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03108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武汉大学现代的心理学记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记忆第一节概述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我们对信息进展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分类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该分类依据的是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这种记忆就叫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其存储时间大约为 0.25秒-2秒。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一定深度 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的记忆。其保存时间为1分钟以上。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二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它们都属于长时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是一种 事实记忆,是可以言传的知识。陈述性记忆的

2、回忆需要意识的努力,而且虽 然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但有不少却极容易遗忘。程序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 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它是一种技能记忆,往往不能言传。程序性记忆 是通过练习获得的, 开始很难,经过屡次练习才能学会, 但学会后不易忘记, 往往不借助意识就能很好地操作。三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又包括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 某事件的记忆。它与个人经验有关。 一般是当时激起了强烈情绪体验的记忆。情景记忆信息的存储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够稳固和确定。语义记忆是人 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它很少受外界因素

3、的干扰,因此比拟稳定。四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个体能够 意识到它对行为的影响,因此外显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 的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三、记忆的过程记忆包括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过程。记忆三系统论认为存在三个单 独的记忆存储系统。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它是最初的、瞬间的信息存储,持续时间极短。个 体的感觉系统对信息的记录就是一种对刺激的复制。然后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经过编码进入第二阶段短时记忆,这里的 信息根据其意义而不仅仅是感觉刺激来进展存储。信息在短时

4、记忆中经过加 工再进入存储系统的第三个系统长时记忆,它可以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但也 可能出现提取困难。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虽然在信息保持时间和信息保持量上存在区 另并且在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但是它们的区分只是 相对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 首先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此来自感 觉记忆和长时记忆。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定位说与整合说 定位说认为,记忆与脑的特定部位有关,不同类型的记忆在脑不同部位产生, 它取决于材料的种类以与最初记忆时对信息进展加工的特定神经系统。信息 根据其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刺激而

5、存储于最初对信息进展加工的特殊区域。 此外,海马在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杏仁核尤其与 情绪记忆有关。整合说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局部都有关系,而 非皮层上某特殊部位的机能。细胞集合论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理论认为,神 经细胞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经细胞都不能 离开细胞群而单独活动。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是多条通路的组成局部。因此记 忆痕迹并不依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它涉与了成千上万神经细胞的相互联 系。对定位说和整合说都不能简单否认甚至绝对化。记忆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 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参与的联合活动,但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不

6、同。信息的存储多数在大脑皮层,但皮层下部位、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 状结构,甚至脊髓都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二神经通路与突触的变化长时增强作用也与记忆的生理根底有关,它明确当一种新反响正在被习得时,某些神经通路变得更容易被激活。海马在记忆的长时增强作用上起着重要作 用,它通过长时增强作用,将新习得的信息进展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周 的加工,然后将其转入长时记忆中确定稳固下来。此外,作为长时记忆的神经根底之一,特异的神经冲动会导致神经元的突触 结构发生持久性变化,包括相邻神经细胞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细胞之间突 触连接数量的增加、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数量的增加等,而这需要刺激的持续 作用。近来研究明确,

7、神经细胞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 渡的生理机制。另外,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对记忆起着重要作用,在主要的神经递质中,乙酰 胆碱对记忆尤为重要。三反响回路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局部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 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这 种脑电活动的反响回路被认为是短时记忆的电生理根底。四记忆分子学说一些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记忆的学者们假设,神经元内RNA是个体记忆经验的化学分子载体。第二节感觉记忆一、感觉记忆的含义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 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8、,这种记忆就叫感觉记忆。其特点为: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记忆容 量较大;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感觉记忆有多种, 每种都与感觉信息的不同来源有关。有图像记忆,它反映了来自视觉系统的信息;有听觉记忆,它是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以与来自其它各种感觉的相应信息。二、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与存储整体报告法 局部报告法第三节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的含义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5秒-1分钟。特点有: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 ;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二、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传入短

