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19421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任务3-12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案例】李先生,39岁,农民。12年前曾患“肝炎”,服用中草药后“治愈”,以后常有鼻出血。 半年多前在某医院门诊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3 天前因饱食鱼、肉等食物后感上腹不 适,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昨下午起出现沉默寡言,走路不稳,吃饭时用手抓饭、菜,吃 花生壳,性情急躁粗暴,应答不准确,反应迟钝。初步诊断:肝性脑病思考:1目前该患者在饮食护理中注意哪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完成灌肠操作的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肝性脑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肝性脑病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肝昏迷患者抢救配

2、合的 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肝性脑病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讲解】一、概念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行为举止异常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由门静脉高压、广泛门-腔静脉侧支循 环形成所致的肝性脑病,称为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二、病因1. 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各型肝炎后肝硬化,部分可由改善门静 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其他包括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癌等。2. 诱因: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有:(1)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后血液淤积在胃肠道内,

3、经细菌分解作用后,产生大量的氨, 由肠壁扩散至血循环,引起血氨升高,从而诱发肝性脑病。(2)感染:机体感染时增加了肝脏吞噬、免疫及解毒功能负荷,发热引起代谢率增高与 耗氧量增高,增加氨的毒性。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了氨的产生。(3)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促使 NH3 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细胞产生氨中毒。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血容量减少及肾功能减退,还可造成大量蛋白质 丢失和电解质的紊乱,从而诱发肝性脑病。(4)高蛋白饮食:病人摄入咼蛋白饮食,血氨增咼,诱发肝性脑病。(5)便秘:可使含氨、胺类及其有毒衍生物与肠粘膜接触时间长,有利于毒素的吸收。(6)使用镇静剂及麻醉药

4、:安眠药、镇静药、麻醉药可直接抑制大脑中枢,造成缺氧进 而加重肝脏损害。含氮药物可引起血氨增高。加重肝损害的药物也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常见病 因,如乙醇、抗结核药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产生是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 腔静脉之间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循环,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或清除, 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大脑屏障,引起脑功能紊乱。主要的学说有:氨中毒学说: 肝衰竭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 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及直接干扰神经传导。 假神经递质学说:肝衰竭时B-

5、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增多,其化学结构与正常兴奋性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称为假神经递质。当假神经递质被脑细胞摄取并 取代了突触中的正常递质,则发生神经传导障碍。Y-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 )复 合体学说: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在门体分流和肝衰竭时,可绕过肝进入体循环,透过 血脑屏障,激活GABA受体造成大脑功能紊乱。这种受体还可与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药物结 合,抑制神经传导。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肝衰竭时,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 酸增多而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减少,可促使芳香族氨基酸更多地进入脑组织形成假 神经递质,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三、临床表

6、现肝性脑病常因原油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伤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临床表现很不 一致。根据精神神经系统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 便溺。应答尚准确,但言语缓慢且吐词不清。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 数日或数周。二期(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较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 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构图如搭积木、 用火柴棍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睡眠时间倒错,行为异常,甚至出现幻觉、躁 狂等严重精神症状。此期病人有明显的神

7、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锥 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病人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尚可唤醒,醒后能回 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明显增高,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明显异常。四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 尚有反应,肌张力、腱反射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 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过度换气。脑电图明显异常。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各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其程度可因病情发展

8、或治疗好 转而变化。四、辅助检査1血氨: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血氨多增高。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脑病,血 氨多数正常。2. 脑电图检查:典型改变为节律变慢,昏迷前期及昏睡期病人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 5波或三相波;昏迷时表现为高波幅的5波,每秒少于4次。五、治疗原则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1消除诱因积极防治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纠正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紊乱,不用或慎用镇静安眠药、麻醉药。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减少或临时停止蛋白质饮食。(2)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含氮物质或积血,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 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也可口服或鼻

9、饲50%硫酸镁导泻。对急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昏迷病 人以33.3%乳果糖500m 1灌肠作为首选治疗。(3)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新霉素等,抑制肠内细菌生长,促进乳 酸杆菌繁殖,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口服乳果糖,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肠 内呈酸性,从而减少氨的产生、吸收。保持每日23次软便为宜。其不良反应为饱胀、腹痛、 恶心、呕吐等。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1)降氨药物: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与游离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每天12次,每次用4支,加入葡糖糖液中静脉滴注。该药偏碱性,使用前可先用35g维生素C, 碱中毒时慎用。根据电解质情况选钠盐

