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06931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1) 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标高系统。(2) 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近到远敷设。其一般的顺序为:电讯管、缆一电力电缆一热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3)为 了便利管线综合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管线在市政道路下的位置,大中城市一般均有基本定位, 各城市可以统一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上的方位。如规定电力电缆、煤气、污水管线布置在道 路的东侧或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在作小区管线综 合时,规划设计单位宜遵循当地的上述规定,并结合小区实际,统一合理地解决各类管线的 位置。这是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关键。(4) 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

2、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电讯管、缆一热力电缆一电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其中, 要点是电讯管缆应在其他管线之上,而污水管线则应在其他管线的最下方。(5) 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 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6) 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 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已建的永久管线。(7) 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 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见表

3、2 -3 - 21)的要求。(8) 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设施的最小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垂 直挣距表(见表2-3 - 22)和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表(见表2-3 - 23 )的要求。(9) 为了方便旋工、检修和不影响交通,地下管线尽可能不要布置在交通频繁的机动车 道下面,可优先考虑敷设在绿地或人行道下面,尤其是小口径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讯 管缆。其次,才考虑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大管径的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等较少检 修的管道才可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10) 条件局限时,电讯、电力和热力管线可架空敷设。要注意电讯架空线一般不宜和电 力架空线合杆架设。当不得已采用合杆架

4、设时,其架空线之间的距离应予保证。参见架空线最小垂直与水平间距表(表2-3 -24)。(11) 为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土方量,某些性质同类的管道可在留出安装检修距离后平行 或上下共沟敷设,但性质相悖的管道,如电力管线与煤气,则严禁近距离同沟敷设。场地设计可能涉及的工程管线包括了城市公用设施的各个方面。一般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 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 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场地中的管线布局,压力管线均与城市干线网有密切关系,管线 要与城市管网相衔接;重力自流的管线与地区的排水方向及城市雨污水于管相关。在进行管 线综合布置时,应与周围的城

5、市市政条件及场地的竖向规划设计互相配合,多加校验,才能 使管线综合方案切合实际。(一) 需注意的问题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 载等影响而损坏。(2) 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 应共沟或靠近敷设。(3)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集 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4) 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管

6、线布置在车道下。(二) 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a. 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入深的安排下 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 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b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 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c. 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将检 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d. 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流 电

7、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e. 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f. 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a)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b)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g. 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h. 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i. 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2)地上和架空管线敷设原则:a. 地上和架空管线应不影响交通运输及人行安全。b. 应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c. 无干扰的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同一支架上。

8、(3)管线敷设发生矛盾时的处理原则。临时管线让永久性管线;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可弯曲的让不可弯曲的;新设计的让原 有的;有压力管道让重力自流的管道;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管线综合基本情况:1、煤气管埋深在1.5米左右(路面与管底或流水底),标高约在1.82.2米之间。2、电缆沟(排管)覆土层不小于50cm,以道路人行道顶面或绿化带标高为准,标高在 2.52.9米之间。3、综合通信管线埋深在0.81.3米之间(沟底),人行道下最小埋深:塑料管0.5米, 钢管0.2米。4、给水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0米。5、通信(中国电信)管线一般埋深在1.01.2米以上,本设计中小区内部采用小手孔 和标准手孔,且塑料管道采用全包封,故管道埋深一般在0.50.9米左右。管道坡度一般为 34%o,最小不小于2.5%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