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03277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1、基本概况12、编制依据13、工程概况23.1 基本情况23.2 地形地貌23.3 工程地质23.4工程地质条件33.5地下水情况43.6周围建筑物44、基坑护壁及排水设计方案44.1喷锚支护设计54.2排水设计75、施工准备75.1 劳动力计划75.2 主要进场仪器设备计划85.3 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86、总体进度计划97、土方施工107.1 开挖顺序及坡道留设107.2 渣土消纳107.3挖土及运输车辆的配置107.4施工方法107.5验槽118、本基坑工程难点和重点118.1工期紧118.2插入工序多128.3坑中坑开挖高差大128.4天气影响1

2、29、基坑监测方案及紧急情况预案129.1基坑监测129.2 紧急预案139.3雨季施工措施1410、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410.1噪声控制1410.2粉尘1410.3 遗撒控制1510.4 安全措施15计 算 书171、参数信息172、土钉(含锚杆)抗拉承载力的计算183、土钉墙整体稳定性的计算204、抗滑动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61、基本概况项 目内 容工程名称XXXX小区1#、2#楼工程地点河北XX市开发区建筑面积1#楼:11682.66 2#楼:12268.39建筑高度80.45m结构形式抗震墙结构层次地下2层地上27层建设单位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XX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

3、位XX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基坑支护设计北京XX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编制依据 总平面布置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设计施工图纸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3、工程概况3.1 基本情况1-2#楼工程位于XXXX住宅小区,主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结构形式

4、为抗震墙结构。地下二层为地下室,地上一、二层为商业网点及其它用房,地上三二十七层为住房。1#楼总建筑总面积11682.66m2,2#楼总建筑面积12268.39 m2,主楼基底建筑面积353.38 m2。1#楼0.000为311.60m,基础垫层底标高为-9.15m,对应标高302.45m;集水坑垫层底绝对标高为300.10m。2#楼0.000为312.00m,基础垫层底标高为-9.15m,对应绝对标高302.85m;集水坑垫层底绝对标高为300.50m。3.2 地形地貌场区地貌单元属XX市滦河二级阶地,场地整平标高为309.37310.54m,较为平整。 3.3 工程地质根据钻探和原位测试及

5、土工试验结果,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按地基岩土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及成因类型等特点,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砾石,现分层如下: 第一层:杂填土,杂色,稍蜜,稍湿,成份主要以碎石、碎砖、粉土为主。本层全区分布,厚度为0.902.40m,平均厚度为1.63m,层底埋深0.902.40m,平均埋深为1.63m,底层标高为307.55309.02m。 第二层: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局部相变为粉砂。本层全区分布,厚度为2.905.50m,平均厚度为4.13m,层底埋深4.207.10m,平均埋深为5

6、.76m,层底标高为303.13305.34m。 第三层:细砂,褐黄色,稍湿,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本层在大部分钻孔有所分布,厚度为0.402.10m,平均厚度为1.36m,层底埋深6.507.80m,平均埋深为7.40m,层底标高为302.04302.87m。 第四层:圆砾,褐黄色,中密,水位以上稍湿,水位以下饱和,砾石成份以火成岩、燧石为主,砾石成亚圆状,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重量的50,中粗砂充填,分选性差。本层全区分布,揭露厚度为3.2011.80m,平均揭露厚度为7.74m,揭露底深11.0016.50m,平均揭露底深为14.61m,揭露底层标高为293.35298.95

7、m。 第五层:砾岩,本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后城组砾岩,俗称“XX砾岩”。本层又分为强风化砾石和中风化砾石。强风化砾石:紫褐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硅质胶结,裂隙较发育,本层岩石属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全区分布,但只有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厚度为1.201.50m,平均揭露厚度为1.34 m,层底埋深17.0018.00m,平均埋深为17.38m,层底标高为292.05293.04m。中风化砾石:紫褐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硅质胶结,本层岩石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全区分布,但只有部分钻孔揭露,最大揭露厚度为7.80m,最大揭露深度为

