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870管理学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往年考试重点与课本重点内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870管理学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往年考试重点与课本重点内容归纳(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导论第一部分:往年考试重点说明: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和其他的管理学教材很不同,它跟其他的管理学教材不一样、它不是按照那几项管理职能组织内容,刚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很痛苦,会觉得它里面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很难找到条理。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放慢点速度,耐心、仔细地看看。以下内容是课本目录,后面的号表示重要程度,号越多,表示越重要!复习时,需要着重搞定它们;但是,为了考虑到今后的考试可能出现变动,其他内容同样不能忽视!引论 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1)一、“跨世纪之争”问题的提出(1)二、基本假设(5)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管理概念(7)四、文化激荡中的管理转型(10)五、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13)
2、六、抗霸权主义干扰(15)七、改革开放中的管理转型(19)八、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22)九、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24)十、顺应管理多样性进行创新方法论基础之一(27)十一、尊重历史语境开拓创新资源方法论基础之二(29)十二、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方法论基础之三(31)第一篇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37)第一章 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37)第一节 发现管理的世纪(38)第二节 现代工商企业(47)第三节 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精神(54)第二章 科学的管理理论的创立(61)第一节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61)第二节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71)第三节 韦伯的“管僚制理论”(80)第三章
3、管理思想文化激荡(86)第一节 管理程序学派(87)第二节 管理科学学派(98)第三节 决策论学派(108)第四节 行为科学学派(121)第五节 经验学派(134)第四章 管理知识爆炸(149)第一节 公司文化研究(150)第二节 战略管理(1)(160)第三节 战略管理(2)(171)第四节 流程再造(180)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188)第二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99)第五章 古代血缘宗法组织及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199)第一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00)第二节 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组织(205)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发展与成熟(210)第六章 先秦古代管理思想概述(1)(213)
4、第一节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1)(213)第二节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2)(221)第三节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228)第七章 先秦古代管理思想概述(2)(235)第一节 法家古代管理思想(1)(235)第二节 法家古代管理思想(2)(242)第三节 墨家古代管理思想(247)第八章 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256)第一节 士人的崛起与百家争鸣(256)第二节 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形成(264)第三节 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学派构成(271)结论 管理谐协创新理论纲要(279)【从这以后的可以不看】一、方法论说明(279)二、管理基本形式论(280)三、管理概念论(285)四、管理模式论(291)五
5、、管理谐协创新论(297)第二部分:课本重点内容归纳说明:本部分归纳的内容主要是往年考过、尤其是常考的内容,以及个人认为比较重要、以后可能考到的内容。相关内容主要在名词解释、解答题、阅读理解题和综述题中考到。复习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可以跟“名词解释大全”和“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课后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配合使用。引论 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说明:引论部分比较晦涩难懂,而且似乎难以找到条理,需要好好地耐心琢磨。此部分是全书的出发点,有许多名词和概念,往往在名词解释中考到。1、管理的时空连续性:管理发展不隔裂空间的连接和时间的延续,实现管理的过去与现在、本土与外域的谐协。2、社会转型伴随着管理转型
6、,管理转型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对创新资源的发掘与创新方法的创新的要求,引出我们对转型时代管理创新方法论的讨论。因此,我们从讨论“跨世纪之争”问题出发,提出“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与“管理嵌入社会文化”两个基本假设,剖析管理创新因文化激荡而面临的两项挑战,透视改革开放对管理创新所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本书的管理创新方法论。(这是全书的思路)一、“跨世纪之争”问题的提出(略)二、基本假设1、当代世界存在着两股社会转型一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股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2、基本假设1: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社会转
7、型引发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支撑社会转型。管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同步是确保和加速社会转型成功的重要条件。3、基本假设2:管理嵌入社会文化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管理嵌入社会文化,亦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4、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管理转型,乃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管理转型必然带来管理的目的、任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改变。 5、文化广义文化概念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自然界的本质差异,以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为基点,把文化界定为:文化乃指世代积累和历史积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之总和。本书把文化分
