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4467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有箱梁二次浇筑成型工艺和箱梁一次浇筑成型工艺两种。1、箱梁二次浇筑成型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支架地基处理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安装底模安装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预压卸载及底模标高调整侧模及翼板模板安装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底板、腹膜钢筋绑扎底板、腹板预应力体系安装定位预应力筋制作穿底板、腹板预应力筋内侧模安装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搅拌顶板钢筋加工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搅拌千斤顶、压力表配对检验灰浆配制底板、腹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试块制作养生底板、腹板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试块试验拆除内侧模及施工缝处理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绑扎顶板定应力体系安装定位穿顶板预应力筋顶板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试块制作养生顶板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试块试验拆除内膜、侧模及翼板底模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孔道压浆试块制作养生封锚试块试验模板及支架拆除2、箱梁一次浇筑成型工艺流程钢筋加工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搅拌千斤顶、压力表配对检验灰浆配制测量放线支架地基处理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安装底模安装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预压卸载及底模标高调整侧模及翼板模板安装底板、腹膜钢筋绑扎底板、腹板预应力体系安装定位穿底板、腹板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制作内模安装顶板钢筋绑扎顶板定应力体系安装定位穿顶板预应力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试块制作养生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试块试验拆除内膜、侧模及翼板底模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孔道压浆试块制作养生封锚试块试验模板及支架除操

3、作要点(二次浇筑成型)1、测量放线( 1)依据基准控隹控制桩在地基上放出箱梁中心点及纵向轴线控制桩,直线梁段控制桩间距以 20m为宜,曲线梁段控制桩间不宜大于5m。( 2)按支架施工方案设计的地基处理宽度, 用钢尺从控制向纵向轴线两侧放出地基边线控制桩。地基四周边线距支架架外缘距离不宜小于 500mm;( 3)用白灰线标出地基边线控制桩,确定地基处理范围。( 4)用水准仪,依据支架施工方案,将地基处理的标高控线标注在墩台上,墩台间距较大时应适当加密控制桩。2、支架地基处理( 1)支架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填法(灰土、砂砾、碎石等材) 、夯实法等方法;对于软弱土层可采用挤密桩法或化学加固法等方法( 2

4、)采用换埴法时,先将地基表面不适宜材料彻底清理干,然后铺筑换填材料,每层松铺厚度不不应大于 300mm,摊铺时用推土机推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平地机配合施恋工,使压实大于 95%,平整度小于 15mm。( 3)不需换土时,先将地基表面不适宜芏材料彻底清理干净,推土机推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平地机 9L 配合施工,使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达到本款第( 2)项要求。( 4)对于软弱土层,可采用挤密桩法蓟或化学加固法等方法,具体施工方法参照相应软基处理施工工工艺标准。3、支架基础施工( 1)支架基础形式应本着经济、施工方便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双向或单向铺枕木、木板或型钢等方法。( 2)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时,其断面尺寸及强度等级应依据施工荷载及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条形基础顶宽不应小于200mm,其施工程序如下,1) 用全站仪放出底板边线或条形基础的中线。2) 对地基标高进行检查,超高部分全部铲除。3) 模板安装,模板可采用钢模板或木质模板,也可以在基础顶面挖出凹槽作为模板。4) 钢筋安装,设有钢筋时,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将钢筋就位并绑扎牢固。5) 混凝土浇筑及养生,施工时严格控制平整度及标高,初凝后适当洒水养生,洒水时注意不得浸泡地基。( 3)当采用枕木、木板或型钢基础时,枕木、木板或型镏钢规格应依

6、据施工荷载及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但其宽度不宜小于 200mm,其施工程序如下:1) 对地基标高进行检查,高出部分全部铲除,低洼处回填适宜材料并整平夯实。2) 放出每排基础的中线。3) 依据基础中线将枕木、木板或型钢就位。枕木及木板就位可人工进行,型钢就位采用人工困难时应采用机械,就位前在基础顶部泼洒细砂一层,使其与地基密贴;双向铺设时可采用焊接、螺栓及销钉等方式使其成为整体,纵横交叉点有缝隙时应用板或木板予以填充,不得留有空隙。( 4)按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 验算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沉降。4、支架安装( 1)支架可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及扣件式钢管支架等支架形式。(