8、25.00m。3.4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将拟建场区地质参数汇总于下表1:表1 拟建场区地质参数汇总表土层土性层底标高(m)平均层厚(m)1杂填土307.55-309.021.63 2粉土303.13-305.344.13 3细砂302.04-302.871.364圆砾293.35-298.957.745强风化砾岩292.05-293.041.34 6中风化砾岩各层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根据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该工程地层分布情况概述如下表2:表2 典型地层剖面序号成因年代岩土层名称柱状图层 厚(m)简 述1Q4m

9、l杂填土0.902.40由碎石、碎砖和粉土组成;2Q4alpl粉土2.905.55局部相变为粉砂3Q4alpl细砂0.42.1由长石,石英为主组成,4Q4alpl圆砾3.211.8火成岩、燧石为主3.5地下水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内均见地下水,属第四系潜水,圆砾层为其含水层,稳定水位埋深为8.509.70m,稳定水位标高为300.54300.84m。地下常水位在设计基底标高以下,所以暂不必考虑基坑降水施工。3.6周围建筑物1楼东面距3#楼13m(3#楼为在建住宅楼工程,主体已封顶,地上5层,无地下室),2楼距5楼16m(5#楼为在建住宅楼工程,主体已封顶,地上5层,无地下室),2楼南面距农

10、科所家属楼30.8m,2楼东南距7楼13.2m,西面距马路边18.8m, 1楼北面距职业学院宿舍41.68m。4、基坑护壁及排水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距围墙及建筑物距离太近,采用喷锚支护。4.1喷锚支护设计4.1.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下室平面图(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1.2锚杆设计 (1)锚杆直径及成孔方式:结合成孔及灌浆设备,锚杆采用钻空机成孔内设10钢筋。 (2)锚

11、杆长度、杆筋、间距及立面布置方式:(3)锚杆设计为全段摩擦型锚杆。由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计算。计算结果详见计算书,设计参数详见下表和喷锚支护方案设计图。 经计算采用6层锚杆其设计参数见下表3:表3 锚杆设计参数锚 杆 排 数 长度(米)倾角 ()杆 筋间 距(米)联 结 方 式备注SxSy第一排42010钢筋21.5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二排62010钢筋20.8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三排72010钢筋20.8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四排82010钢筋20.5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五排82010钢筋20.5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六排82010钢筋20.514钢筋与锚杆焊接第七排102010钢筋20.514钢筋

12、与锚杆焊接备 注 : 所有纵向加强筋均为14与锚杆间距一致双向; 锚杆注浆浆体采用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注浆压力0.21.0MPa; 必须准确查明锚杆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网布置及深度; Sx为横间距,Sy为纵间距。4.1.3支护面层设计 面层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钢筋网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板结构。 (1)喷射混凝土强度:喷射砼采用细石砼,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 (2)喷射混凝土厚度:支护面厚度为810cm;(3)面层钢筋网构造:网筋采用6.5200双向钢筋绑扎而成。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均采用114螺纹钢筋)与锚杆焊接.加强筋沿锚杆呈双向布设,纵横间距同锚杆间距。4.1.

13、4喷锚支护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修坡挂钢筋网钻孔安放锚杆喷射砼锚杆压力灌浆复喷土方开挖如此循环至设计深度。(2)基坑开挖与喷锚支护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技术交底测量放线第一层土方开挖(按设计深度)第一层喷锚支护施工变形监测第二层土方开挖(按设计深度)第二层喷锚支护施工变形监测()分层开挖及喷锚支护完毕工程验收。4.1.5喷锚支护施工方法 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给定现场基准线放出基坑支护边线,两端设置永久性标志。 锚杆工程 每层土方开挖后,接着进行锚杆施工。待砼喷射完毕后再进行灌浆,浆液采用1:1水泥浆。全部锚杆直接与加强筋焊接。锚杆施工时,如遇周边管线或砂层,锚杆间距、长度与数量可适当调整以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 钢筋网工程 每排锚杆施工完毕后,沿着锚杆的横竖方向加挂加强筋。为防止基坑顶部渗水,距基坑1m处采用1m长14钢筋打入地下,挂网时,网筋向坡顶以上延伸1m,并喷射混凝土形成坡顶盖层。 喷射混凝土工程喷射砼厚度为810cm。喷射细石砼强度为C20。砼喷射完毕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