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后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03038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课后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课后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名词解释1遗传:父母依照自己的模样生儿育女,子女保持和父母亲相同的体形及生理 功能的特征,而且又按原样传递给下一代,每一代都能复制与自己相像的下一代。 这种生物通过繁殖其物种生命世代连续的现象。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遗传率比较高的遗传现象,比如:双眼 皮,大眼睛,高鼻梁,大耳垂,下瓠形状等。隐性基因就是遗传率比较低的遗传现 象。比如少白头,秃头,声音等。简答题1亲代的性状怎样遗传给子代?答: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2简要回答大脑的机能发展?答: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

2、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的过程的增 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3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个方面?答: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母亲 的健康状况,母亲的情绪和态度。第三章名词解释1视敏度:就是视觉的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变化后人对知觉对象的感知保持不变3记忆:指在头脑中保存个体经验和加工,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4有意识记: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 努力所进行的识记。5意义识记: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矢系或者 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

3、系之后而进行的一种识记。6再认和再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现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叫做再 认。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地在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就是重现。7思维:是人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8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 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9概念:指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10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往往 是对变化效应,也就是变化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的放大。我们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具 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简答题1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和种类是什么?答: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一是无

4、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二是机械识记和g 义识记,三是再认和回忆,四是自传体记忆,五是记忆恢复现象。记忆策略的种类 有:一是视觉复述策略,二是特征定位策略,三是复述策略,四是组织性策略,五 是提取策略。2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感知觉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 反映。思维是人脑结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联系:一,思维与感知觉有 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思维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人只有在获得了 大呈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概括,使人获得更 深刻,更正确的认识。二,感性认识的材料,如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 物的表面的,

5、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3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答:1.直觉行动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 抽象逻辑思维。4皮亚杰认为婴幼儿的思维有哪些特点?答:一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又分为六个子阶段,1反射练习时期, 01个月;2习惯动作时期1-4个月;3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10个 月;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时期,10-12个月;5.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218 个月;6智力的综合时期,18-24个月。二是前运算阶段(2-4岁),分为两个分 阶段,1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2直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4-7岁。三 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四是形式运算阶段(从1

6、1岁或12岁开始)5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是: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在较晚 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 性。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二者的联系是:情感 是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 化又受已成形的情感的制约,所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 的深化和本质内容。6婴儿的基本情绪有哪几类?答:婴儿的基本情绪有:1 微笑,2痛苦与悲伤,3焦虑和恐惧。论述题1为什么说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的认知

7、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具体的说, 人的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人类的认识 能力不仅为我们提供有尖物理世界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对人的心理状态本身形成认 识。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个人日常生活认识的核心。2现在在有许多家长喜欢在婴儿的床头挂很多的玩具以开发智力,试用所学 的知识分析之。答:1婴儿的手心和脚心的触觉非常敏感,这样对玩具的接触有助于失去婴儿 对环境的反应;2 .婴儿的视觉机能较差,但是可以察觉到物体的移动,放玩具可以 帮助他们练习视觉集中的能力,而且婴儿喜欢一些五颜六色的东西,多看这些可以 促进婴儿颜色机能的发展;3可以促进婴儿的多通道知觉的发展,研究证实婴

8、儿出 生时已经具有多通道感知的能力,视觉和触觉的联合可以让他们更快的认识物体; 4.有利于空间知觉的形成,空间知觉是由视,听,触和动觉联合组成的,经过这样的综合刺激,婴儿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说明他们已经可以认识这些事物,积累的事物越来越多相对的表现出来的反应会让人觉得他 越聪明。3试述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如何体现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答:1 情绪理解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联系的。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 发展,四到五岁的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2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与总志的发展相联系。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很有限的,通常两岁的儿童 能表达他们的情绪,并会采用一定

9、的方式来控制它们。三岁的儿童开始运用有控制的表达快乐,惊讶等情绪。儿童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 断观察与学习,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和不断接受强化的过程。3学前儿童的情绪 理解和情绪调控实质上就是情绪与认知,意志的尖系,它们体现着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也体现着人际尖系与儿童情绪发展的本质联系。可以让儿童更加有效 地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第四章名词解释自我中心语言:讲话都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 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亲子尖系:婴儿与母亲之间或与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 矢系0同伴尖系:指年龄相同或

