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5014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法所月工作总结司法所二OO五年大调解工作总结今年,我们通过积极创建“大调解”机制,以“大调解”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好来信来访和纠纷处置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群体性矛 盾,为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xx年我街道各级调委会共调处群众各类民间纠纷80余起,涉 及人数520余人,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6.8%。其中群集性 来访13批,涉及人数350余人;个体性纠纷67件,涉及人数104人; 涉及企业改制、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劳动保障、低保就业等各类 以及一些个体性问题。同时,我所参与集中处理了 “三路一桥,历史 遗留问题、杨村兑付纠纷、岔道、大圣社区安置房分配纠纷

2、等重大纠 纷。1、强化“大调解”工作基础建设。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在街道 层面,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主任、分管政法的领导任 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司法、公安、信访、土地、村建等各个职能 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 心”。在社区层面,调整充实社区调解委员会组织。在居民小组、住 宅小区建立维护稳定群众自治协会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 师、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排查反馈存在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 定信息,积极化解矛盾,从而形成“街道一社区一群众协会”上下联 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强阵地建设。街道在司法所6间办 公用房的基础上,专门为调处中心划

3、出3间办公室,建立了接待室、 调解室、档案室,添置了各项办公设施,做到了有办公桌椅、电脑、 空调、电话等良好办公条件。在社区,则普遍形成了 “信访、警务、 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为避免出现当 事人“申诉无门”而引发上访闹事现象,有效防止纠纷激化和群众性 事件发生。我们着重加强信访信息阵地、调解人员队伍建设,让群众 来访有门进,群众意见有处讲,矛盾纠纷有人调。为此,街道专门成 立信访办,并配足信访人员:其中专职信访人员3名,司法所兼职信 访人员6名,每天安排1一2名信访人员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意 见和要求。2、完善“大调解”工作制度建设。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 月召

4、开一次由社区主任、治调主任参加的工作例会;每周由各社区反 馈稳定工作动态;基层居民小组综治协会会员随时反馈不稳定信息。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 并及时做出处置预案。二是领导周三接待日制度。坚持实行党政领导 周三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并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的来访,能当场 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 并跟踪督办。对于确实不能解决的,也坚持向群众做好说服和解释工 作。三是接待登记制度。对群众的每一件来信来访,街道调处中心都 认真进行登记,做好记录,并填写分流交办意见,由分管领导签署意 见后交由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理,办理结果告之调

5、处中心备案,调处 不成的及时回流中心或告之当事人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四是限期处理 制度。根据各类不同纠纷,分别制定调处完成期,各人民调解委 员会和相关部门对其调解的纠纷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调处不 成的及时回流中心或告之当事人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五是重大疑难纠 纷请示报告、会办制度。对政策性较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各类重大的疑难纠纷, 都由调处中心及时向分管领导以及街道报告,研究处置方案,集 中时间集中力量会办,尽可能妥善解决。六是督查回访制度。为 提高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矛盾纠纷的调处水平,对矛盾纠纷分流 后进行跟踪、了解、监督并指导,掌握调处情况,今年下半年,我们 在岔路社区建立了“

6、纠纷评议室”,邀请纠纷当事人的邻居、街坊作 为居民代表参加纠纷调处的旁听,让他们“听身边事,评身边人”, 听取群众对矛盾纠纷调处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反馈,一方面 促进了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社区形成好的风俗习惯。 七是考核奖惩制度。将“大调解”工作纳入街道对各社区、部门和单 位的千分考核。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 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调处化解矛盾工作不力,致使矛盾纠纷激化,造 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将追究相关部门、个人的责任。3、健全“大调解”长效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 调解”运作机制,街道加强“大调解”机构成员单位的分工协作和整 体联系,突出强化在矛

7、盾纠纷的处置上下功夫。一是建立规范的工作 流程。为保证“大调解”机制的有序运作,街道根据纠纷处置程序, 及时制定了“大调解”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群众来访、接待登记、 立案受理、分流指派、依法调处、结案归档、跟踪回访七个工作流程, 详细制定每个流程的工作方式、工作要求以及具体工作部门,确保了“大调解”工作在实际的运行中有章可依,规范有序。二是建立分工 协作的工作机制。今年3月,街道党工委下发了关于矛盾纠纷、群 众来访事项移送和归口调处。进一步明确了调处中心成员单位 的分工和协作,形成矛盾纠纷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调处一分 流一会办”三段式纠纷处置模式。三是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街 道按照上

8、级要求的“预警在先,矛盾早消化”,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工作。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工作例会、每周不稳定上报以及纠纷 信息的快报制度,认真疏理本辖区内近阶段存在的不稳定隐患,研究 处置方案。同时,为改变纠纷找上门、有纠纷才去调解的被动局面,变被 动为主动,掌握矛盾纠纷的隐患,司法所干警深入群众的家中,与群 众谈话、座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及时排除隐患或有针 对性的进行法制宣传,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由于 上下联动很好地执行了快报制度,使得街道快速、妥善处置了岔道社 区圩塘、圩村集体土地占用问题,宋村、赵村群众要求尽快拆迁问题, 中前社区征地兑付等数起群众性矛盾。四是建立职能整合的调处机制。大调解中心在纠纷调处中,专门建立起多个部门职能整合的调处工作 机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等街道亲自过问、会办、 督办,相关职能部门整合优势,积极参与。例如:马山、中前、杨村 社区群众反映征地补偿安置问题、都是在调处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排 查疏理后及时上报党工委、办事处,在街道的高度重视和直接主 持下,多次召集司法、信访、土地、拆迁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群 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逐一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统一的答复意见。 统一口径,逐门逐户向群众答复,反复向群众讲明。由于细致到位, 各项资源有效整合,工作人员力量集中,较为妥善地处置了数起群众 性上访事件。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