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07053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七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讲义北师大版(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 值得拥有热点题型七 分离规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一、遗传中的致死问题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1)实验步骤:_;_;_。(2)结果预测:.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如果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审题关键(1)由题干可知“某隐性致死

2、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2)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3)实验目的是“探究受X射线辐射的雄果蝇X染色体是否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由此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假设该隐性基因用a表示,正常基因用A表示,绘出遗传图解如下。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XaY个体全部死亡,F2中雄蝇所占比例为1/3;若发生的是不完全致死突变,则XaY个体部分死亡,F2中雄蝇所占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若未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XaY个体全部存活,F2中雄蝇占1/2。P:XaYXAXA F1XAXaXAY F1互相交配F2XAXAXAXaX

3、AYXaY 11 11答案(1)实验步骤:让该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F1互相交配(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 统计 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2)结果预测:.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雄11)分离规律中的致死问题(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效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

4、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1.(合子致死)某种品系鼠的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本后代灰色灰色灰色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杂交组合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体B.由杂交组合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组合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体也有纯合体D.鼠毛

5、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答案C解析由杂交组合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组合中的双亲为杂合体;杂交组合中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体;结合杂交组合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会致死,因此,杂交组合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体,没有纯合体。2.(配子致死)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A.11 B.31 C.51 D.71答案

6、C解析亲本Aa自由交配产生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F1自由交配,产生的雌配子为1/2A、1/2a,由于aa的花粉败育,因而产生的雄配子为2/3A、1/3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中花粉败育植株(aa)占1/6,则正常植株占5/6,故选C项。3.(染色体缺失致死问题)果蝇缺失1条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号染色体上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与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正常翅果蝇杂交,关于F1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3B.翻翅果蝇占2/3C.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2/9D.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1/3答案C解析假设翻翅

7、基因用A表示,正常翅基因用a表示,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基因型为AO,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O,则子代基因型为AO、aO、Aa、OO(致死)。其中AO和Aa为翻翅果蝇,aO为正常翅果蝇,其比例为111,故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3,翻翅果蝇占2/3,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1/3,A、B、D项正确,C项错误。二、不完全显性遗传现象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

8、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审题关键(1)因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所得F2中红色粉红色白色121,则可知粉红色牵牛花个体为杂合体,假设为Aa,则红色为AA(或aa),白色为aa(或AA)。(2)F2中粉红色占2/3,红色占1/3,则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321。答案B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121。4.安达卢西亚鸡的毛色有蓝色、黑色和白点三种,且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为相

9、关遗传实验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PF11黑色蓝色黑色蓝色112白点蓝色蓝色白点113黑色白点全为蓝色A.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Bb,黑色鸡和白点鸡都是纯合体B.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C.黑色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约有为白点鸡D.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该鸡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BB或bb答案C解析根据第3组黑色鸡与白点鸡杂交后代都是蓝色,说明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Bb,黑色鸡和白点鸡都是纯合体,A项正确;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BB、Bb、bb,表现型也有

10、黑色、蓝色和白点三种,B项正确;黑色安达卢西亚鸡都是纯合体,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安达卢西亚鸡,C项错误;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的基因型为Bb,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BB或bb,D项正确。5.某育种机构用射线辐射处理一批纯合的白色小花瓣花的种子,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植株分别开白色小花瓣花、红色小花瓣花和白色大花瓣花。已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红花为隐性性状。某育种员选取一开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

11、,则选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从白色大花瓣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取出部分植株,随机交配若干代,Fn的花瓣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则Fn1中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_。答案AABb或解析因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即子代均开白花,由于红花为隐性性状,则该植物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后代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这是“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的基因型为Bb。因此选取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大花瓣的基因型为Bb,假设一: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无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441,即bb和B

12、b的基因型频率均为,BB的基因型频率为,则Fn中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假设二:小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无花瓣花的基因型为B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Fn的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441,即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均为,bb的基因型频率为,则Fn中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由此可知,Fn中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或。由于随机交配后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因此Fn1中B的等位基因频率也为或。三、复等位基因遗传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

13、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12A.两只白化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审题关键(1)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b)对白化(Cx)为显性;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c)对白化(Cx)为显性;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黑(Cb)对银(Cs)为显性,银(Cs)对白化(Cx)为显性。进而可推知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为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2)白化豚鼠的基因型为CxCx,白化豚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只有白化;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中纯合体有4种,杂合体有6种。(3)若双亲杂交子代要出现白化豚鼠,必然要求两亲本基因型通式为_Cx_Cx,又因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为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