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0718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提要:主楼底板厚2500mm,裙房底板厚度1100mm,浇捣混凝土方量较大,厚度大,属大体积砼。浇捣时拟采用地产e网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 主楼底板厚2500mm,裙房底板厚度1100mm,浇捣混凝土方量较大,厚度大,属大体积砼。浇捣时拟采用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和综合温控施工技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进度设计 浇筑部位浇筑混凝土标号混凝土浇筑面积混凝土浇筑最大 厚度混凝土一次浇筑量 塔楼底板 裙楼底板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度计划

2、 浇筑次数浇筑计划计划投入混凝土泵数量计划每小时每台固定泵浇筑进度计划每小时平均浇筑混凝土总进度计划浇筑能力 第一次计划46h完成5500m3混凝土浇筑任务4台固定泵30m3120m35500m3 第二次计划54h完6500m3浇筑任务4台固定泵30m3120m36500m3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 底板混凝土单次浇筑量较大,我们根据上海商品混凝土市场供应情况,通过对混凝土供应商信誉、资质、规模,原材料、试验能力,交通供应能力等综合考察评估。按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进度设计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正常供应能力应不小于每小时120m3方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 浇筑时间 现场砼最大供应量在浇筑表面积最

3、大处,即通过圆心截面。砼薄层浇筑,流淌坡度按1:8考虑,每层覆盖左右,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浇灌间隙时间按4h计算。 则底板施工每小时砼最少需求量为: Q843/4100m3/h 砼输送泵每小时输送能力为: P430120m3/h满足混凝土最少需求。 混凝土的制备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裙楼部分墙、柱c35、粱板c35,办公塔楼部分墙、柱、连粱c60、粱板c3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很重要,应在浇捣前二个月进行试块小样试配,并按此配置相应的试块,分3d、7d、28d三组,分别进行试压,每组试压的最低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在相同龄期的强度。经试

4、压成功后,方可确定优化的配合比,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确定配合比时,还应考虑底板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型外加剂,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碴水泥,粗骨料优先选用540mm石子。根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施工期间我司将联系有实力的专业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配合。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必须采取统一材料、统一配合比和坍落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布置及泵车、搅拌车数量配备: A.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泵车数量的安排,应根据本工程施工条件,以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冷缝为原则,而搅拌车辆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确保混凝土在斜面处

5、不出现冷缝。底板砼浇筑总方量约为12000m3,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根据现场情况,在浇筑底板砼时拟配备四台混凝土输送泵,根据经验数据确定混凝土泵送平均产量3050m3/h,一区可以在36个小时内浇捣完毕,二区可在54小时内浇筑完毕。详见底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B.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个出料口配备4台振动器,其中三台用于施工,一台备用,振动棒为6根,长度6m,每根固定管配备3名振动手,3-4人接管、拆管、翻管,2名翻锹手,1名管理人员,所有人员按2班制配备(12小时/班)。 c.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

6、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D.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而过长,引起离析。 E.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做到三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板揪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遍,滚压平整,最后在终凝前用混凝土抹光机抹平收光,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F.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混凝

7、土泌水处理示意、振捣器布置示意图详见底板浇筑节点示意图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为保证养护质量,并从经济角度考虑,本工程养护拟采用草袋加塑料薄膜。 本工程主楼底板厚度为2500mm,强度等级为c35,S8抗渗设计。 Tmax=T0+Q/10 Tmax:混凝土内部最高升温值()。 T0:混凝土浇筑温度()取施工时当地平均气温20。 Q: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m3)按矿渣硅酸盐水泥,420kg/m3计在:Tmax=20+420/10=62。 养护采用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草袋,再覆盖一层塑料薄

8、膜,薄膜和草包应叠缝,草袋厚度: 其中: :养护材料所需厚度(m) :养护材料的导热系数(w/mk)草袋取/mk 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取/mk. Tmax: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62 Ta: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处温度差,内外温差控制在25 Ta=Tmax-25=62-25=37 Tb:施工时天气平均气温,取20 k:传热修正系数值取 H:区底板厚度为。代入上式计算,即: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提要:主楼底板厚2500mm,裙房底板厚度1100mm,浇捣混凝土方量较大,厚度大,属大体积砼。浇捣时拟采用地产e网 区底板厚度为,代入上式计算得厚度为: 计算如下表: 板厚草

