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03038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作业拖延问题的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摘要作业拖延是学习拖延中的一种特殊的拖延。学习拖延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有足够时间和经历的情况下,往往将学习任务,可以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而作业拖延,是将作业在有时间和经历的情况下延迟时间完成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倾向。作业拖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延迟时间。拖延者在拖延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焦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在拖延过程中,拖延者往往饱受精神的痛苦。小学生的作业拖延是一个刚刚开始被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从前期被学界重点关注的大学生学习拖延衍生而来的。大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小学生的学习拖延有许多相似,但是,小学生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因此拖延的现状、表现、原因以及干预应该也有独到之处。笔者通过编制

2、问卷、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市两所乡村小学、两所市属小学进行研究,旨在对小学生当下出现的作业拖延问题提供借鉴性的学习研究。关键词 小学生 作业拖延 拖延现状 拖延原因 干预措施1 绪论1.1 选题目的与意义当下,小学生过多参与课外活动,往往在学习作业上表现出懒散的态度。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或者回家作业的时候总是表现的慢慢吞吞。尽管在老师家长的多次催促下,在当时可能学生表现的很认真,但是在事后无人监督和督促的情况下,很多小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不愿意及时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为此,多数情况下,作业是收不齐的。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是很普遍的,但是小学生的作业拖延相对来说程度比较轻,因此很容易被学界

3、忽略。研究表明,作业拖延之下,学生不仅会学习效率降低,而且伴随着很多的精神折磨,比如焦虑、恐惧,长此以往会有精神疾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威胁很大。随着近年来教育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业拖延的危害又是心理健康一个最大的“隐形杀手”。为此,研究小学生作业拖延成为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突破点。本研究旨在防止小学生作业拖延提供宝贵的意见,为小学生作业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性的参考,从而为城市、乡村个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及实施留下思考的空间。但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小学生作业拖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拖延是近年来的新兴领域,随着战胜拖拉、拖延心理学等一系列关于拖延问题的心理自助读物在大陆出版

4、中译本,受益于此的拖延者也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拖延者和他们周围的人,却连拖延的成因都不了解。这些拖延者们一方面在无数次的“拖延循环”中苦苦挣扎,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忍受着自责和外界的不理解。而后者又只能加剧拖延,使其愈发难以摆脱。笔者研究从拖延表现、成因以及干预和对现状的直接调研研究小学生的作业拖延,从而指导他们更好地生活。1、拖延是现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关注拖延,能更好的深入研究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心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2、研究小学的拖延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需要,顺应实际的生活教学。3、更好地将小学生的拖延心理运用到中学高校的学生拖延心理。1.2国外研究现状1984 年,So

5、lomon 和 Rothblum 美国心理学会主编的咨询心理学杂志上Solomon 和 Rothblum在学习拖延:频率及其认知、行为相关因素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文献中首次提“学业拖延”这一概念。从而在”学业拖延”的概念上衍生了“作业拖延”的概念。通过对拖延的研究,其具有以下的特点:(1)作业拖延主要发生在大学生的身上,为此,对于大学生的研究相对中小学生来说较多。根据拖延者的拖延特点,研究者从其行为特点、心理表现等方面进行跟踪式观察研究。(2)主要通过三个阶段的研究来表现学业拖延:1、特质论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1980年到1990年,研究者主要从人格、自我效能、自尊等人格特质方面进行研究。

6、2、动机论阶段。这一阶段研究是从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探究动机是否能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以及其改善程度的大小。3、自我调节阶段。这一阶段从2000年至今,研究者从认知、元认知和动机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拖延是个体自我的节失败。(3)对学业拖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现状分析、相关研究和干预措施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是对目前学生的拖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相关资料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拖延主要表现在对论文和布置任务上,而中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作业方面的延迟完成。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拖延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从而为拖延提供有力的证据。干预措施研究主要针对拖延提出解决的措施,为防止和减少

7、拖延提供保障。自从国借鉴国外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开始,学界对拖延的研究从大学生开始转移到中小学的领域。从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来看,我国对作业拖延的研究不过只有数十年的研究。在众多研究当中,庞维国教授的大学生学习拖延研究综述影响最大,随后学界学者根据其研究,结合国外研究进行作业拖延的研究。从研究人员来看,不仅有教师、教授和研究学者,还有大学生和少量的中学生;从研究的容来看,主要研究小学生作业拖延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发表来看,文献综述和相关研究较多,干预措施较少。1.3研究方法本论文的调查问卷由作者本人编写,从小学生作业拖延的情况出发进行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为市乡镇各几所小学。计划发放学生问卷