10、或钾盐。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过快可引起呕吐、 流涎及面部潮红等症状;精氨酸可促进尿素循环,从而降低血氨。该药偏酸性,适用于碱中 毒。口服或静脉输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可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抑制 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4防治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六、护理诊断1. 急性意识障碍与血氨升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衰竭、消化吸收障碍、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肝性脑病的有关知识。七、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 休息:安置病人于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专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环境安静,限制

11、探视。(2) 饮食护理:暂停蛋白质摄入,因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被肠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产 氨,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脑组织可加重病情,故病初数日应禁食蛋白质,待病人神志清醒后, 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每天20g,然后每35天增加10g,逐渐增加至每天4060g,以植 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可 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素排出和减少氨的吸收。供给足够的热量,总热量维持在每 日50006700kJ,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稀饭、面条及藕粉等,也可口服蜂蜜、葡萄糖 及果汁等。昏迷者鼻饲或静脉滴注25%葡萄糖液,葡萄糖除能够给机体能量和水,还能减少 组织蛋

12、白分解,有利于降低血氨。提供丰富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但禁用维生素 B6,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正常 递质的传导。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能延缓胃排空应尽量少用。腹水者限制水、钠摄入, 伴有肝硬化的病人应避免刺激性、粗糙食物,以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3)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避免使用麻醉、止痛、安眠镇静,如临床确实需要,遵医嘱 可用地西泮、氯苯那敏等,也只用常量的1/31/2,量;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感染; 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防止大量输液;保持大便通畅,弱酸性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 值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肠粘腔随粪

13、便排出。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道内 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至脑组织,使肝性脑病加重。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判断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 化,定时或按需要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因子和血糖。观察原发肝病的症状、 体征有无加重及有无上消化道出血、休克、脑水肿及感染等迹象,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3.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为碱性制剂,血pH 值偏高者不宜使用。应用时根据血钾、血钠浓度进行调整,肝肾综合征,少尿及无尿时慎用 或禁用谷氨酸钾,严重水肿、腹水、心力衰竭及脑水肿时慎

14、用谷氨酸钠,并注意输液浓度。 精氨酸:为酸性制剂,不宜和碱性药物配伍;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有无流涎、 呕吐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新霉素:长期服用可出现听力或肾功能损害,使用不易超过 1个月。乳果糖:可引起腹胀、腹绞痛、恶心、呕吐及电解质紊乱等,服用时从小剂量开 始,保持每日排便23次,粪便pH值56为宜。葡萄糖:静脉输入时警惕低钾血症、 心力衰竭和脑水肿。八、健康指导1.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相关知识,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教会家属识别肝 性脑病的先兆症状。2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坚持合理的饮食原则,戒烟酒。3. 指导病人按医嘱规定的剂量、用法服药,告知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15、。【课堂小结】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 量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药,便秘等。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主要的检查方 法血氨,治疗以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可选择生理盐水加弱酸性溶液灌肠, 禁用肥皂水灌肠,暂停蛋白质摄入,禁用维生素b6。【案例分析】你是小先生请你来讲一讲:通过案例中,该患者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因饱食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后出现并发 肝性脑病症状,针对该患者目前的饮食要求为暂停蛋白质摄入,供给足够的热量,主食以稀 饭、面条为主,提供丰富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但禁用维生素b6,减少脂肪的摄入。【护考模拟】()1.肝性脑病最早的表现是A.昏睡B.锥体束征阳性C.定向力障碍D.反射亢进E.性格和行为改变()2.肝性脑病病人最具特征的体征是A.腱反射亢进B.踝阵挛阳性C.扑翼样震颤D.巴宾斯基征阳性E.肌张力增高()3.肝性脑病病人暂停蛋白质饮食是为了A.减少氨的形成 B.减少氨的吸收C.促使氨的转化D.降低血尿素氮E.降低肠道内pH值()4.对诊断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是A.血尿素氮B.血氨C.血糖D.血胆红素E.转氨酶()5.护理肝性脑病病人,错误的是A.忌食蛋白质B.防止感染C.放大量腹水D.安眠药禁用或慎用E.便秘时弱酸溶液洗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