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045155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试卷初中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江西省中考试卷语文试题说明: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2) ,化作春泥更护花。(3)羌管悠悠霜满地, , 。(4)黑云压城城欲摧, (5)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 ,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6)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 , (用醉翁亭记)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A.狡黠 追溯( hu) 一泄千里 忍俊不禁( n )B狼籍 针

2、砭( b )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g)C.休憩 挑衅( xn) 毛骨悚然 气冲斗牛(du)干涸 哽咽() 名符其实 孜孜不倦( zi )3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分)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由然而生。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

3、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B. C. D 6.在不增删文字的前提下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1)突出和强调“孤孤单单”:我仍然感

4、到,我只是一个孤孤单单的人。(2)突出和强调“不止一次”:节日的礼花不止一次地点燃我心中的火种。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字)(2分)本报北京 4月21日电 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ww.worldiitalary.rg) 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

5、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活动,完成下列试题。(6分)(1)武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1分)()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与战争相关的诗词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以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2分)诗词名句:小说: 军事人物: 战役: ()下列图片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彩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座雕塑,

6、体现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3分)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9-10题。(4分)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9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B.初夏 C.晚秋 D初冬0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5题。(0分)【原文】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

7、!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白话解释】 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

8、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直臣。”【注释】【1】匡:辅助【2】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3】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上:指汉

9、成帝【5】张禹:汉成帝的老师【6】将:拿。【7】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8】辑:连缀。【9】旌:表彰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廷 已 易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分) 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9题。(1分)闲读梧桐 余秋雨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

10、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朝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队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

11、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在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从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

12、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亲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落漠。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

13、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6、我三次“临窗读树”,“梧桐”的外形以及我对梧桐的印象各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梧桐”的外形我对梧桐的印象7、同样是遭遇风雨,外祖父和梧桐的抉择有什么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各是怎样的? (6分)(1)外祖父的抉择:梧桐的抉择:(2)对外祖父的情感对梧桐的情感:1、写一段包含下列关键词的优美文字,表达你对文章结尾自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