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03136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周立品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实验探究题分类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类2、设计实验及验证类3、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4 、结果分析、反思与评价类5、综合性探究类解题时注意的问题1、提出的猜想要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 不能信口开河;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问题。设计方案要可行。 3、结论一定是对猜想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解题思路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找出题目中与教材

2、相联系的知识点。 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例1、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提出猜想】小新认为是黄金 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设计实验】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与结论】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对吗? 不

3、对 黑色物质是 氧化铜 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黄色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3=2Ag+Cu(NO3)2 、Zn+2AgNO3=2Ag+Zn(NO3)2 【反思与应用】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盐酸溶液中,你设计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金属部分溶解,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例2、端午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

4、: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NaOH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NaOH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BaCl2溶液、Ca(NO3)2溶液、Ca(OH) 2溶液、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小丽第二次除了滴加酚酞等指示剂外,还可以用硫酸铜溶液 替代

5、。【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密封保存 。例3、小明家住在山青水秀的月牙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他猜想的依据是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1) ;(2)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

6、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习题1.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51200.1416.75151200.146.0430535249.2130555210.76(1)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 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7、 。(2分)(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方

8、案实 验 操 作实验现象结 论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方案2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

9、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南昌)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

10、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实验方案】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方 案现 象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五明显现象。 与A中的现象相同结 论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B试管中再加入Na2SO4溶液,结构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这么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5(南通)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

11、取氧气。写出仪器B的名称:_。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作用。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法收集氧气。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 【

1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 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 出了猜想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 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_。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_(填编号)。制取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