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01KB
约8页
文档ID:501103616
人格障碍的类型_第1页
1/8

人格障碍的类型一 •临床表现1•共同临床特征人格障碍的特征,国内资料将其归纳为:(1) 早年开始,一般在青春期开始,男性可以更早表现2) 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且性格的某些特征 过分发展3) 人格偏离的牢固性一旦形成后不易改变,矫正困难,预后不良但 到40〜50岁以后可渐趋缓解4) 对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5) 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偶然动机所驱使 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6 )适应不良,自己感到痛苦又贻害于周围2.临床分型(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是以明显的猜疑或偏执为主要特征的 一类人格障碍多见于男性,类似名称有狂信型人格(fanatic personality), 诡辩型人格(querulant personality)这类人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 觉,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 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置疑则出现争论,诡 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感,不愉快,缺乏幽 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 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米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之正 确评价;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

易发生偏执狂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归纳如 下:① 敏感多疑,患者往往把别人无意的甚至可能是友好的行为表现,误 解为怀有敌意或轻蔑,或者没有足够根据即猜疑别人伤害自己② 有一种将周围事件解释为具有某种“阴谋”的不符合事实的先占观 念③ 极端地自信、自负,自尊心很强④ 固执己见,常常认为只有自己是最正确的,听不得不同意见,不相 信反面证据⑤ 记恨,对拒绝、侮辱、伤害不能宽容,久久耿耿于怀,并将挫折和 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⑥ 个性很强,主观性强,工作能力强,好与人争辩,并固执地追求个 人的利益或权利,不相信别人,很难以事实或说理来改变他们的认识或想 法⑦ 易于产生病理嫉妒信念,过分怀疑配偶或恋人对己不忠,但不是妄 想2) 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又称关闭型人格(shut-in personality,Hoth, 1913)或内向性(autism, Bleuler E, 1950)一般在童年早期开始长期存在其主要表现为退缩,孤独,沉 默,隐匿,不爱交往情绪缺乏和冷漠,不仅自己不能体验欢乐对人亦缺乏 温暖,爱好不多;过分敏感而且害羞,胆怯、怪癖,对表扬和批评均反应不 良;未丧失认识现实的能力,但常表现孤立行为,趋向白日梦和内省性隐蔽; 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性。

对人际关系采取不介入的态度;缺乏性兴趣;缺 乏亲密和知心朋友DSM-III除分裂样人格障碍外,又增加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 障碍,其目的是缩小精神分裂症的范围分裂型的特征是思维古怪,他们在感知、社会交往和行为上虽有异常, 但未达到精神分裂症的程度,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反常的,固执的,有时可 见短暂的怪异思维发作,超价观念和特殊行为这类人通常被认为是边缘 型精神分裂症这类人格障碍的家族中有较高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Kety等,1982)ICD-10号召慎用这一诊断,因为其与单纯型精神分裂 症,分裂样、偏执型人格障碍均无明显界限回避型人格障碍虽有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但他渴望与周围接触,是 有别于分裂样和分裂型的这类人对社交的不利后果非常敏感,在抵制这 种敏感的过程中表现焦虑害羞和悲伤周围对他们的轻视和忽略以及其他 社会负性影响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由于他们无时不在期待上述情况的出现, 故而与社会隔绝他们经常为不能与周围人适当相处感到苦闷,并缺乏自 尊心分裂样人格障碍并非终生如此,后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尚未明 确,国内外资料指出,半数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人格为分裂样的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人格障碍中对 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

多见于男性此类人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的 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 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① 咼度攻击性:精神病态患者具有咼度的冲动性和攻击,个别也有无 攻击行为的Cleckley(1941)区分病态人格为两类,一类为冲动-攻击型, 一类为社会退缩型Buydeus-Branchey等(1989)发现15岁以前有暴力行 为的人到成年较之那些15岁以前无此类行为者易于发生暴力他们将反社会人格分为具有攻击型行为和不具有者二类,前一类具有终生发生人身 暴力(physical violence )的倾向② 无羞惭感:传统认为此类人无羞惭感,缺乏与焦虑相关的自主神经 反应(包括皮肤直流电反应)伴有焦虑和抑郁的反社会人格为“心绪恶劣性精神病态(dysphoric psychopathy)”,这类人与不伴焦虑的反社会人格患者比较,表现智力功能 困难,存在自杀观念,易于激惹,伴发其他神经症特点,住院时间长,对 治疗反应不良他们认为伴发焦虑和抑郁的精神病态可能代表一种特殊的 综合征③ 行为无计划性:精神病态患者的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 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