8、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人类所创造的各类器物之总和;制度层面人类所制定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经规范化或约定俗成而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话语、教育等之总和;精神层面人类所创立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之总和。其中,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本书在不作特殊声明时,仅以狭义文化为讨论对象,亦即只有文化的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和讨论范围。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管理概念1、定义1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管理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乎规范地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
9、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定的目标。2、定义2 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协调地工作,强调效益与效率,达成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外部竞争优势,实现预定的目标。3、定义3 未来知识社会管理管理就是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知识称之为管理知识。四、文化激荡中的管理转型1、所谓“文化激荡”,乃指不同时空之间文化的冲撞、融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破坏之总称。文化激荡既可以出现在同一群体、地区、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群
10、体、地区、民族、国家文化之间,还可以两者兼而有之。2、文明或者代表人类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立;或者指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某种文化所代表的进步状态,如中国封建文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等等。3、管理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与延续剂,世界多元文明蕴涵着多元管理文化。任何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其本身即意味着一种新文化和根植于新文化的管理思想的产生。因为:1) 首先,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中,立即可以得到一个不证自明或者说是同语反复的命题:新文明的建设意味着一种新文化的创造。2) 其次,历史上与社会转型相关的新文化的创建通常都仰仗文化激荡。3) 最后,从管理思想来看,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思想显然是建立在西
11、方近代政治民主、经济自由和科学理性的文化根基之上,而中国至今仍缺乏完整独立的科学管理理论。4、发生在当代中国大地上的文化激荡的以下特征:1) 当代中国文化激荡是近代开始的文化激荡在新时期的延续,它具有内涵的深刻性与外延的广阔性。2) 中国文化从未中断,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参与文化激荡的重要方面。3) 当代中国文化激荡客观上存在着另一个参与方面西方文化。五、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1、所谓专制式人治管理,就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的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2、中国古代起始于秦王朝的君主专制式人治思想主要体
12、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皇帝至上观念。第二,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六、抗霸权主义干扰伙伴关系:伙伴关系要求人们合作并互相尊重。它包含参与、联系,并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和谐地工作。伙伴关系方式是通过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它不同于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等级服从体制。伙伴关系要求公平合理、意见一致、互利互惠、民主地参与决策;必须积极倾听,富有同情心的分担,相互支持,以促进共同兴旺发达。它包容并追求把人们结为一体。在伙伴关系的环境里人们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有真诚的关怀和安全感。真正的伙伴关系导致人人有权利并有条件实现自我。七、改革开放中的管理转型我们的社会管理和管理转型首先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何
13、控制社会分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分化)的速度与力度,使其保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之内。第二,如何保持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步发展,使这些本相关联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政策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以避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之过度分裂。八、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如下:在继续保证中国社会的“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确保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稳步地实现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的社会变革,避免文化激荡与改革开放可能引发的社会分化与分裂的速度加剧,以及由于这种加剧而可能产生的社会破坏力,加速中华新文明的建设。九、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
14、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管理创新归根结底是文化创新与文化建设,这就必然涉及到怎样对待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的问题。十、顺应管理多样性进行创新方法论基础之一1、中国社会管理的多样性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代,传统农业、现代工业的长期共存,临近知识经济时代所产生的前瞻性要求,造就了今天中国社会管理的多样性现状。2、知识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一种文明的永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若干条件:第一,建立一种能不断有效地推动
15、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载体。第二,建立一种能不断调整因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制度。第三,建立一种面对外部世界激烈争斗而参与外部竞争以求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优势。4、以上这些条件必然发展为对管理学研究的微观与宏观要求:第一,建立一种促进有效生产力载体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微观管理理论。第二,建立一种不断保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宏观社会管理理论。十一、尊重历史语境开拓创新资源方法论基础之二管理文化:管理文化就是一种带有管理哲学根基(如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念等)和具体结构的管理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管理转型与管理创新时,还必须添加进创新方法成分。十二、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方法论基础之三1、管理谐协创新所谓管理谐协创新,乃指由以下一组操作所组成的过程或方法。具体过程如下:第一,寻找诸极(可以是两极或更多极)。极则泛指一切具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