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03142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二阶段性检测(期中)(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倡导开私家车的人乘公交车上下班B国家减免小排量轿车的购置税C政府鼓励科研和生产部门开发、利用太阳能D加快开发石油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解析:乘公交车或购买小排量汽车均能降低人均耗能量,A、B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寻找新型能源,C项合理;石油越开采越少,D项错。答案:D2(2012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其任

2、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探明氦3储量。下列有关氦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C3He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D3He的摩尔质量为3解析:3He原子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2,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应为gmol1。答案:B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0级大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我国除广西外均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碘131(I),下列关于碘131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53B质量数为131C中子数为53 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5解析:由碘131的符号53I可知其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31,中子数

3、为1315378,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785325。答案:C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解析: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中,N2和H2必须先吸收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再放出能量形成新化学键,由于放出能量大于吸收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答案:A5已知:钾比水轻;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 BC D解析: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似,钾比钠更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钾浮在水面上从而推知正确;由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推知正确;由溶液颜色变化推知正确。答案:D6(2012江西会

4、昌中学月考)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乙是负极解析:A中,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失去电子的能力强弱,而不是失去电子多少。B中,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越强,其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D中,在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作负极。答案:C7在mAnB 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1,B每分钟减小1.5a 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为()A232 B22

5、3C132 D312解析:因为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依据v(A)v(B)v(C)0.5a1.5aa132,可得mnp132。答案:C8(2012江苏泰州中学期中)MgF2在灯光下能发出荧光,不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于生产印刷纸币的光变色防伪油墨。下列有关MgF2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离子键 B不含共价键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属离子化合物解析:因为MgF2不溶于水和乙醇,且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MgF2中只含离子键,没有共价键。答案:C9(2012潍坊三县月考)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B(g) 2C(g)在体积不

6、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1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B解析:因为可逆反应A(g)B(g) 2C(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达到平衡时,A、B、C的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和生成n mol B均属于逆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判定达到平衡的标志。答案:A10. (2010高考福建卷)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7、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 molL1min1和2.0 molL1B2.5 molL1min1和2.5 molL1C3.0 molL1min1和3.0 molL1D5.0 molL1min1和3.0 molL1解析:第8 min与第4 min时反应物浓度差为10 molL1,t为4 min,所以在48 min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 molL1min1,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图中从0 min开始到8 min反应物浓度降低到了原来的1/4,根据这一幅度,可以推测从第8 min到第16 min应该也降低到原来的1/4,即由10 molL1

8、降低到2.5 molL1,因此推测第16 min反应物的浓度为2.5 molL1,所以可以排除A而选B。答案:B11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合成氨,已知在时间t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在此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45 molL1s1,则t是()A0.44 s B1 sC1.33 s D2 s解析:v(NH3)v(H2)0.30 molL1s1;氨气浓度的变化量为0.30 molL1,因此反应所需时间为t1 s。答案:B12(2012新课标全国卷)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

9、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b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cbadD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解析:因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是短周期,结合图示结构可确定:元素d位于第二周期,a、b、c位于第三周期。由“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了3个”,可推知元素a是磷(P),则元素b是硫(S),c是氯(Cl),d是氧(O)。A中,P和Cl能形成化合物,PCl3、PCl5等;B中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C中,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10、PSCl,PSO;D中,酸性:HClO4H2SO4H3PO4。答案:C14.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电池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多孔电极a、b均不参加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H2放出的a极为电池的正极B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正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解析:由图中电子的移动方向ab可判断,a为负极,b为正极;题中给出电池以固体为电解质且只允许O2通过,说明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而负极区的H

11、2与O2反应生成了H2O,电极反应式为2H22O24e=2H2O,所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15.(2012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浮力的变化)()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

12、低B端高解析:若杠杆为导体时,该装置可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Fe2e=Fe2;Cu作正极,Cu22e=Cu;故导致A端低、B端高。若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Cu不反应,B端发生反应:FeCu2=Fe2Cu,质量增加;故导致A端高,B端低。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8分)H2与Cl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1)H2在Cl2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436 kJ的热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243 kJ的热量,而形成1

13、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释放431 kJ的热量,试求1 mol H2和1 mol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kJ。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的总能量为436 kJ243 kJ679 kJ;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为2431 kJ862 kJ,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放出862 kJ679 kJ183 kJ的热量。答案:(1)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H2Cl22HCl放热(2)18317(10分)(2011全国卷)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