9、时记忆的信息,按其语音、图象和意义分别被编码成声码、形码和意码。短时记忆的表征能力不完全。三、短时记忆的存储一存储容量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是 “ 7+-2 个块,块就是有意义的一组刺激,它能作为 一个单元而存储在短时记忆中。通过组块,即将假如干较小单位的信息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我们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存储更多的信息。二复述短时记忆中的材料传递到长时记忆主要依靠的是“复述。复述有二种,一种是机械复述或保持复述,它是指信息只是不断地简单重复, 虽然当前它被 保存在短时记忆中,但并不一定会进入长时记忆。一种是精细复述,是指将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展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四、短时

10、记忆的提取信息从短时记忆中的提取有 3种方式:平行扫描;系列自中断扫描自动停 止系列扫描);系列全扫描完全系列扫描。五、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有二种解释,一是痕迹消退说,即记忆痕迹由于得不到复述而导致了衰退。二是干扰说,即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导致了遗忘,尤其是进入短时记 忆的新信息替代了旧的较弱的信息。研究明确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 扰而非痕迹的衰退。六、工作记忆当代记忆观将短时记忆称为工作记忆,它积极地对信息进展操作和复述。工作记忆包括一个负责推理和决策的“中央执行处理器,它协调着三个不同的存储和复述系统:视觉存储,言语存储,情节缓冲区。视觉存储专门负责视觉和空间信息;言语存储负责对与语言、

11、词语和数字有关的材料进展保持和操作;情节缓冲区包括了与片段或事件有关的信息。第四节长时记忆一、长时记忆的含义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 来的记忆。其保存时间为 1分钟以上。其特点为:容量无限度,信息主要来 自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也可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信息保持时间很长。系列位置效应是指信息在整个材料中的顺序对该信息的记忆效果有重要影 响。例如,首因效应指最先呈现的材料记忆得较好。近因效应指最后呈现的 材料记忆得最好。二、长时记忆的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被编码成意码、形码、声码,编码加工形式主要有:1、按语义归类的组织加工, 即将同类概念进展归类记忆。

12、2、按发音、字型等语言特点进展编码。3、主观组织,即对既不能分类又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加以 组织。三、长时记忆的存储一长时记忆某某息存储的动态变化信息经过编码加工好,存储在头脑中,虽然这种存储是有序的,但并非一成 不变,而是一个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和后来经验的影响,在质和 量上都会发生变化。二长时记忆存储的各种观点1 、长时记忆模块当代许多研究者认为长时记忆是由一些不同成分或记忆模块所构成。每个模 块都与脑中的一个独立记忆系统相联系,即不同知识以不同方式分别存储。2 、层次网络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层次网络模型是认知心理学中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3 、记忆的图式论巴特莱特提出人们倾向于用“图

13、式来记忆信息,图式即信息在记忆存储中 的组织体,它影响了对新信息进展解释、存储和回忆的方式。图式的根底不 仅包括呈现的特定材料,还包括人们对情境的理解、期望以与觉知到的隐藏 在他人行为下的动机。四、长时记忆的提取一长时记忆提取的形式主要有回忆和再认二种根本形式。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 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是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 物,当它再次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比回忆简单,在个体心理 开展中出现得也较早。二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1 、提取线索提取线索是有助于我们回忆出长时记忆某某息的一种刺激。它可以是一个单 词、一种情绪或一种声音。根据语义网络层

14、次模型,长时记忆的提取先从记 忆的某特殊区域开始,然后沿着此领域的节点寻找相关内容,根据某一提取 线索,相关记忆被激活。2 、加工水平加工水平论认为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编码时的加工水平, 即对新材料进展知觉、加工和理解的方式。最初的加工强度越大就越可能记 住它。3 、闪光灯效应闪光灯效应是指与某特定的、 重要的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有关的记忆。4 、建构过程提取信息时,我们的期望和以往知识经验影响了记忆的可靠性。五、长时记忆的遗忘一遗忘的含义遗忘就是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 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 永

15、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二遗忘的进程除了时间因素,遗忘的进程还受到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 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三遗忘的原因1 、衰退说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 果。2 、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导致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说明了记忆的干扰。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 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 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3 、压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解除了,如此记忆就能恢复。4 、提取失败说提取线索失败也会造成遗忘,即没有足够的提取线索来找出记忆中的信息。 多数研究明确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和提取失败造成的。第五节内隐记忆一、内隐记忆的含义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个体能够意识到它对行为的影响,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 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