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07175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没资格利用本地芦苇资源,却要舍近求远高价进口纸浆大庆造纸业的尴尬节能减排不过关、原材料涨价逼停半数纸厂资料片策划王海波本报记者杨赞文/摄“芦苇,生产纸浆的优质原料。大庆芦苇面积10.5万公顷,年产芦苇近50万吨,芦苇产量居全省首位。按理说,这一资源优势应该可以助力大庆造纸业的发展。但是,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了解到,因为达不到相关标准,本地的这一优质资源,企业却没有资格利用,我市造纸厂所需纸浆80%得进口。芦苇,这嘴边的“肥肉”,却让外地企业一车车地拉走。具有资源优势的大庆造纸业,如何在困境中主动出击?”减排、原料两大问题夹击半数造纸厂关门5月30日8时,大同区的纸业园区异常安静。“13家造纸

2、厂只有4家在生产,能不安静吗!”大同区工业和科技局负责人梁文战说这话时有些无奈。据梁文战介绍,大同区的纸业园区早在2006年时就有13家企业入驻,其中3家企业始终没有投产。剩下的10家企业,刚投产时效益都不错,年产值平均在2000万左右,产品占据了东三省市场。但是到了2009年前后,一些企业陆续关停,现在正常生产的只有4家。大同区的造纸企业数量占全市的70%,大同区造纸业现状如此,全市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几年前,全市大大小小的造纸厂有近20家,但是现在半数企业都处于关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造纸厂负责人无奈地说,“规模小,很难过节能减排这一关。”造纸

3、业是高污染的行业,由于小企业资金不足,经营水平低下,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固体废物无法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很难过节能减排这一关,不得不停产。小企业几乎都停产了,规模大一些的企业经营状况又怎么样?据了解,我市在产的造纸企业,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纸浆涨价。按理说,大庆的纸浆应该相当丰富,因为大庆有120万公顷湿地,芦苇面积多达10.5万公顷,年产芦苇近50万吨,芦苇产量居全省首位。而芦苇是生产纸浆的优质原料。“这就是大庆造纸业的尴尬,因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造纸企业如果自己加工纸浆,年加工量不得少于5万吨,而我市绝大多数造纸厂都达不到这个规模。”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行业管理科张明春

4、说。“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生产纸浆,只能依赖进口,这几年进口纸浆一再提价,利润越来越小了。”大同纸业园区一家纸业公司工作人员说,企业所需纸浆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去年5000多元/吨,今年涨到了6000多元/吨,质量好的纯木浆已经达到了7000元/吨。“听说下批货还要涨价呢,再涨就干不下去了。”他说。海达纸业是我市最大的一家纸业公司,生产的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很受欢迎,但是不敢进多家大型超市。“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怕进去之后产品供应不上。”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福军说,受纸浆限制,他们根本不能满负荷生产。据了解,近日,在黑龙江省2011年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大庆有四家造纸企业名列其中。企业规模

5、小,投入产出率低,是企业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优质、低价芦苇成他人“嫁衣”八成纸浆靠进口大庆造纸企业一年需要几十万吨纸浆,这些纸浆都来自哪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行业管理科张明春给出的答案让人惊讶:“我市造纸厂所需的纸浆80%依靠进口。”其原因主要是,进口纸浆质量好。他说,进口纸浆价格一再上涨,导致企业利润越来越小,有些企业已经在赢亏临界点徘徊。采访中,同鑫源纸业负责人说,1吨芦苇可以加工出0.7吨纸浆,而1吨芦苇的收购价在四五百元,再加上人工费、机械磨损等费用,利用地产芦苇加工1吨纸浆成本在3000元左右,而进口1吨纸浆价位在6000元左右。相比之下,自己生产纸浆至少能节省一半。“我们也没办法,

6、谁让咱规模小啊?只能进口了。”一家已经停业的造纸厂负责人很无奈,他说进口纸浆成本太高,而企业加工能力又小,根本不挣钱。像稍大一些的企业,加工能力大,即使原料成本高,薄利多销也可以勉强维持下去。大庆造纸业的纸浆“进口依赖症”颇具被迫和无奈的意味。既然本地丰富、优质、低廉的芦苇原料无法利用,那么,这些原料又流向了哪里?据了解,我市芦苇资源本地造纸厂没用上,却让外地的造纸厂捡了便宜。“每到芦苇收割的时候,齐齐哈尔市、吉林市等地的大车呼呼地往大庆来,成天成宿地往外运芦苇。”大庆的一家造纸企业的负责人说,每每这个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嘴边的“肥肉”被人抢走了。弃小扶大强化龙头大庆造纸业困境出击面对这样的尴尬

7、和无奈,大庆造纸业甘于现状吗?在国家严加管理,进口纸浆一再提价的情况下,我市一些造纸企业已经从中看出了门道儿,开始更新设备扩大规模。今年年初,大同区纸业园区同鑫源纸业开始建设年可加工5万吨纸浆的生产车间,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随后还会再建设二期、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年加工原浆能力至少在10万吨以上。“不但解决了自己企业所需纸浆问题,剩余的纸浆还可以解决本地其它造纸厂纸浆依赖进口的问题。”同鑫源纸业负责人说。海达纸业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一家纸业加工公司,面对进口纸浆的不断上涨,今年企业也进行了扩建,扩建后年可加工纸浆9.5万吨。张明春说,国家对造纸企业的从严要求,进口纸浆又不断提价,部分造纸企业难以承受,然而,这恰恰是给造纸业一次洗牌的机会。他说,这些因素是在逼迫规模小、污染大的小企业退出历史舞台,这不但有利于造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我市纸业的竞争力。“我们将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造纸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让他们尽快做大做强,起到龙头引领的作用,进而推动大庆纸业的发展。”张明春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玉忠教授也认为,国家对造纸行业严格细化的淘汰措施,其实是在鼓励企业朝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弃小扶大做优,放弃污染高、产能低的小企业,把资金、人力、物力集中到大企业身上,这也是给产品质量好、污染排放少、资源利用充分的先进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