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105085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巴金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揭示题目。2、谈话交流,导入新课。老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巴金都有一定了解了,那么,咱们来说说,交流一下

2、好不好?生交流对巴金爷爷的了解。老师点评:听完同学们的交流,老师觉得巴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那巴金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巴金在文中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边读边圈画出相关语句。【教法解读: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直接揭示题目。然后通过师生的交流,加深对巴金的了解,引导学生在心中生成“巴金爷爷真了不起”的想法,为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做铺垫。】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句子。老师提问: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巴金爷爷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谁来读读你圈画出的语句。1、一读体会巴金谦虚的品质。出示:不要把我当作什么

3、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八十七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老师提问: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从这几句话中你读出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品质呢?【教法解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巴金先生虽然著作等身,却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谦逊的可贵品质。】2、二读体会巴金对祖国和同胞的爱。老师提问:巴金爷爷对祖国的爱深刻吗?你从那个词体会到的?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问:同学们,想不想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教法解读:课程标准中指出:能联系上

4、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个环节中,以关键词语为突破口,朗读感悟为途径,让学生感受巴金对祖国和同胞的爱,体会其中的情感。】老师提问:是呀,爱就是巴金爷爷创作的动力与源泉啊!同学们,只有用爱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感动读者呀。这就启发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学生回答:写出心中的爱,写出真实情感【教法解读:在写作教学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但是平时大部分学生写作时不能表达出心中的真情实感,而通过感受巴金的创作动力和源泉,学生就能更好的感悟到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是创作的根本。】3、三读体会生命的意义。老师提问:是呀,好文

5、章要靠真感情啊!第三自然段中,巴金谈到了对自己的认识,谈到了对祖国的爱,还谈到了他的一个愿望,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余下的内容,去找一找巴金爷爷的愿望。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圈画出示: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老师提问:同学们,“开花结果”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巴金爷爷是怎么说的?学生思考回答出示: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老师提问:这里的开花不是自然意义的开花,而是指为社会增光添彩。那么,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吗?能说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吗?巴金为社会增添了那些光彩呢?学生交流讨论:(著作等身、谦逊的品德、关爱孩子等方面

6、)老师提问:同学们都说出来自己的理解,都很有道理。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结果了,让我们读读屏幕上的这段文字感受一下。出示:巴金爷爷不是富翁,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位几十年不要工资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却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1995年以来,巴金爷爷向希望工程捐款59万5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叮嘱他的儿女们,别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教法解读: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具体的课外资料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巴金的无私奉献,以及巴金用他的实际行动使他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老师提问:巴金爷爷用他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开花结

7、果。正如他在第三自然段中说的,我们的生命怎样才能开花?出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老师提问:同学们来一起读读这段文字。思考:这里的“花费它们”是指?板书:爱、同情、精力、时间老师提问:能找到文中一个词来替代“花费”这个词语吗?学生圈画并回答:奉献 板书:奉献【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找替换词语来理解文本中的较难理解词语,这样能够降低学习词语的朗读,理解文本的难度。】师:只有为他人奉献出自己爱、同情、精力和时间,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才会有

8、意义。让我们深情朗读这段文字。老师提问: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事情做起才能让生命开花呢?(提示:可以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以及与同学的相处等方面说说。)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师:同学们,老师听出来了,要想生命开花,生命有意义,就要奉献,就像巴金爷爷在文中说的出示: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师:让我们一齐读巴金爷爷的人生箴言,铭记在我们心中。老师总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哪怕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也能让我们生命的花朵散发出幽香。【教法解读:课文的这一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通过三步读的方法分层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另外,语文是一门综

9、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结合具体材料和身边的小事,学生不仅能更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而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巴金爷爷也想让自己的生命继续开花,散发出幽香,但是生命是有限的,于是巴金爷爷这样感慨:出示: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所以,巴金爷爷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了什么样的希望?同学们快到文中找找。板书:惜时出示:亲爱的家乡的

10、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老师提问:同学们巴金爷爷是怎么称呼孩子们的?(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这表明什么?(巴金爷爷很爱孩子们)谁来用亲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聆听巴金爷爷的殷切期望。 【教法解读:让学生把自己想成巴金爷爷,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读出巴金对孩子们的关爱,读出巴金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读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师:同学们听懂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里的“你们”指的是家乡的孩子们;仅仅是家乡孩子们的吗?不,是对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所有孩子的殷切期望

11、,能领会巴金爷爷对我们的期望吗?好,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出示:把最后一段中的“你们”换成“我们” (朗读要充满阳光,充满激情,充满希望。) 师:巴金老爷爷真是用心良苦啊,他通过这封信教育我们要谦逊、要奉献、要让生命开花结果、要珍惜时间,我们怎能辜负他的希望呢? 让我们全体起立向巴金爷爷立下我们的决心。(再读课件: “我们.”)从同学们动情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好好学习的决心。【教法解读: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换人称朗读,让孩子们向巴金立下决心:要谦逊、要奉献、要让生命开花结果、要珍惜时间,体会巴金的写作目的。】三、拓展延伸

12、,升华主题认识。1、读颁奖词。同学们,巴金爷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全中国,因此,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们的颁奖辞。出示(播放音乐):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叩响了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老师范读)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感动读出对巴金的崇敬之情吧!(生齐读)【教法解读:通过老师的深情朗读,学生们已深受感染,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此时,学生们会深深地被巴金的

13、无私、对生活的热情所感动。心中必然会升腾起对巴金的无比崇拜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再去读一读这段文字,自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2、从同学们的动情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巴金爷爷的无比热爱与崇敬之情。那就将你对巴金爷爷的热爱和崇敬用一句真诚的话语来告诉巴金爷爷!生写作。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结束语:同学们,对巴金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怎能一语道尽呢?就让我们将千言万语化为实际行动,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吧!【教法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小练笔,让学生写出心里想对巴金说的话,抒发对巴金爷爷的

14、无比热爱之情,崇敬之情,将写读说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四、作业设计。(可任选一项)1、以正规书写格式,给巴金老爷爷回一封信。2、抄写一个课文中让你感动的片段。3、可以用名言概括巴金爷爷的品质。4、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去读一读巴金的作品。【教法解读:从应用、书写、积累、读书这四个角度去设计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激发学习语文和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五、板书: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爱 同情谦奉 惜逊 献 时 精力 时间【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反映出文章的结构安排,而且用图画方式形象直观的点出文章主旨:让生命开花结果。这样就一

15、目了然,加深印象,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教学设计思路与依据(详见教学设计中的教法解读)一、教材简析这是一封巴金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书信,语言文字朴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表达了巴金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感情。课文通过书信中的语言文字,表现了巴金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其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巴金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的依据是只有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才能进一步读懂整篇课文。难点的依据是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