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04829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教学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2.学习集气瓶的使用 ,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能归纳说出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学习探究方法 ,感受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述能力 ,以及实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实验 ,观察记录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

2、、端正认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逐步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根底的 ,激发进一步学好化学的热情。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准确的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2.学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三、教学难点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表述及总结。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澄清石灰水、火柴、细木条、滴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假设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假设干。学生准备:饮料管、玻璃杯、玻璃片。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3分钟引导提问:“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 ,人时刻都要呼吸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

3、么 ,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学生积极答复: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吸入的是空气。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 ,科学探究并非很深奥 ,学会关注生活 ,从生活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新课讲授40分钟提问: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你能具体说一下什么不一样吗?板书:提出问题学生大胆猜测: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D.提出问题 ,大胆猜测 ,激发学

4、生探究欲望。提问:同学们做出这种猜测 ,有依据吗?讲解:同学们用已有知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 ,这种猜测是有依据的 ,是科学的猜测 ,而不是胡乱猜测。科学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根底 ,只有猜测科学 ,探究才有意义 ,否那么探究就没有意义。板书:科学猜测用生物和自然知识进行解释。了解猜测应是有依据的 ,而不能是胡乱猜测。提问:做出猜测之后 ,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板书:设计实验学生答复: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引导帮助:这是我们在初中化学中第一次接触到实验设计 ,所以今天由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为了帮助大家能够顺利得出正确结论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积极思考有关的实验设

5、计 ,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师生一起 ,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实验:教师演示 ,学生当助手:1.向一瓶氧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2.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3.向一瓶空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4.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木条。5.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对学生的答复表示充分的肯定 ,投影背景知识和探究范例。学生观察 ,分析 ,思考总结: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 ,燃烧越旺 ,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B.二氧化碳可以使然着的木条熄灭。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 ,说明二氧化碳越多。培养学生观察

6、 ,总结能力。提问:方案设计好之后 ,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板书:进行实验答复:进行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过渡:上节课后要求大家预习并练习步骤二的操作。大家用什么替代品进行的练习?操作是否成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大家能否帮助解决? 学生积极答复:盆子、饮料管、玻璃杯、塑料瓶、玻璃片、瓶盖等等。并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讨论。学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教师强调:盛满水、先盖住小局部再平推、倒立在水槽后不要松手、缓缓吹气、不要倒吸、水下盖盖儿、拿出正放学生认真聆听、体会。强调以提高学生的标准操作能力。过渡:实验前我们先一起梳理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引导。布置任务:按照设计的实验逐步探究人体吸

7、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时 ,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投影引导实验学生观看、思考、理解。学生逐步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完成投影练习。学生亲身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问:通过实验过程收集证据 ,我们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你能依据实验总结一下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结果吗?投影总结思考总结后答复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投影练习:根据所学 ,完成练习。及时稳固。反思与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认识和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进行反思 ,概括所得。养成课后及时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我们认真的实验 ,细致的探究 ,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吸入的空气中多 ,而氧气含量少。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这种严谨、认真的探究精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