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18685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方案的计划安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符合各村实际、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计划。因地制宜的确定生活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的布点、规模、处置区域,科学选择适用的处置模式,合理配备保洁员(分拣员),整体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二)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可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等方式,达到“建成一点、辐射一片”的目的;在安排上,应以特色精品村、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等为切入口,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等,使日常生活

2、垃圾的收运处置减量明显,社会效益明显。(三)完善制度、确保长效。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制度,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逐步形成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分类关。(四)技术创新,安全运行。以“适用、先进、安全”为方向,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分类APP远程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创新,引进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分拣处置方法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加强分类收运、处置设施运营监管,严格控制分类

3、收集、分类处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目标任务在_年的基础上,新建垃圾分类处理村_个,使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覆盖率提高_%以上;同时,建成_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和_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具体_见附表)。三、实施办法牢牢把握“源头一分钟、中间一把尺、最后一公里”三个环节,落实垃圾分类处理部门统筹、乡级_、村级实施三级责任,抓好健全体系、完善设施、宣传培训三个重心,切实开展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一)分类办法现阶段将生活垃圾按照可腐烂(堆肥)和不可腐烂(堆肥)进行分类。有条件的村可以对不可腐烂(堆肥)垃圾进行细分,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1.可腐烂(堆肥)垃圾

4、。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动物内脏、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秆、枯枝烂叶、谷壳、笋壳、残次水果和饲养动物粪便等生产垃圾。采用生物发酵制肥资源化处置设施或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2.不可腐烂(堆肥)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图书、包装纸等,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可回收垃圾经垃圾超市回收后由废旧物品公司或专收废旧物品人员联系收购,一般由村卫生保洁员(分拣员)负责。(2)有害垃圾。是

5、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物质和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规定,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有害垃圾在集中收集后,交与具有相关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进行处理,其他一般的有害垃圾采用填埋处理。经处理后,不应对地表水、地下水、空气产生二次污染。(3)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妇女卫生用品、破旧陶瓷品、烟头、渣土等难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运至垃圾填埋场或转运到环保热电厂焚烧处理。(二)收集、分拣办法村级配套分类垃圾桶由各乡镇(街道)_进行统一采购,分类垃圾桶需标注“可腐烂

6、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字样,按户发放一套(_只),并在村内放置公用分类垃圾桶。村民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到户用垃圾桶,并收集到公用垃圾桶内(鼓励示范村及有条件的试点村由保洁员上门回收,进行二次分拣,并对住户的分类情况进行评价),由清运员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三)处置办法1.不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按照“户集村收、企业清运、乡镇监管、县级处理”的处理模式,运送至垃圾填埋场或环保热电厂焚烧处理。2.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必须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的处理技术实施,其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可选择以_式进行处理。(1)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技术。经设备发酵、堆肥处置,实现可堆肥垃圾资

7、源化和减量化。(2)太阳能堆肥处置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垃圾渗滤液回喷技术,促进堆肥加快反应与生成。(3)有措施的还山还田。部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居住人口少,可采用建设可腐烂垃圾发酵池的方式,将分类后的可腐烂垃圾进行发酵后还山还田。(4)其它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四、工作步骤县级层面主要围绕“出台一个垃圾分类县域规划、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培养一批垃圾分类能手、发掘一批肯干敢干的乡村干部”七个一展开,乡、村级层面应与县级同步调、共节拍,因地制宜抓好项目实施。(一)项目前期阶

8、段(_月_月)县级层面:1.完成县域农村垃圾相关基础数据普查;2.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规划编制;3.出台_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4.完成资金申报等工作。乡、村级层面:1.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选择和申报;2.完成垃圾处理站选址、政策处理、审批、项目设计和招标等前期工作。(二)项目实施阶段(_月_月)县级层面:1.出台相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管理制度;2.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规划编制;3.开展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指导、督查和协调工作;4._一次县级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现场会;5._一系列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乡、村级层面:1._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管理和

9、督查;2.开展并完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包括垃圾分类设施采购布置、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等。3.逐村制定垃圾分类实施办法,修订村规民约,落实乡镇联系村、村两委联系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联系农户的三级责任制度、考核评比办法、奖罚办法,公示上墙。(三)项目验收阶段(_月_月)县级层面:_开展项目验收、做好工作总结。乡、村级层面:完成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归档;完成项目初验,落实项目整改。(四)长效管理阶段(_月以后)县级层面:落实运维管理资金,并结合洁净乡村相关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和考核。乡、村级层面: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正常开展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设备、设

10、施正常运行。五、保障措施(一)加强_领导。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_,专门负责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_协调和推动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由_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_实施的分工负责机制;并逐级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明确工作职责。组建由农办、宣传、环保、建设、妇联、教育、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指导小组,配合做好分类发动、试点选定、方案制定、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监管、资金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管护等相关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主体,

11、会同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负责做好现场施工的统筹协调、群众发动、政策处理、现场监督、项目公示等工作。(三)强化资_障。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出资,加快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充分调动村_和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发动农户投工投劳、适当收缴农户保洁费等,实现共建共享。同时,把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运行维护经费纳入村庄保洁资_障范围,确保设施长效运行。(四)规范制度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实施村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约束机制和制度,确保设施常态规范运行:建立源头追溯制度

12、,严格定时定点投放,对垃圾桶进行编号,出台网格化管理制度并上墙;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把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建立计分奖惩制度,定时检查村民类收集及定时定点投放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计分并适当奖惩,月考核评比及奖惩情况上墙公示;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将党员干部联系户_、考核情况上墙。_年,拟对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的奖励_万元,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和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奖励_万元。(五)加大宣传力度。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工作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民心工程,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和进村入户等宣传活动,积极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妇_童、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群体,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政策措施、垃圾处理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