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74023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基本情况本设计XXXXXXXXX.进行设计计算。重庆三元玩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砖砌承重。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水泥砂浆容重20.石灰砂浆容重17.分项系数。可变荷载.楼面均分布荷载为7.5.分项系数。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14.3.=1.43); 钢筋 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级(=300)钢筋.其它均用HPB300级(=270)钢筋。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度是4.8m

2、。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其间距是1.9m。楼盖的布置如图1-1。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高度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50mm。图1-1 楼盖布置图.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2.1.1板的计算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内力。2.1.2荷载恒荷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活荷载标准值横荷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2.1.3内力计算次梁的截面.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则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中间跨 跨度差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

3、2-1所示。 图2-1 计算简图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2-1。表2-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截面1边跨跨内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内C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计算跨度2.1.4截面承载力计算。C30混凝土.=14.3。HPB300钢筋.=270.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2。表2-2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截面位置边区板带(1-2.5-6轴线间)中间区板带(2-5轴线间)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支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M()3.48-3.482.34-2.673.48-3.480.82.34=1.870.8(-2.67)=-2.14

4、0.0670.0670.0450.0520.0670.0670.0360.0410.0690.0690.0460.0540.0690.0690.0370.042219219146172219219118134选配钢筋6/81706/8170619061606/81706/817062006200实配钢筋面积228228149177228228141141支座截面的受压区高度系数均小于0.35.满足弯矩调幅的要求;所以.2.1.5板的裂缝验算裂缝宽度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按弹性方法计算截面弯矩.考虑可变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有式中折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折算可变荷载标准值.五跨

5、连续板满布荷载下相应截面的弯矩系数.按有关表格查的;五跨连续板最不利荷载布置下相应的弯矩系数.按有关表格查的。由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跨中和支座弯矩:受弯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光面钢筋的相对粘结特征系数.C30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保护层厚度c=15mm20mm,取c=20mm.计算过程见表2-3.裂缝宽度均小于一类环境规范规定值。表2-3 板的裂缝宽度验算截面1B2C32.32-3.051.30-2.421.59228228149149149202.9266.8170.6317.5208.60.010.010.010.010.010.4560.6100.3340.6890.474(mm)11.43

6、11.438.578.578.57(mm)129.44129.44106.56106.56106.56(mm)0.1080.1910.0550.2100.095注: ,取。2.1.6板的挠度验算截面的短期刚度由下式确定:式中.矩形截面.各截面的短周期刚度如下表所示。截面1B2C32192191461461460.4560.6100.3340.6890.4740.00370.00370.00240.00240.00241.8821.5671.6121.0101.305由上表可见.与很接近.满足0.52,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取整跨刚度为计算挠度.这样的简化使挠度计算大为方便。长期刚度按下式确定

7、其中. 第一跨挠度最大.对于等跨连续板可只验算该跨挠度。永久荷载满布.可变荷载在1.3.5跨布置.又相应表格查的相应的挠度系数分别是和.于是挠度:2.2 次梁的设计2.2.1次梁计算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2.2.2荷载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梁侧抹灰 活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2.2.3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取=4.675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图2-2 计算简图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分别见表2-4、表2-5。表2-4连续次梁弯矩计算截面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计算跨度表2-5 连续次梁剪力计算

8、截面A边支座B(左)离端第二支座B(右)离端第二支座C中间支座剪力计算系数0.450.60.550.55净跨度=4.675=4.675=4.55=4.5554.6774.8166.7466.742.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又.故取一类环境.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为25mm.单排钢筋截面有效高度取=365mm。 判别T型截面类型:各跨跨中均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过程见表2-6。表2-6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跨中(1)离端第二支座(B)离端第二跨跨中(2)中间跨跨中(3)中间支座(C)弯矩设计值()

9、53.0053.0034.51-39.440.1600.1600.0910.1040.1750.1750.0960.110选配钢筋564.21044334.0383实际配筋512322312412=565=1140=339=452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2.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截面尺寸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1)验算截面尺寸.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箍.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箍筋间距s: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

10、加20%。先调幅整箍筋间距.大于箍筋最大间距200mm.最后取s=200mm。(3)验算最小配箍率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实际配箍率.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2.2.6次梁的裂缝宽度验算次梁的折算永久荷载;折算可变荷载。变形钢筋的相对粘度特征系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c=25mm。荷载标准值下弹性分析的荷载弯矩系数.裂缝宽度的计算过程见表2-7.各截面的裂缝宽度均满足要求。表2-7 次梁的裂缝宽度验算截面1B2C341.00-51.5524.54-41.4828.65565565339402339245.32308.45227.96324.94266.140.01410.01410.010

11、00.01010.01000.7220.7990.6290.7020.609(mm)1212121212(mm)115.59115.59143.5142.54143.5(mm)0.2080.2640.1950.2760.221由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跨中和支座弯矩:2.2.7次梁的挠度验算按等刚度跨度连续梁计算边跨跨中挠度。短期刚度: 其中.; ; 。长期刚度:其中.挠度系数与板相同.挠度:2.3 主梁的设计2.3.1主梁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2.3.2荷载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及梁侧抹灰重量等效为集中荷载。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 8.174.8=39.22主梁自重 1.20.25(0.65-0

12、.08)1.9172=8.13梁侧抹灰 1.20.015(0.65-0.08)1.9172=0.67G=48.02活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Q=18.54.8=88.8G+Q=136.822.3.3计算简图主梁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柱上.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为350mm350mm;墙、柱为主梁的铰支座.主梁连续梁计算。图2-3 计算数计算跨度:边跨取最小值 中间跨:跨度差 (5.715-5.7)/5.7=0.26%10%.则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2-3。2.3.4内力计算及包络图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进行计算.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不同截面下的弯矩及剪力的计算见表2-8、表2-9。表2-8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基本不利内力+213.63166.37-140.68-48.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