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19095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烧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烧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云(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烧云有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种。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模仿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教学重点、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2、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火烧云的图片学生: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2、理解词语:恍恍惚惚3、收集资料:火烧云什

2、么时候浮现,是怎么形成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目前人们的面前,你能说说欣赏过的美景吗?(生交流:例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连绵起伏的群山,绚丽夺目的彩虹)。1、 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家萧红(板书作者姓名),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美景。2、 板书课题,齐读新课。(阐明:课前的一番谈话,让她们谈谈大自然的美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她们的记忆,随着脑海中一幅幅美丽画面的呈现,激发了学生欣赏美景的欲望,此时,教师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觉得爱好盎然。)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究竟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1)根据课文一、二小节交流。(火烧云是在晚饭后来浮现的红色的云。)师:火烧云刚浮现时,是一片红色,课文、2小节就写了火烧云刚浮现时的情景。(板书:浮现)2)根据第三小节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变化诸多。)3)根据第4小节交流。(火烧云形状变化诸多。)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诸多,我们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课文的6小节就是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板书:变化)交流收集的资料。3、根据刚刚的交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1)师:1、小节写的是火烧云浮现了,36小节写的是火烧云的变化,那么第7

4、小节写了什么?据生答,师板书:消失。2)这篇课文就是按照火烧云“浮现变化消失”这样的过程来写的。(阐明:环绕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随机点拨,协助学生归纳,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为进一步进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本。)三、品读课文,欣赏美景1、 学习课文1、2小节)火烧云上来了,瞧,霞光使得大地上的一切都变了颜色。(生读句子)大地万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变得红彤彤和金灿灿的,看到这样的变化,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快乐,乐呵呵,欣喜),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段话。2)出示图:看,这就是刚浮现的火烧云,文中是如何描述它的?(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始终烧到东边

5、,红彤彤的,仿佛是天空着了火。))句子中的“烧”能改成的“红”吗?为什么?l 生交流(不能改,因素:()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反复;(4)和背面“着了火”呼应。)l 师小结:“烧”字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红,还体现出火烧云的范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l 指引读句。(阐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文中的一种“烧”字便是一种值得赏析的精妙之词。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学习课文小节过渡:这一大片的火烧云气势恢宏,色彩艳丽,不得不让我们为止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更让人感到神

6、奇的是,火烧云千变万化。1)颜色的变化l 轻声读读第三小节,思考: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有些什么特点?抓住核心词语谈谈你的理解。l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颜色变化之快。l 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颜色变化之多。(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l 颜色真多,作者的写法也不同样,看看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她们提成哪三类?(1、叠词2、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3、用实物色彩比拟)l 仅仅只有这些颜色吗?尚有些颜色是作者都觉得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你来猜想一下,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的变化,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l 指引朗读。(阐明:作者用词极富变化,这一节中,单

7、体现色彩不同的词就有“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让人目不暇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此时,学生抓住这些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到火烧云时而红、时而紫、时而灰、时而黄,语言布满色彩,在此基本上,让学生分清作者不同的构词方式,并学着作者的样子说几种描写颜色的词,以达到训练学生构词能力、积累语言的目的。)2)形状的变化l 过渡: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极快,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而它的形状同样也是瞬息万变,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轻声读读课文46小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l 抓住“短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动物,并且每种动物

8、都不断地发生变化”感受到形状变化的多而快。l 抓住“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表达时间短促的词语,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l 师:作者欣赏着火烧云,想象了三种动物的变化,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把这三种动物的变化一一展目前我们面前的?l 动物的浮现形状发生变化消失。l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三种动物的浮现、消失时,句式的变化。l 出示火烧云图片:看看,这些火烧云又象什么呢?想象一下,她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种来描述一下吗?(学生自行准备,口头交流。)(阐明:学生通过品读课文,课堂交流,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和快,感受到欣赏火烧云时愉悦的心情,在

9、被作者的遐想所打动的同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火烧云其她形状的变化,以课本为依托,也就是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减少难度。固然,如果课堂时间不够的话,这项规定也可放在课后完毕。)3、学习课文第7小节1)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看着看着,作者觉得有些(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l 理解恍恍惚惚(由于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人们有些看不真切了,觉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l “沉静”能换成“沉浸”吗?(沉静的意思是安静,沉浸的意思是处在某种氛围之中,联系上下文可以懂得,由于火

10、烧云瞬息万变,使作者看花了眼,她觉得必须让自己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稍作休息后再看,因此,这里只能用沉静。)(师点拨:的确,诸多词语读起来似乎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在用词时一定要想想词语的意思,注意用词的精确性。)(阐明:抓住“恍恍惚惚”和“沉静”这两个词,再次让学生体会到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看得时间长了,觉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也恰恰是看火烧云时最真实的感受。对词语的理解,还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对于“沉静”和“沉浸”这两个读音近似而词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辨析。教师要进行措施的小结,提示学生们对的使用词语。)、就在人

11、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引读句子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火烧云的爱慕,对火烧云拜别的恋恋不舍,无奈之情。)二、 课堂总结,激发情感师:火烧云是大自然这位魔术师送给我们的一道美景,作家萧红让我们随着她一起去细细体会了一番。其实,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尚有诸多诸多,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如果你细心观测,用心体会,相信也一定能将这些美景呈现出来。有关说课一、 说教材火烧云是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浮现火烧云时的瑰丽景象,体现了人们在观看火烧云时

12、无比喜悦的心情。课文是按照火烧云浮现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按这样的顺序,课文可以提成三段。第一段(课文1、2小节),描绘了火烧云浮现时的景象,霞光照得大地万物变了颜色,人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天空的云从西边始终烧到东边”一句,一种“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第二段(课文36小节),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突出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特点。写颜色变化时,作者用词极富变化,文中单体现色彩不同的词就有“紫檀色”“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充足体现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绚丽奇特。在写形状变化时,作者

13、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马、狮子、狗”这三种形象,并按照“浮现样子变化”这种顺序将这三种形象动态地展目前读者面前,读来倍感栩栩如生,观火烧云的乐趣也充足的得以体现。“一会儿”“两三秒钟”“然”“一转眼”等表达时间短促的词语,更是体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第三段(课文第7小节),描绘了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并体现了人们对火烧云的爱慕,对火烧云拜别时恋恋不舍之情。二、 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学词能力,可以通过预习独立完毕这些学习任务,只是对部分词语的理解不够精确进一步,理解词语停留在以词解词,就词论词或单纯地依托词典,缺少对语境的关注。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

14、意义,判断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分析一词多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效果。在阅读方面,她们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掌握了某些基本的阅读措施。但学生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因人而异,因而,在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析的时候,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别,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一步一步引导她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固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得予以她们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平台,这样,语文课才干真正实现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从而有所收获。三、 说目的目的一: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

15、别。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她们已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学词能力。这篇课文中语言文字浅显易懂,诸多字词看似一般,然而细细推敲,却觉回味无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辨析,让她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和生动性,这正是语文课堂的学习任务。此外,作者写颜色变化时,文中单体现色彩不同的词就有“紫檀色”“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让学生积累这些好词,并能模仿作者的构词方式尝试着写几种,对学生此后写作中语言文字的体现也会有一定的好处。目的二: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精读课本精彩之处,细细咀嚼文中精妙的语句,注重读写,通过有效地朗读增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融合、训练语感。 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浮现火烧云时的瑰丽景象,体现了人们在观看火烧云时无比喜悦的心情。对于这篇写景的美文,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核心词句,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能以朗读的形式将自己感受到的美体现出来。目的三:模仿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