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03200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基本公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如图55所示,已知A点的坐标为、,A到B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和,则待定点B的坐标为 (51) 式中 、坐标增量。由图55可知 (52)式中 水平边长;坐标方位角。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 (53) 当A点的坐标、和边长及其坐标方位角为已知时

2、,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的坐标。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从图55可以看出是边长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是边长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实地由A量到B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图55 坐标计算 图56 坐标增量符号 表53 坐标增量符号表坐标方位角()所在象限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xy090901801

3、80270270360 例1 已知A点坐标=100.00m,=300.10m;边长=100m,方位角=330。求B点的坐标、。解:根据公式(53)有 2、坐标反算由两个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出这两个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这种计算称为坐标反算。由式(51)有 (54)该式说明坐标增量就是两点的坐标之差。在图55中 表示由A点到达B点的纵坐标之差称纵坐标增量; 表示由A点到B点的横坐标之差称横坐标增量。坐标增量也有正负两种情况,它们决定于起点和终点坐标值的大小。在图55中如果A点到B点的坐标已知,需要计算AB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时,则有 (55)或 公式(55)称为坐标反算公式。应当指出,使用公式(

4、55)中第一式计算的角是象限角R,应根据x、y的正负号,确定所在象限,再将象限角换算为方位角。因此公式(55)中的第一式还可表示为: 例2已知=300m, =500m,=500m,=300m,求A、B二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解:由公式(5-5)有因为为正 、为负,直线AB位于第四象限。所以根据第四象限的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得:AB边长为:坐标正算公式和坐标反算公式都是矿山测量中最基本的公式,应用十分广泛。在测量计算时,由于公式中各元素的数字较多,测量规范对数字取位及计算成果作了规定。例如图根控制点要求边长计算取至毫米;角度计算取至秒;坐标计算取至厘米。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由公式(5

5、-2)知,计算坐标增量需要边长和该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要素,其中边长是在野外直接测量或通过三角学的公式计算得到的,坐标方位角则是根据已知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角推算出来的。下面介绍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如图5-7所示,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前进”方向,位于前进方向左侧的观测角称为左观测角,简称左角;位于前进方向右侧的角称为右观测角,简称右角。1.观测左角时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在图57与58中,已知AB边的方位角为,为左观测角,需要求得BC边的方位角。是外业观测得到的水平角,从图上可以看出已知方位角与左观测角之和有两种情况:即大于180或小于180。图57中为大于180的情况,图58中为小于180的情况。

6、图57坐标方位角推算 图58坐标方位角推算从图57可知,BC边的坐标方位角为从图58可知,BC边的坐标方位角为综上所述两式则有 (56)式(5-6)是按照边的前进方向,根据后一条边的已知方位角计算前一条边方位角的基本公式。公式说明:导线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等于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加上左观测角,其和大于180时应减去180,小于180时应加上180。 2.观测右角时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从图5-7 或图5-8可以看出 将该式代入式(5- 6),得 当方位角大于360时,应减去360,方向不变。所以上式变为 (57)上式说明:导线中,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等于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减去右观测角,其差大于180时应减去180,小于180时应加上180。使用式(5-6)与(5-7)时,还应注意相应两条边的前进方向必须一致,计算结果大于360时,则应减去360,方向不变。例3 图5-9 为一条支导线,已知A点的坐标方位角 =10128,导线A点的左观测角 =10832,M点的右观测角 =75。试推算坐标方位角 、。 图59 支导线解 :由式(5-6)得 则有 由式(5-7)得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