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03151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结识了长方形特性、懂得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本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此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基本,并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二、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属于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爱好,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爱好。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别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因此分组活动、分工合伙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

2、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摸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因此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措施。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以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措施: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结识。并通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措施,学生结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

3、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伙,并能与她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成果。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登记表,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窗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呢?生:测量面积。教师出示长方形纸板。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觉得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4、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种一种去量,那可就麻烦了,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措施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种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二)自主探究。师:请同窗们大胆的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结识和理解,也许会浮现这几种状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均有关,和周长有关)(设

5、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三)实践探究,合伙交流。师:你们的猜想与否对的呢?目前就请同窗们带上教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出示导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合伙搭建3个长方形,完毕实验登记表。2、仔细观测登记表,你发现了什么?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体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通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四)展示成

6、果,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学情预设:各小组简介搭建的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体现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予以表扬)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种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五)解决问题。、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诸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人们任选一种,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运用

7、长方形面积公式对的计算出它们的面积)2、前几天,教师新换了一种办公桌,它的长是1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思考题: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本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论述的生活经验,同步又提高此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诸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如何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如何可以懂得它的面积呢?如果人们有爱好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

8、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措施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原则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规定:措施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变化了老式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措施,思维措施,摸索措施的获取,让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同步也让学生懂得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措施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原则的充足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措施的指引对学生此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2、学会与人分工合伙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伙,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措施,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

9、算的措施,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伙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引小构成员开展合伙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到团队目的。由于小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积极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种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局限性。小组合伙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本的,让不同个性、不同窗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与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某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步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结识。并通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措施,学生结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