7、2)扣式钢管支架安装程序及方法1)依据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位置线。2) 在基础上墨线交叉点摆放底座,将立杆插于底座上,采用3Om和 1.8m 两种不同长度立杆相互交错布置。3) 装扫地杆;将水平杆接头插入立杆最下端碗扣内,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其紧4) 采用 3.0m 长立杆向上接长, 顶部再用 1.8m 长立杆找齐(或同一层用同一种规格立杆,最后找齐),以避免立杆接头于同一水平面内; 立杆接长时,将上部立杆肝底端连接孔同下部 ) :杆顶端连接孔对齐,插入立杆连接销并锁定。5) 行水平杆安装,安装方法同“安装扫地杆”。6) 装

8、剪刀撑。7) 安装可调顶托。( 3)碗扣式钢管支架安装施工要求1) 支架安装前必须依照施工图设计、现规场地形、浇筑方案设备条件等编制施工方案,按施工阶段荷载验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报批后实施。2) 支架安装可从箱梁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也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推进,工作面不宜开设过多且不宜从两端开始向中间进,应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以免支架失稳。3) 若基础平整坚实,立杆底座可直接用立杆垫座,若基础不平或不够坚实,支架底部应采用立杆可调底座座。4) 用于支撑的所有杆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 碗扣式支架的底层组架最为关键,其组装质量直接影响架整体质量,要严格控制组装质量;在安装完最下两层

9、水平杆后,首先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方正和纵向直顺度(对曲线布置支架应保证立杆的正确位置) ;其次应检查水平杆的水平度, 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小于 L/400 (L 为水平杆长度);同时应逐个检查立杆底脚,并确保所有立杆悬空和松动;当底层架子符合搭设要求后,检杏所有碗扣接头并锁6) 当箱梁为曲线梁时,可通过调整水平杆长度而使支架成曲线型布置。7) 支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 (厄为立杆高度),但最大不超过l00mm;水平杆水平度符合本款(5) 项的规定;对于直线布置支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1为纵向水平杆总长) 。8)

10、 纵、横向应每57根立杆设剪刀撑一道,每道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不应小于6m,与地面的夹角宜控制在4560之间,在剪刀撑平面垂直方向应每3-5排设一组;剪刀撑与水平或立杆交叉点均应用旋转扣件扣牢,钢管长度不够时可用对接件接长;剪刀撑的设置须上到顶下到底,剪刀撑底部与地基之垫实,以增强剪刀撑承受荷载的能力。9) 支架应设专用螺旋千斤顶托,用于支模调整高程及拆模架,顶托应逐个顶紧,达到所有立杆均匀受力;顶托的外悬长度不应小于 50mm,且不宜大于自身长度的 1/2 。10) 顶排水平杆至底模距离不宜大于 600mm。11) 支架高度超过其宽度 5 倍时,应设缆风绳拉牢。( 4)扣件式钢管支架安装程序

11、及方法1) 依据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位置线。2) 在基础上墨线交叉点摆放底座,将两排立杆按纵(横)向插于底座上。3) 用直角扣件将扫地杆按纵(横)向与立杆扣牢(主节点) 。4) 取两根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将其按横(纵)向扣紧在主节点上角,使其形成稳固框架。5) 按上述程序安装其他立杆及水平杆。6) 安装剪刀撑。7) 安装顶托。( 5)扣件式钢管支架安装施工要求1) 支架安装前按有关标准对杆件及扣件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规格不同的钢管不得混用,扣件与钢管应配套使用。2) 支架应设专用可调底座,可调底座的外悬长度视情况而定,但必须满足扫地杆上缘距基础顶的距离不

12、得大于 200mm的要求。3) 立杆需接长时,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葵,接口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即两竖向相邻水平杆之间且错开距离不得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其较近水平杆与立杆交叉点距离不得大于水平杆步距的 1/3 。4) 纵、横向水平杆可安装在立杆的左侧或右侧,横向水平杆可安装在纵向水平杆的上方或下方,但同一独立支架应统一。5) 水平杆长度不够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连接;采用对接时,接口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即两相邻立杆之间且错开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较近立杆与水平杆交叉点距离不得大于立杆步距的1/3 ;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1.0m,并应等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部扣件盖板边缘距杆端的距离不小于l00mm;顶排水平杆至底模距离不宜大于600mm。6) 每一主节点上角均须设置垂直于主节点平面的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主节点上角,该杆轴线距主节点中心的距离不得大于 150mm。7) 扫地杆即最下方水平杆的上缘距基础顶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m,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 跨并与立杆固定,高处靠边坡的立杆中心距坡顶的距离不小于500mm。8) 脚手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厄200(厄为支架高度),一根水平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