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04841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货币银行学_55281426660467092.精品文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15年秋季期 末 考 试货币银行学学习中心:知金上海 姓名: 王芳芳 学号:081886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

2、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一、题型简答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每个学生都必须按规定完成3道简答题和2道分析论述题。二、题目学生根据自己学号尾数完成相应的题目:学号尾数为1、6:简答题1、4、11;分析论述题5、6。学号尾数为2、7:简答题6、8、13;分析论述题1、5。学号尾数为3、8:简答题3、10、12;分析论述题2、4。学号尾数为4、9:简答题7、9、15;分析论述题3、8。学号尾数为5、0:简答题2、5、14;分析论述题4、7。(一)简答题1、什么是纸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制有何特点?答: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

3、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的特点:(1)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应用货币;(2) 纸币本位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3)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4)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5)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现金货币流通日去缩小。2、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4、银行信用是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的?答:商业信用规模受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信

4、用链条不稳定,而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信用规模不受限制、无方向性、链条相对稳定,所以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客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因此,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5、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功能?6、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哪些不同?7、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它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方针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9、中央银行独立性含义的实质是什么?中央银行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独立

5、性?10、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11、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述的货币需求的构成。答:凯恩斯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从而形成了自身的货币需求理论。他从庇古等人那里承袭了前两个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并自己独创了一个投机动机。(1) 交易动机指的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又可以再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前者对应于个人后者对应于企业。(2)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3)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前两者的强度部分取决于需要现款时临时借款的可靠性和代价取决于持有现

6、金的相对成本;而后者则直接与市场的现行利率即投资的回报率有关。12、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基础货币?其控制力如何。13、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哪些?商业银行如何扩大自身的负债能力?14、为什么中央银行被称作“银行的银行”?15、基础货币的定义是什么?它对货币供给有什么影响?(二)分析论述题1、我们平时提到的 “ 信用缺失 ”、“ 消费信用 ” ,所指的 “ 信用 ” 含义是否相同?若不同,如何理解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3、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4、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信用货币的?其创造存

7、款货币的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制约?5、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1)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2) 它们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机制分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到存款之后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

8、节。具体说来,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自然就会增加,而用于放贷的资金相应减少,实际上就减少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再贴现率。当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时,可以用手中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实际上就是向中央银行申请的一种再贷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所支付的利息比率就称为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同样可以控制商业银行能够用于放贷的资金量,由此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增减变化,最终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

9、用。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就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性行为。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则通过金融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增加货币量,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3)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它们的优点分别是:再贴现政策: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会提高对企业的放款利率以平衡收支,从而社会对借款的需

10、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的目的。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与它的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传效果。存款准备金: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这点同于再贴现政策;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威力很大,这种调整有强制性;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公开市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政策具有主动权,即政策的效果并非取决于其他个体的

11、行为,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其他两项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卖出和买进证券的动作可大可小。公开市场业务有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央行能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发生经济形势改变,可以迅速作反方向操作,以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适应经济情形的变化,这相较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的一次性效果是优越的。它们的缺点分别是: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的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另外,再贴现政策工具的

12、灵活性比较小,缺乏弹性,若央行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使市场利率经常波动而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存款准备金: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其有强大的冲击力。这一政策工具只能在少数场合下使用,它只能作为调节信用的武器库中一件威力巨大而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公开市场:是对经济金融的环境要求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有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其中完善包括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 是证券操作的直接影响标的是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还只是起间接的作用。6、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答: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3、1) 相垄断发行原则。有利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也便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过完全占有货币发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加强自身经济实力。(2) 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否则就会出现通货不稳,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进而导致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危机的爆发。(3) 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发生,确保国民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7、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中央银行在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能否同时达到这些最终目标?为什么?8、高利贷这

14、一信用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与现代信用有何区别?在现代经济中是否还存在高利贷信用,为什么?三、要求1、答题的格式要求宋体小四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单倍行距,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字体颜色一律为默认黑色。特别说明:不允许出现任何网络粘贴的痕迹。2、答题的内容要求简答题的字数不需要太多,但是一定要切题。分析论述题的答题篇幅需要比简答题长,分析一定要切题。四、评分标准总成绩100分,共5道题,每题20分。成绩由答题内容、答题格式两部分构成;答题内容占80%,答题格式占20%。特别说明:答题内容如果出现大篇幅的网络粘贴现象,会被评定为不及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