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易混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04883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易混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育学易混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育学易混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育学易混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育学易混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易混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易混点(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生物来源论和心理来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教育的社会性。1、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的教育古罗马帝国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雄辩术原理2、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小朋友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在教育史上初次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初次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小朋友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小朋友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教育事业应当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亚里士多德3、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开始了教育学

2、的独立摸索阶段 “泛智教育”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4、培根于123年,初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5、第一种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觉得应当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本的是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主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本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一般教育学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是指: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明了、联合、系统、措施 教育性教学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

3、父”的教育家6、出名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命题: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教育本质杜威有关道德教育的见解: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应通过社会生活和各科教学进行杜威实用主义所倡导的重要教育观点: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小朋友为中心、从做中学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康德8、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老式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9、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发展性教学理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

4、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涉及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1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构造,提出了构造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11、我们敢说平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她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1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觉得,“我们平常所见的人中,她们之因此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她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她的这一观点

5、觉得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12、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瓦根舍因1、提出构造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可夫范例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构造教学理论 布鲁纳 倡导发现法教学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所有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一般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所有艺术”。15、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学记16、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 苏格拉底17、觉得科学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措施

6、论基本的是:培根培根教育观点:经验化教学:知识源于感觉,注重经验的作用;科学归纳法:真理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归纳;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一文中初次指出应当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18、国内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中国的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国内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教育学著作)19、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出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20、国内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六艺 西周时 春秋时为六经 宋后来四书2、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性:原始社会2、国内古代私学最早昌盛于-春秋

7、时期,以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23、“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学记豫时孙摩:豫通预,避免。时:及时。孙通驯:循序渐进。摩:互相学习 使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 摩:互相观摩、取长补短24、布鲁姆提出的教学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觉得教学应当以掌握学习为指引思想,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25、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探求教育学问题的是_的_。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被公觉得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的是 凯洛夫的教育学国内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

8、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6、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规定性定义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觉得教育的定义方式有三种:(1)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2)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合适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合适阐明;(3)大纲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当是什么的界定。27、“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在古代欧洲,曾经浮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雅典教育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 德育 智育 美誉和谐发展的

9、教育,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措施也比较灵活,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 有修养和多种才干的政治家和商人29、“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性。古代埃及设立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的。“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性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重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古代希腊: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古罗马:重要形式是家庭教育,学校有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30、西欧奴隶社会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结束的标志是东罗马帝国灭亡。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的教育体系 :欧洲奴隶社会31、

10、无论是古罗马人的七艺还是中国儒家的六艺,都体现了一种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抱负。其中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儒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抱负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七艺是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的中心是(礼、乐、)教育。七艺涉及三科四学,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2、教育立法是_社会教育发展的一种明显特点。近代西方近代社会注重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

11、提供保证。这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明显特点、国内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的考试形式是_八股文明代后来,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34、记诵吠陀经是_的教育内容。古代印度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育 典型著作吠陀3、教育的心理来源说模仿 生理来源说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能连本带利)“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体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引,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来源说劳动来源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劳动才有米)神话来源说是中国的朱熹生物来源说是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心里来源论是美国的孟禄劳动来源论是苏联的米丁斯基、苏

12、联的凯洛夫36、古代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古代社会教育涉及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这两个时期的教育中,罾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脱离。3、所谓教育先行,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条件之下,为了经济发展,必须一方面发展教育。现代社会提出的“教育先行”重要体现了教育的()特性。:生产性38、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学校产生的条件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本;(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发明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

13、足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39、古代社会教育的特性:象征性B: 刻板性: 专制性40、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明显特性是“学在官府”,又称之为“学术官守”。41、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说文解字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就是培养后裔让她多做好事。4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过程43、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德国44、教育影响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涉及教育内容、教育措施与组织形式和

14、教育手段等。从内容上说,重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重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措施和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体系中,“六学二馆”浮现于:唐朝46、觉得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利托尔诺教育学史上有关教育来源的学说有:(1)神话来源说;()生物来源说;()心理来源说;(4)劳动来源说。生物来源说觉得教育来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以及英国的沛西.能;心理来源说觉得教育来源于小朋友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劳动来源说觉得教育来源于劳动,代表人物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因此,觉得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说是生物来源说,代表人物是利

15、托尔诺和沛西能。7、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措施”的教学四阶段论的是:赫尔巴特有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需要我们理解:(1)18出版了其代表作一般教育学;(2)觉得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本的;(3)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以“统觉”思想为基本,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措施”的教学四阶段论()强调教学的教育性48、20世纪初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作出伟大奉献的教育家是(陶行知)。核心是:生活即教育被毛泽东称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49、“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词最早见于()。孟子在国内,“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端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