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04455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摘要:随着地区铁路建设力度加大,铁路路网规划持续实施,岩溶地区建设的 隧道明显增加,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但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 岩溶会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施工 企业需要多层次准确把握岩溶在隧道安全方面的具体影响,优化利用处治技术, 最大化降低岩溶影响程度,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与运行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结合 具体案例,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及处治技术。关键词:岩溶隧道安全影响处治技术岩溶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之一。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不可避免 会到各种岩溶问题,尤其是岩溶区域,岩溶发育复杂

2、化、类型多样化等,极易出 现“突泥、突水等现象。施工企业需要多层次深入分析隧道建设地区出现的岩溶 问题,从隧道安全角度入手,科学处治岩溶问题,提高隧道围岩安全性与稳定性。一、具体案例以云桂铁路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为例,在整治过程中,云桂铁路云南有限 责任公司转发了第三方检测单位隧道基底隐伏岩溶探测成果报告,云桂铁路 云南段18标段施工单位提供了云桂铁路云南段岩溶地区隧道岩溶及岩溶水核 查成果及附件,明确了整治范围,云桂YGTJ-1标中第一册平贯一号、平贯二号 及富宁隧道(部分)共33段异常段;YGTJ-2标中第一册八郎隧道、里颇隧道、 革朗隧道(部分)及保上隧道(部分)共34段异常段等。该段隧道

3、施工空间狭 窄,围岩不稳定性,各类施工机具设备活动频繁,隧道隐伏岩溶探查实施难度较 大,采用风枪探查隧底及周边岩溶,弹性波CT法、地质雷达法等物探方法作用 到该段落隧道底部岩溶探测环节,开挖过程中分段探查方法作用其中。隧道开挖 揭示岩溶并且与岩溶异常存在连续分布,岩溶异常直径或高度范围较大,岩溶异 常可能为地下水径流、排泄或地表水入渗通道。相应地,下面边便是云桂线云南 段岩溶隧道部分情况。二、岩溶对隧道安全的影响以云桂铁路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为例,从岩溶发育条件入手,地区岩溶类型并不单一, 对隧道工程项目造成多样化影响,比如,洞害、洞穴坍塌、水害,岩溶水对隧道工程项目的 影响是最大化的,导致隧道

4、存在安全风险,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具体来说,在隧道工程施 工中,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主要体现在突水突泥、地表影响等;在隧道投入运行后,也会受 到岩溶水的影响,出现渗水、开裂变形等问题,影响相关隧道段铁路行车安全。在此过程中, 施工企业要准确把握岩溶地区铁路建设具体情况,科学深入分析该段落隧道洞底、隧道洞壁 岩溶发育等平剖面图,采用现代化测量手段,科学实测洞内沉积物、积水等情况,也包括各 类建筑物跨越洞穴宽度、位置等,全面、深入明确岩溶在隧道安全方面的具体影响,采取合 理化的治理方法手段,从源头上科学治理隧道建设地区安全问题。三、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的处治技术1、处治原则在整治岩溶隧道安全问题中,施

5、工企业要坚持多样化整治原则,结合补勘地质成果、施 工现状及隧道地形地貌等一系列因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全面、深入分析云桂 铁路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问题,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合理化、规范化处理。施工企业要坚持 注浆加固、回填、排水降压等岩溶处置原则,规范化整治岩溶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该段隧道 安全性。具体来说,在处治岩溶问题中,施工企业要坚持钢管桩注浆加固原则,纵横向间距 12m,交错布置,以嵌入基岩为为基点,科学控制钢管桩具体长度,必须超过0.5米,以岩 溶隧道施工现场试验为媒介,合理调整注浆压力,确保该段隧道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施 工企业将动静分开处理方法作用到云南段隧底,注浆加固处理

6、076钢管桩,将微型桩支承道 床板应用其中,微型桩桩径为0300mm,横向每块板底设置2根,长度按嵌入基岩不小于 0.5m,注浆压力范围为0.30.5Mpa。此外,施工企业要坚持排水降压孔原则,根据云桂铁路 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具体问题,合理设置排水降压孔,排水降压孔纵向间距6m进行布置, 交错布置,错开环向施工缝不小于1m,施工时要根据钻孔施作时出水量大小,优化排水降 压孔的纵向间距。排水降压孔深度按仰拱以下0.5m控制,0100PVC管合理设在排水降压孔 中,设置好凿槽,槽深至中心水沟盖板下11cm,槽宽11cm,将PVC弯管埋设到凿槽内部, 排水降压孔内涌水直接引入中心沟,将开槽回填至原设