9、袋厚层数 四层 两层 故:主楼底板处养护须在2层薄膜中加入1层草袋进行养护,裙房底板处养护须在2层薄膜中加入1层草袋进行养护,本计算在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及实际单方水泥用量进行调整,而具体养护时,还必须根据测温值和温差及时进行调整,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时,可逐步揭除保温层,以调节降温速率。采用以上养护方法养护周期约2-3周。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控制及了解底板施工时,混凝土内部各阶段、各部位温度变化,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要对整个底板施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及时调整保温措施,调整养护时间,

10、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及降温速率小于3/d,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拟对整个底板施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信息化测温工作。 为提高测温的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益,本工程将采用温度传感器联电子计算机的全自动化测温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连续的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自动显示和记录,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干扰因素,不需要工人下到基坑中工作,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所测得的温度数据稳定、准确、可靠。 A.测试设备 测温仪:cw-A智能测温仪 多路转换箱:与cw-A智能测温仪配套转换箱,用于多测点自动切换传感器: 北京森恩电子仪器厂生产的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B.测温原理 温度传感器:自动测温的关键部分

11、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由硅扩散电阻,封闭做成的,它的灵敏度是%/,即如其常温阻值是850,而温度变化1则电阻值就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重复性好。这种密封的传感器可以放在混凝土当中,通过耐温导线将其变化的信号引出。 测温原理硬件示意图详见下图: c.测温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传感器按测温点布置方案,固定在钢筋上; 传感器的两根导线,一根为公共线,另一根为信号线; 计算机到传感器的连接线为6芯电缆线。每一个竖向测温点布一条6芯电缆线,电缆线通过排线钢管引到计算机控制室。 电缆线的排布应按布点方案,并尽量避免施工损坏和影响施工为原则下进行。 完成测温系统安装后,进行系统调试。 在加电的情况下,使用专

12、用检试程序测试每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情况,要求检测温度在1之间。 系统在正式测温之前进行一天的系统调试,使其状态完全满足要求。 运行传感器检测程序;运行系统检查程序;运行测温程序;这些程序能够运行通过后,系统调试完成,可以投入正式测温运行。 D.测温点布置 a.竖向点布置: 竖向测温点布置,应能将混凝土竖向的温度分布检测为原则,一般布置上、中、下三个混凝土内部测温点和一个混凝土表面上控制中的测温点。 竖向测温点布置,按照顶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底表面温度的检测要求进行布设。 平面测温点布置按照混凝土浇筑方向、浇筑时间的不同,结合同一时间浇筑的不同区域对照的检测要求进行布设。 b.平面测温点布置: 平

13、面测温点布置是根据基坑外型而布置,在中轴线横线和斜线方向均可作为各部位的代表,上中下布置是把基础中各层次的混凝土内温度差直接反映出来,以便在已做好的保温控制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调整和确保混凝土最终质量。 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本工程测温点布设详见附图表:温度和应力测试点布置示意图。 c.测温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传感器按测温点布置方案,固定在钢筋上; 传感器的导线,通过排线钢管引到计算机控制室。 电缆线的排布应按布点方案,并尽量避免施工损坏和影响施工为原则下进行。 系统在正式测温之前进行一天的系统调试,使其状态完全满足要求。 采集系统如下图所示: 测温时间 在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值基本稳定,并继续检测一周后,

14、确保表面保温保湿覆盖层拆除不会导致内外温差值急聚上升时停止。 E.测温时间 底板的混凝土温度从混凝土浇筑到混凝土硬化,有一个从升温到降温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尤其是降温过程,要混凝土内部接近大气温度,往往要有几十天的时间,而实际上测温并不需要测如此长的时间,一般有1520天就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为此,测温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开始,约16天结束,如果此时混凝土与大气的温差还大于20,则考虑延长一段时间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F.测温线的保护 在测温过程中,测温电缆线的保护是测温成败的关键,这次在底板混凝土硬化后对最下层的支撑拆除,这对测温线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这在布线走向,外露保护等都要考虑,相应措施如下: a.布线尽量少,并且避开最下层支护,从中层支护梁上走过。 b.对设温布线后,加强作业班组人员保护措施,交底内容为设温走向及传感器的位置,防止人为损坏现象发生。 c.严禁在外露线区域电焊作业和混凝土浇筑时在设有传感器和电缆线地方插振动棒。 G.温度、温差监测优点: a.监测速度快,通常用人工检测一遍需一小时的工作量,用计算机技术检测仅需三分钟就可完成,并将经运算后的检测结果以数据及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供阅看及打印;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