10、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矢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想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种人际尖系。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尖系的重要基础,是一咱积极的社 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简答题1. 简述母爱剥夺实验。答:将一只刚出生的婴猴单独尖在一个笼子里,脱离母亲的抚养。笼子里有两 个假母亲,一个可以提供食物,但是是用金属做得,一个不能提供食物,是用温暖 的,柔软的布做的。如果让这个猴子做一个选择,它们愿意选后面那个不能提供食 物但是可以温暖的一个,而不愿意选择可以提供食物但不能提供温暖的一个。2. 简述玩具及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1、答:1玩具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玩具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 发现,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数量的玩具,儿童之间打架和吵嘴的现象 更容易发生。2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电视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儿童提供娱 乐,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孩子学习及掌握大量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 息,对儿童的反应能力及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但儿童较长时间地看电视,会使儿童的活动范围变小,与周围客体交互作用的机会减少了,这种单向 的灌输形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思维活动,并且容易形成刻板的,模式化的 行为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 有矢,收看电视节目占用了儿

12、童大量的时间,电视中不健康的内容可以影响孩子 的上进心。因此,对儿童看电视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家长采用一些灵活的限制措 施,如限定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益无害的。3. 简述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7 岁),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712岁),第四阶段,更高水平的道德阶段 (12岁以上)。论述题试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答: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婴儿早期的依恋质量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至成人 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有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到小

13、学期仍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情感联 系;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处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 特点。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将导致一个人的信 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反之,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 力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安 全依恋儿童的认知通常也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安全依 恋的儿童能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乐于求助,寻求合作;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表现 为对问题不感兴趣,很容易失望、放弃问题,忽视成人的指导等消极的情绪反应。结合儿童发展的实际,论述社会化发展对儿童的意义。答:

14、1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词汇都是通过与人交往得来 的,慢慢的外部语言就会转换成内部语言;2有利于儿童认知行为的发展,儿童在社 会环境中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摘及归因,可以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 做,在头脑中形成一些稳定的观念,学会帮助,分享等。3通过社会化可以发展儿 童的同伴矢系,遇到事情可以互相讨论,协商,通过不同的游戏积累不同的生活经 验。4使儿童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一个过渡。案例题答:这个案例中包含的有影响儿童社会化中的同伴尖系。案例中的琳琳虽然外 表漂亮,但是性格内向,外表漂亮的人一般在同伴中会受到较高的欢迎,但是因为 过度内向不爱与人交往,而且儿童的同伴尖系又是建立

15、在互相需要的基础上的,几 次过后,别的小朋友就不想跟她玩了,所以当这个活动开展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觉得她不经常跟他们玩,就不是她的好朋友。第五章名词解释平行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一起从事相似的游戏,但是彼此之间没有社会互动。涂鸦期:1到2岁的婴儿在能够握笔的时候,就开始在纸上绘画了,由于手腕, 手指等动作技能发展水平较低,他们只能画出一些杂胶乱无章的线条,这个阶段被 称为涂鸦期。象征性游戏:指通过替代物并且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 象游戏。简答题简述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趋势。答:1六个月到两岁儿童就有轮廓歌的能力,2两岁左右对轮廓歌的旋律和节奏 基本不变,但是音调会发生变化,3三岁以后轮廓歌向演唱成人教得标准歌曲方向 发展,4四岁到五岁掌握歌词的能力有明显进步,能较完整的唱出首歌的歌词。5 五到六岁的儿童可以唱较复杂的歌曲,在歌词发音,咬字方面有大的发展,音准也 大大的提高。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趋势。答: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形期(37岁)。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游戏的发展趋势。答:1独自游戏(22.5岁)2平行游戏(2.53岁)3联合游戏(3545 岁)4合作游戏(4.5岁以上)o论述题试述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答:随着年龄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