7、计仰拱顶面用微膨胀砂浆填充。2、具体处治技术2.1基底注浆在处治该隧道段岩溶问题中,施工企业要围绕补勘地质资料以及岩溶问题处治原则,巧 妙利用基底注浆技术,对异常段中共47段进行钢管桩注浆加固。如果采用076无缝钢管, 壁厚为6mm,如果采用042无缝钢管,壁厚为4mm。在基底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 好注浆孔间距,边墙部分要进行合理化加密,科学设置外插角,采用C20水泥浆,注浆压力 以不影响衬砌结构安全为准。施工人员要根据嵌入基岩深度,控制好注浆深度,如果处于溶 蚀破碎地带,注浆深度根据仰拱以下5m控制。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要坚持灌探结合的原 则,深层次探测岩溶具体发育范围以及发育性质。施

8、工人员要随时观察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 动态变化,如果注浆压力瞬间增大或者注浆量已不再规定范围内,施工企业要第一时间告知 参建各方,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出现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规范化处理。此 外,基底注浆加固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派专职人员观察注浆段落前后 12m范围内二衬表面的开裂、冒浆情况。一旦出现开裂或冒浆应立即停止注浆,并及时上报 与处理。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值并稳定持续10min不进浆的情况下可结束注浆。2.2钻孔回填与隧底排水降压孔设置2.2.1钻孔回填在处治云桂铁路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问题中,施工人员要注重钻孔回填技术的应用,对 异常段中共5段合理化钻孔,钻

9、孔为300钻孔,钻孔间距5-8m,回填适量的C20细石混凝土。 同时,异常段中共268段可根据隧道底部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排水降压孔,要设置在中线左 右两边,交错布置。如果处于溶洞段,单侧间距大都为4m,错开施工缝不小于1m。施工人员要准确把握应用到排水降压孔钻孔环节的钻孔,将适宜规格的PVC管设置在排水 降压孔内,将凿槽设置合理位置,控制好槽宽、槽深等,将PVC弯管科学埋设到槽内。钢管 桩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要及时安排相关人员沉降观测隧道,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 应大于15mm,并应满足无砟轨道有关设计要求。施工企业要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 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明确监控量测点设置原则、

10、量测频率等,科学统计、分析并评估 监控量测获取的信息数据,作为指导隧道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2.2.2隧底排水降压孔设置施工人员要根据衬砌型式明确排水降压孔设置深度,比如,带底板衬砌应位于中心水沟 以下不小于50cm,100PVC管底部设钻设泄水孔,以梅花形状来设置,孔径815mm,孔间 距15cm,用无纺布包裹PVC管位于围岩部分,包裹范围深入衬砌结构超过15cm。此外,施 工人员还要动态观测钻孔出水情况,合理加密排水降压孔间距,并告知参建各方。需要注意 的是:处理好隐伏岩溶之后,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利用C40微膨胀混凝土, 对注浆孔、探测孔等进行规范化封孔。2.3检测在处

11、治好云桂铁路云南段隧道隐伏岩溶问题之后,施工企业要采用钻孔取芯方法,检测 注浆情况,控制好钻孔取芯孔数。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很多部位都存在水泥结石体,要 将填满可注缝隙,注浆效果必须达到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中具 体规定。回填结束后,施工企业也要借助钻孔取芯,检测回填的密实程度,隧道开挖宽度范 围内以下钻孔取芯不能明显空洞。四、结语总而言之,在岩溶隧道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多层次准确把握出现的岩溶问题,客观 分析对隧道安全的具体影响,借助基底注浆、钻孔回填等技术手段,科学处理出现的岩溶问 题。以此,促使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

12、益,更好地推动地区铁路建设进程。参考文献:1 翟旭东,彭立敏.列车荷载作用下岩溶段连拱隧道基底累积变形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10,(10): 82-87, 98.2 张玉伟,王琪,李又云等.压力溶腔对岩溶隧道施工安全影响的数值分析J.南水北调与 水利科技,2016,14(5): 150-156.3 李利平,李术才,陈军等.基于岩溶突涌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及其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7): 1345-1355.王刚,王立川,仇文革等.关于季节性岩溶管道流对某快速铁路隧道衬砌破坏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隧道技术,2016,53(6): 210-218.5 李术才,袁永才,李利平等.钻爆施工条件下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最小安全厚度 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2): 313-320.6 郭佳奇,乔春生,曹茜等.侧部高压富水溶腔与隧道间岩柱安全厚度的研究J.现代隧道 技术,2010,47(6):10-16.7 陶志平,王海洋,杨涛等.岩溶尺寸及位置对隧道基底加载沉降的影响研究J.路基工程, 2017,(4):132-135.8 薛亚东,李硕标,丁文强等.隐伏溶洞对隧道施工安全影响的风险评估体系J.现代隧道 技术,2017,54(4):4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