8、200份问卷。通过书籍、报刊和网络的查阅,积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补充,丰富了本论文的容。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讨论,获取多方面的资料。由于部分需要考察的容不能量化,所以以访谈法来具体了解,与问卷调查容相互补充。通过自己的实习中观察到的学生的拖延情况进行研究。2概述2.1概念界定拖延(procrastination)源于拉丁词 procrastinare一词,原义为 “推迟到明天”,一些国的学者翻译为拖拉、懒惰。目前对于拖延没有一致的定义,但国外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Solomon 和 Rothblum(1984):个体因对主观不适任务的体验而产生的延迟行为1;(

9、2)Lay(1986):拖延是个体延迟达成目标必须完成的工作的行为2; (3)Tuckman(1991):拖延是个体对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执行的工作任务或作出的策略推迟或完全回避的倾向3; (4)Steel(2003)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拖延的概念,提出拖延应包括以下三个因素:实际行动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差异性;心境的变化;行为表现不佳4。国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拖延包含三个方面:个体的行为意向,即个体有做某件事情的意向或打算;实际行动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行动开始和完成的时间比计划的晚,而且任务完成的水平也未达到计划的标准;拖延行为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5。作业拖延的定义与学业

10、拖延相同,是学业拖延中的一种特殊的拖延。牟蕾和宇鹏主要探讨消极后果的学业拖延,这种拖延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自愿性 。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拖延是自身主动决定的 。 二是回避性 。 学生不愿意开始就完成己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优先选择偏爱的行为 。 三是非理性 。 学生明知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无适当理由还是选择拖延 。 因此,将学业拖延定义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主观性因素,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6。2.2 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应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在当下学生的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长期被忽视,在小学阶段更是几乎处

11、于形同虚设的地步。小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小学生在拖延过程中,心理会产生焦虑、恐惧,长此以往会出现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小学生作业拖延的现状有利于小学生作业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其心理健康方面也能做有效的指导,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校园中,成为与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学科。3.小学生作业拖延现状调查3.1 调查目的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作业拖延的实际情况以及在作业拖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3.2调查样本选取市的两所乡村小学,两所市属小学,共发放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5份,有效比例为97.6%。3.

12、3 调查容及结果图 3-1 小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通过对问卷(图 3-1)的统计可以得出:在总体中,有48.9%的学生当面临多项学习任务时,从不推迟完成其中的一些完成,有23%的学生很少推迟其中的一些完成,18%的学生偶尔这样,5.4%的学生经常这样,只有4.4%的学生总是在面临多项学习任务的时候,总是推迟其中的一些完成;同时也能清晰地看到49.3%的小学生总是能积极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随堂作业,29.8%的学生经常积极完成,偶尔有一些拖拉,只有3.4%的小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从来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综上分析,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还是比较积极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偶尔出于一些个人原因或

13、者突发状况,有些拖拉。通过学生了解到,他们大多数人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原因有: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来说班主任、任课老师管得比较严格,经常在教室中叮嘱他们去完成作业,并且回家后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因此孩子作业拖延的比较少;二、儿童时期处于塑性阶段,孩子的认知一般都是从老师那里习得,自己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和思考的能力,因此,老师说什么,他们一般都会去做什么,所谓的“向师性”,小学生认为老师就是“权威”,因此,他们会听话,成为一个乖孩子;三、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师大多采用表扬的形式鼓励孩子,儿童由于附属驱力的驱动,努力成为集体心目中的榜样,会积极完成作业。图3-2小学生在有外部干

14、扰下学习拖延情况通过对图3-2的统计得到:多数小学生不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能及时完成任务,少数的小学生才会被外界的环境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任务。为此,绝大多数的小学生不会因为常常不交作业拖沓而感到自卑,反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对自己学习任务的无比自信。笔者在小学生中间了解到班主任每天会使用“家教通”通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且要检查他们作业完成的质量,争取“0错误率”,家长检查完让孩子订正完后还要签字表示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每天完成任务的孩子隔天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就能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也存在着家长不能配合学生完成任务的,笔者

15、了解到,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繁忙以及知识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从而,这些孩子往往拖延现象很严重。图 3-3 学生反馈结果与拖延的关系从饼图和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小学生上课有疑问,课下都会对老师进行反馈,绝大多是的学生课外学习结果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对于自主学习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仍有小部分的通对于自主学习、课外的反馈效果不显著。图3-4 学习效率与作业拖延的关系通过问卷统计可以得知,大多数的小学生的作业效率都很很高,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作业尽快完成,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在测验中取得相应的好成绩。一般来说,作业完成得很出色的学生都能在每次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作业的质量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成正比关系。小学生中间有很少的学生作业不认真,但是能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个别学生在个别考试中存在侥幸还是有的,但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作业认真、效率高,因此学生成绩也高。3.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人格特质因素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