀胱经之募穴,与冲任之气相通, 具有散寒行气、祛瘀消积的作用。太冲为肝经原穴,可疏肝利气、活血通经。三阴交为足三 阴经交会穴,可使气畅血行,通经而止痛。地机乃脾经郗穴,可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 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有效穴。诸穴相配,共奏通调冲任、逐瘀止痛之功。本病穴位注射疗效关 键首先要得气,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往往针入痛止,其次发挥药物的理气

16、活血、调经止痛 的功效,对穴位形成更为强烈持久的作用。中风偏瘫答:中风后遗症导致的偏瘫又称“偏枯V “偏风”,乃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 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偏枯。穴位注射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理气活血化瘀作用,可诱发 大脑特定区域表现活跃,可加速疾病康复,治疗偏瘫疗效满意。阳明经多气多血,为偏瘫选 穴首选。上肢偏瘫选手阳明大肠经取穴: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偏瘫选足 阳明胃经取穴: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丰隆、解溪、悬钟。每次选34 个穴位,左右侧交替使用,每穴0.52ml,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治疗本病时禁止 与利多卡因配合注射。痛风答.痛风是嘌吟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归属中医学“痹证” 范畴,多因肥甘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