④ 社会适应不良: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因其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 著差异而引人注目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经验中取 得教益,因此本症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行为的模式A•这类人在儿童少年期常有某种情节轻微的反社会行为,如学习成绩 不良,逃学,违反校纪,反复说谎、偷窃、对抗长者,攻击人,参与或挑 起斗殴等,或曾受学校惩罚或开除等B•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 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务C. 法纪观念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有 不符合行为准则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如破 坏公共财物、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等多种形式的犯罪,甚至伴发药物或酒 精滥用被社区或公安机构强制性教育或劳教、拘留或刑罚D. 缺乏责任心、义务感,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如经常旷工、长久待业 或多次无计划地变换职业,对妻儿不予照顾或抚养,对家庭漠不关心E•对挫折耐受性低,易激惹,轻微刺激即可引起暴力或攻击行为,行 为具有某种冲动性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有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 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

F•缺乏内疚感,不能由经历中的失败或惩罚中吸取教训,而且易于责 怪别人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 吸取经验教训;自私自利,自我评价过高,狂热但不动人的行为G•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 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关系,对子女不闻不问如夫妻关系难以维 持1年以上H.过早性活动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极为少见,他们往往违犯 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有时他们被迫来就诊,其时大多表现紧张, 抑郁,认为周围对他歧视,遭人憎恨这种认识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 甚至到年长(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反社会”一语虽系政治社会 用语,但也从这一侧面突出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危害这类人在监狱和劳 教机构占相当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惯犯,往往因发生反应 状态而送精神病机构要求医学鉴定4)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攻击性人格障碍ICD-10将情绪不稳定 型人格障碍分为冲动型和边缘型,此二型均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 出表现冲动型的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暴力或威胁性 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

这种人常因微小的刺 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时可出现暴 烈的攻击行为,行动时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 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 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这种冲动发作也常因少量饮酒而引起临 床表现归纳如下:① 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吵,尤其是受到他人非议时②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③ 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④ 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⑤ 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⑥ 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⑦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⑧ 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5)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寻求注意型人 格障碍(attention-seeking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癔症型人格障碍 (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以高度情感性和以夸张的行为吸引注 意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一般认为女性较为多见,随年龄增长可逐 渐改善。

此型可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并存主要表现为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 稳定,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 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极端情绪性,情感 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难以与周围保持长久的社会联系;长久 渴望得到理解和评价,感到容易受到伤害,高度的幻想性,往往把想象当 成现实;不停地追求刺激,不能忍受寂寞,希望生活似演戏一样热闹和不平 静;外表及行为显示不恰当的挑逗性,打扮得花枝招展卖弄风骚,甚至调情,诱惑人,但性生活被动,虽有时体验到性乐,却往往是性感缺乏的;言语、 举止和行为可能类似儿童,情绪不成熟这种人与癔症间关系不似既往想 象的那样密切,癔症的病前人格为表演型者仅20%,而非常严重的表演型 人格障碍却可终生不发生癔症表演型人格亦可为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 病的病前特征表演型人格亦常涉及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这是由于这类人与反社会人 格有一定重叠,易于发生违犯社会法纪的行为它也常常是抑郁症、焦虑 症的病前人格特征临床表现如下:① 过分情感性即自我戏剧化,即过分夸张的情绪表达患者整个精神 活动都渲染着十分浓厚的情绪色彩,而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和迅速变化, 使周围的人感到患者表现是过分夸张的,似乎是表演性的、故意惹人注意 的。

② 情感肤浅,易变,极不稳定,往往由一种情绪状态转变为另外一种 情绪,甚至与原来相反的情绪状态情绪还易于由羡慕、崇拜转到敌对, 由顺从转到对抗患者的判断推理也是易变的,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思维活 动也受情绪很大的影响,如认为某人好即把该人说得完美无缺,但是可能 由于一点小事引起患者的不满,又把该人说得一无是处③ 暗示性高,感情上的好恶决定了暗示性,如感情是正性的即易于接 受这样的暗示,负性的就难于接受暗示④ 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需要自己成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成为别人 注意的中心即感到很不痛快,患者还愿意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成为大家注 意的焦点,他们在外表上、行为上表现得过分吸引人关注,希望得到人们 的赞扬,有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招摇过市或者危言耸听、哗众取宠⑤ 自我中心倾向,患者沉溺于自我,只考虑自己,少考虑别人或不顾 及别人不只是常常夸耀自己的才能、智慧,而且有时还强求别人符合自 己的意志或需要,如不如意时往往即给别人以难堪或表示强烈不满⑥ 丰富动人的幻想,患者思考或讲话时常常掺杂以丰富的想象,讲话 时夸大其词,有时甚至把假想的事情和现实的事情掺杂在一起难以区别, 从而可能给人一种似乎是说谎的印象。

这就是所谓的病理性谎言 (pseudologia phant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